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垂下眸, 小声道:“娘这话说得, 好像女儿有多麽不听话一样……”
祝晴道:“你就是不听话, 月初我让你断了冰饮, 不许碰冷的,你有没有照做?”
觅瑜乖巧点头:“照做了,殿下一直记得娘的叮嘱, 不允许女儿多喝一碗梅子汤。”
祝晴敏锐地抓住她话中的关键词:“多喝?看来你还是在喝。”
她辩解:“就一碗……而且女儿也是这两天才开始喝的, 刚出信期那会儿, 女儿一点冷的都没碰。”
祝晴拧眉:“一碗也不行, 你是大夫, 不知道调理身体至少要三个月?半个月不碰冷的算什麽调理?”
觅瑜赔着笑, 挽过祝晴的胳膊, 撒娇:“娘——”
祝晴不买账:“喊祖母也不行。你可真是能耐,月初时疼成那样, 现在还敢生冷不忌, 等会儿娘必须找殿下好生说道说道。”
“还有太子殿下, 也真是你的好夫君,这种事都能纵着你, 我看你哪天想要天上的星星,他都能给你摘下来。”
觅瑜乖巧笑道:“这不是娘一心期望的麽?让女儿嫁一个疼人的夫君。”
说罢, 又转移话题:“说起来,怎麽不见哥哥?他还没有下值吗?”
祝晴知道她在转移话题, 但还是顺着她的意回答了:“按理应该下了,不过最近一段时日,你哥一直回来得比较晚,也不知道在外头有什麽事。”
她好奇:“哥哥会有什麽事?”
提及长子,祝晴板着的脸孔总算浮起一丝笑意,压低了声音,同她道:“娘怀疑,你哥是有喜欢的姑娘了。”
觅瑜先是惊讶,继而想起晏妩娴,便是一喜,询问道:“真的吗?娘怎麽确定?”
祝晴低笑:“娘前头看见你哥腰间的荷包换了一个款式,那针脚差劲的,一定不是从外头买来的,大约是哪家不擅女红的姑娘送的。”
她边说边轻抚胸口,舒气喟叹:“真是不容易,你哥长这麽大,总算要铁树开花了。也不知道谁家的姑娘这麽有眼光,看中了你哥。”
觅瑜回想着晏妩娴的女红,好像是不怎麽样,能与娘亲的说辞对上,当下愈发欢喜。
虽说不管她哥哥喜欢谁,想要跟谁在一起,她都会乐见其成,但人选是晏妩娴更好,她自然希望她的哥哥和她的好姐姐能成为一对。
而且这样一算,她还是他们的媒人呢。
真是没有想到……
赵寻琅回府时,看到的就是他娘亲满脸“吾儿长成”的笑容。
“哎呀,琅儿回来啦?这天都要黑了,怎麽才回来?可是镇抚司最近事忙,所以下值得晚了?”
他一愣,稍显不自在地握拳咳了咳,含糊道:“……孩儿是有一些要事。”
又把目光转向一旁的觅瑜:“妹妹怎麽来了?是太子殿下带妹妹来的吗?”
祝晴依然笑容满面:“你妹妹自然是跟着太子殿下一道过来的。至于你麽……”
她上下打量了儿子一眼,噗嗤一笑,一挥手绢:“算了,娘不说了,给你留点面子。娘去给你们準备晚膳,纱儿难得回家一趟,可有什麽想吃的?”
意味深长的笑容和话语,令赵寻琅有些招架不住,趁着祝晴去厨房督管的功夫,他询问觅瑜:“发生什麽事了?娘的神情怎麽这般古怪?”
觅瑜莞尔,往他腰间一瞥,果见上面挂着一枚崭新的荷包,布料名贵,针脚朴实,与晏妩娴曾经绣过的黄鹂斗法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她抿嘴一笑:“娘的神情为何古怪,哥哥不知其中原因麽?”
赵寻琅莫名其妙:“我为什麽会知道?”
觅瑜没有说话,只把目光往他的荷包上瞧。
注意到她的视线,赵寻琅的神色浮现出几分局促,旋即强压为镇定,干咳一声,道:“行了,我现在知道了……”
“娘也真是,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她不问你在东宫过得如何,太子殿下对你好不好,同你说这些做什麽?”
“娘是关心哥哥,才会和我说这些,同样的,妹妹也关心哥哥,才会听娘说这些。”
觅瑜含着笑,凑近兄长,小声询问,“哥哥同我说实话,这荷包是哪家姑娘送的?可是长安府尹家的晏大姑娘?”
赵寻琅侧身避开一步,掩去不自然的口吻,淡淡道:“……知道还问。”
确定了她哥哥喜欢的姑娘果真是晏妩娴,觅瑜笑得愈发欢喜,双目流转着欣然的光芒,发自真心地替他们感到高兴。
“我关心哥哥嘛。再说,哥哥同娴姐姐的见面,还是我促成的,真要论起来,我还是你们二人的月老,自然得关心t一下近况。”
“那你现在知道了?放心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