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这本书不是正虚观拿来陷害她的,而是陷害东宫的吧?
要是让圣上知晓书里的内容,怕是整个东宫都会倾塌在天子的雷霆震怒下。
这书的后面,不会真的……
觅瑜胆战心惊地往下看。
幸好,撰书人似乎有某种偏好,只愿意写赵氏委身太子与奇王,连汝南郡王都因为有疾而不得亲近佳人,更不要提其他人。
……奇王恼于帝心,同兄长曰:古来只有长者赐晚辈妾,未有长者夺晚辈妻。皓首匹夫,人老,心不老!
太子叹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我身为人子,又为人臣,焉得抗命?
奇王曰:天生万物,各有所道,不得道者,亦不得位。弟愿追随兄长,效犬马之劳。
太子笑曰:前朝哀帝强夺儿媳臣妻,致使礼乐崩坏,天下大乱。为苍生顾,你我兄弟二人自当清君以正道。
不日,帝驾崩,太子即位,立奇王妃为皇后。奇王时常出入后宫,与新帝共享皇后鱼水之欢。四年一千五百个日夜,日日夜夜不得安宁。
……
皇后被锁后宫,不见天日,心怀绝望,亦生大恨,着意施离间计。
对帝曰:妾身只愿侍奉陛下一人。
对奇王曰:妾身只愿侍奉王爷一人。
如此来回挑拨,四年过去,床榻缠绵之间,不曾有怠,终致兄弟反目。
……
奇王被发配边疆,起事造反。帝每欲召大臣议事,皇后皆以软言挽留,使帝深陷温柔乡。一时战火连天,生灵涂炭。
……
守备不敌叛军之力,奇王至皇城门下。
闻讯,皇后美目含泪,素手柔荑,为帝斟酒,曰:妾愿与陛下同死。
帝感怀非常,与皇后同举酒盏,一饮而尽,毒发身亡。
皇后含笑将杯中毒酒洒落在地,迤逦而出,登上城门,与奇王遥遥相望。
见得心念佳人,奇王展颜而笑。
皇后亦莞尔,笑时如山茶花开,朝露在鬓。
忽有轻风而过,皇后纵身一跃,如游鱼入海,飞鸟归林。
自此,山茶花落,朝露消隐,美人折枝。
……
大雪。太乙山中,茫茫林海,银装素裹。
新帝重游故地,面似雪、目如霜,行若幽魂,动不惊声。
忽闻山中有士高歌,近前,乃一老道。
老道细观新帝面色,大惊曰:何地幽魂,竟添得二十年阳寿?君早该死去,为何还活着,行走在这太乙道场?
新帝冷眼相看。
道士絮语:二十年前,君便该死去,如此茍活至今,君虽然还在阳间,亲人却俱已逝世,君所爱者、所亲者,皆不寿。乃至天下苍生,都受君牵连。君一路行来,可见流民饑荒、卖儿鬻女、民不聊生之景?天下大苦矣!
新帝神色微动,问解。
老道答曰:无解。若君早早离世,脱离凡胎,尚能有救,如今……唉!君还是好好活着罢,君之爱人、亲人,皆将自身寿数与君,方有君之今日。除了活着,君做任何事都别无益处!
新帝问:若朕非要解呢?
老道答:除非王爷在二十年前死去!
话毕,高歌离去,歌曰:世事如烟,人生幻梦。
……
觅瑜看完了整本书。
她心神震动,目光定格在最后一页,久久不语。
半晌,才擡起眸,看向身旁人:“殿下……”
盛瞻和没有纠正她的称呼。
“看完了?”他道,话音淡然轻飘,“怎麽样,有什麽感想?”
觅瑜的心有些颤抖。
“这……”她合上书,轻抚着没有名字的封页,艰涩开口,“这只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一本书……当不得真……”
“自然。”盛瞻和道,“书里的赵氏嫁给了汝南郡王,只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全书的荒谬。”
没错,书的开头是“赵氏有女,十五嫁汝南郡王”,而她虽然同郡王府议过亲,但最终未成,嫁给了太子……书的开头就错了,后面的又岂能当真?
更不要提里面的太子和奇王,是活生生的两个人,更加不符合现实,更加荒谬……
所以这就是一本胡编乱造的书,专门用来搅乱人心的,撰书人当真用心险恶……
但是——
觅瑜想起书的最后,成为新帝的奇王与道士的谈话。
“幽魂”、“阳寿”,“二十年前,便该死去”,“除非王爷在二十年前死去”……这些话,到底是什麽意思?
书里从“她”十五岁开始,一直写到七年后,“她”二十二岁那年。依照现实来算,盛瞻和比她年长四岁,那麽书中的“他”和“奇王”便是二十六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