('
觅瑜忍了又忍,终是没有忍住,抛开女儿家的矜持,怀揣着一半报複回去的心理,伸出纤纤素手,握住他宽大的手掌。
盛隆和反握了她一下,不知是出于身体习惯,还是他的本心。
不过很快,他就松开了,任由她握着,含笑看着她,发出一声轻询:“嗯?”
觅瑜柔柔展开一个笑,浅声回答:“殿下且听瑜儿细细道来……”
说完之后,她贴心询问:“殿下可记住了?”
盛隆和含笑答了一声“嗯”:“瑜儿讲得这般细致,我若是没记住,岂非辜负了瑜儿的一片心意?”
觅瑜心道,没记住也没关系,她不介意再给他讲第二遍、第三遍,她喜欢和他说话,想和他多多相处,尤其是现在这样,他们执手相看。
如果不是情况不允许,她都想倚进他的怀里,靠在他的胸膛上。
从前盛瞻和在时,她不觉得这样的举动有什麽,习以为常,盛瞻和不在了,她才发觉,这是一份多麽难得的温暖和亲昵。
果然,人总是要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
便是这份珍惜,也没有多少时间让觅瑜感慨。
因为盛隆和又转了话锋:“不过,你让你的娘亲给我把脉,真的只是为了看我身体状况如何?”
她的一颗心微微悬起,注意着不流露出心虚的神色,道:“自然如此。殿下不放心瑜儿吗?”
他微微一笑,反握住她的手,道:“我只是有些好奇,因为你看起来很心虚,像在隐瞒着我什麽事。”
觅瑜登时更加心虚。难道她的演技这般拙劣,瞒不过他一刻?
她强笑着道:“殿下误会了,瑜儿没有心虚,瑜儿……只是担心殿下,又不想殿下知道,怕殿下笑瑜儿多想,没想到还是被殿下看出来了。”
盛隆和很明显没有信她这话。
但他贴心地,或者说是故意地没有拆穿,扬起一抹笑,凑近她道:“其实你瞒着我也没事,这是你的本事,只要你真的能瞒过去就好。”
他的吐息温热,像酿出来的一壶醇酒,浸泡着觅瑜的芳心,让她几乎沉醉,丽靥染霞带粉,娇豔欲滴。
“殿下……”她漾声唤他。
盛隆和还是没有吻她。
他就像是一名真正的道士,出方入外,不动凡心。哪怕美色当前,他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撷取诱人的果实,他还是坐怀不乱。
觅瑜真是不知道是该感到高兴还是失落,高兴他是一名正人君子,失落在她跟前,他也仍然是一名正人君子。
罢了,来日方长,她不必急于一时……
第八十四章
祝晴来时, 没有察觉盛隆和的不妥,仍然以为他是太子,依照惯例行礼。
盛隆和也依惯例免了,扮演太子:“岳母不必多礼。”
觅瑜莞尔附和:“是啊, 娘, 都是一家人。”
祝晴含笑道:“礼不可废。”
话是这麽说, 但她并没有坚持行礼, 坐到榻边, 便欲给女儿诊脉。
觅瑜推拒:“娘亲先给殿下看看吧,殿下在昨日……遇到了些事情,虽然有太医诊治, 但女儿还是有些不放心, 想请娘亲一看。”
对此, 祝晴没有多说什麽, 应下女儿的要求, 给盛隆和诊脉, 显然是听闻了昨日太子遇刺一事。
少顷, 她道:“殿下贵体无虞。”
觅瑜如释重负,舒然笑言:“多谢娘亲。”
盛隆和也笑, 笑容沉静, 像极了身为盛瞻和时的他:“有劳岳母。”
祝晴同样回以礼节:“不敢当。殿下言重了。”
之后, 盛隆和离开寝殿,给母女俩腾出说话的地方。
祝晴收敛容色, 转向女儿,询问:“娘刚才注意到, 太子殿下手上有伤,包扎的手法是你惯用的, 太子殿下受伤了?”
觅瑜点点头,学了盛隆和的说法:“皮外伤,十来天就能愈合,不碍事。倒是殿下的身体,真的没事吗?”
祝晴道:“从脉象上看,没什麽大事,就是有些休息不足,你平日里多叮嘱点他,让他别太耗费神思,就行了。”
“不过,昨日到底发生了什麽事?外头传得沸沸扬扬的,你爹回家后也是表情严肃,偏偏又什麽都不肯说,叫娘心里不安。”
觅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道:“外头都是怎麽说的?”
祝晴道:“说什麽的都有,大部分是说,太子在查案途中遇刺,澜庄公主遇害一案内情複杂,牵连甚广。”
觅瑜道:“只有这个?”
祝晴道:“别的自然还有,但都是些捕风捉影的说法,什麽太子与公主之间——总之都是些谣言,一听就知道不是真的,不用往心里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