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妩娴的脸庞立时有些发红,难得显出了少许忸怩之态:“这,自然是真的——你哥哥没有心上人吧?”
觅瑜想了想,摇摇头:“应该是没有,娘亲每次催他早点找个媳妇,他都没个正经回答,若是有,何至于这般?”
“如果姐姐是真心的,我可以去找哥哥说说,让你们见上一面。娴姐姐意下如何?”
“当然没问题!”晏妩娴兴奋地一口答应,又在片刻后反应过来,不该这般不矜持,连忙咳嗽两声,收敛笑容,婉声道谢,“那、那就多谢妹妹了……”
“姐姐不必客气。妹妹也是在给自己找个好嫂嫂,倘若姐姐能与哥哥成就良缘,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一桩事情。”
“咳,八字还没一撇呢,也许你哥哥看不中我,别抱太大希望……”
姐妹俩叙完閑话,便回到了正题。
晏妩娴询问:“这桩案子究竟有什麽名堂,需要劳动你和太子殿下的大驾?”
“不算什麽名堂。”觅瑜道,“宋夫人是许太师爱女,宋夫人出事,许太师悲痛不已,誓要寻到真兇。太子殿下身为太师弟子,自然要为恩师分忧。”
晏妩娴发出一声恍然的“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就说,这案子都过去了一个多月,你怎麽忽然惦记上了,还巴巴跑来这里,原来是为了太子殿下。”
觅瑜道:“我是同殿下一起来的,不是为了殿下,还能为谁?”
晏妩娴一笑:“也是,是我白问了。那你们查出什麽没有?”
觅瑜道:“才半天功夫,哪有这麽快?说起来,姐姐觉得高小公子是兇手吗?”
晏妩娴仔细想了想,摇摇头,道:“我觉得不是。”
“为何?”
“你年纪小,参与的往来交际不多,不知道他和宋夫人过去的那些事,要是你同我一样,你也会这麽认为的。”
觅瑜来了兴趣:“怎麽说?”
晏妩娴放下茶盏,凑近她道:“别看这宁国公府的小公子不进学业,没有功名,但他的才情可不输宋夫人,只不过因为鲜少显露,才使得旁人误会。”
觅瑜听得好奇:“姐姐怎麽知道,他的才情不输宋夫人?”
晏妩娴道:“昔年林师爷在江州坐馆,恰逢高小公子因孝归乡,师爷便当了他半年西席。宋夫人一案后,我曾听见林师爷和爹交谈,说他虽然不思上进,但是慧心颇高,不相信他会因爱生恨害了宋夫人。”
“且他与宋夫人——尚未出嫁的许姑娘两情相悦,有一年宁国公府的大姑娘宴客,许姑娘在宴席上不过咳了半声,高小公子就忙前忙后地给她递披风、递暖酒、递热茶,直到被许姑娘笑骂了才罢。”
“许太师认为高小公子不是良配,把女儿嫁给了宋家。可我冷眼瞧着,宋夫人在出门见客时,虽也是雍容华贵的模样,脸上的笑容却远不及当年真心。许太师在这一桩事上面,真真是下错了棋。”
觅瑜认真听着,思索半晌,道:“这……也怪不得许太师,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儿女能过得更好。高小公子也许是个人物,但他志不在仕途,在许太师看来,自然是宋家公子更好。”
在前来途中,盛瞻和同她讲过许家、高家并宋家的大致情况,她以自己的理解能力,做了如下判断。
许家自不用说,原本便是书宦之家,又有许太师这麽一位人物,门庭煊赫至极。许姑娘身为太师独女,品貌在长安贵女中皆属一流,无论嫁给哪家公子都相宜,便是天家皇室也使得。
高家以列侯之爵上袭国公之位,出了不少有能为的人物,是实打实的簪缨世家。然高小公子既不袭爵,也无功名,才华还不显,不过挂着一个国公府公子的名头,说出去好听,实际上泛泛。
宋家的家底没有许家和高家厚,声名也不显达,但贵在是耕读之家,族里读书风气浓厚。宋公子自幼聪慧勤奋,拜在许太师门下,一路高中,被圣上钦点为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前途无量。
许太师本人也曾当过翰林院编修,历任幽州守道、水陆转运使,直至今日的中级殿大学士。宋家公子虽比太师差了一截,不是状元,却也同样得圣上赏识,焉知不会成为下一个许太师?
在绣花枕头的世侄与实力不俗的学生之间,许太师选择后者作为女婿,的确在情理之中。
第二十四章
“宋编修固然好, 可在许姑娘已经心有所属的情况下,要她成为宋夫人,委实有点为难人了。”晏妩娴评价。
觅瑜猜测:“也许宋夫人在成婚后,会与宋编修日久生情呢?就像我和……太子殿下一般。”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拿自己举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