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芸娘不在家,天气也热了,晚饭姜时宜做的是凉皮。
凉皮无论是前世还是现在她都做了无数次,所以很娴熟。
洗面的水中午已经准备好,姜时宜先准备五香水。
五香水是拿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陈皮、白芍等十几种中药拿水熬成的调料水,里面再加上蒜和姜打成的姜蒜水,这样看上去白白净净的水,吃上去却有各种调料的味道。
然后取出一个大碗,碗里面放粗细两种辣椒,还有白芝麻。
油用香料烧到滚烫,打着圈儿浇在大碗中,热油与香料相遇的刹那间,激出大量沫子,而辣味并着各色香气在空气散开,不容抗拒地闯入鼻腔中。
调料准备好了,姜时宜取来昨夜准备好又已沉淀了一夜的洗面水,去廊下倒掉最上层的清水,剩下的面糊就可以上锅蒸了。
蒸凉皮这一步并不难,除了细心之外便是耐心。
锣内刷油,倒上一勺面浆,先摇匀后放入沸水中烫过,随后迅速拿起来继续轻晃,直至底部面皮厚薄均匀后,便可放入锅中,盖好锅盖大火猛蒸。
灶膛里,火烧得极旺,不多时便可掀开锅盖,取出锣锣,放入凉水中起皮。如此,一张透亮薄弹、带着微微面香的皮儿便做好了。
而之后要做的,是不断重复蒸面皮这一步,如此将剩下的洗面水都做完,也做出来了十来张面皮。
凉皮蒸完以后,便是准备配菜,面筋切成块,黄瓜,萝卜切成细丝。
姜克俭和沈芸娘回到了家里,嗅嗅鼻子,好香。“你这个丫头,我们不在家又捣鼓什么了?”
“爹,娘,快坐下吃饭!
姜时宜把凉皮端上来。沈芸娘看看碗里。底部的面皮白里透亮,被淡色的料酒包裹着,最上头放了黄瓜丝、萝卜丝,面筋、豆芽等,旁边还搁着一碗辣椒油。
姜时宜舀了一勺辣椒油,往装着凉皮的宽碗里一浇,再熟练拌匀。
碗中凉皮逐渐被辣椒油染上一层红,面皮油光滑亮,白芝麻点缀其间,再以胡瓜丝、豆芽相衬,光是看着便叫人食指大动。
沈芸娘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送入口中,面皮蒸的火候极好,吃到嘴里很劲道,又不缺柔软光滑。同时,面皮的香味、红油的浓郁辣香和一丝酸味在口中融合。
“好吃!”姜晖不住地往嘴里塞,吃的脸上都沾染了辣椒油,姜时宜拿着帕子给他擦干净。
姜时宜看看沈芸娘,小心翼翼的说,“这几天,我看巷子口人挺多的我要在小巷子门口摆个摊子,会不会有人买着吃!”
“我同意,同意!”姜晖举起手来。
沈芸娘看看姜时宜,“你又要出什么鬼点子,你就在这个家里给我待着,我又不是养不起你,一个女孩子家跑出去抛头露面,以后能说的到好人家吗?”
姜时宜不满意的撅撅嘴,“我不过就是说了一句,你就说了这么多话。”
第二天姜克俭沈芸娘走了以后,姜时宜姜晖两个人拍拍手掌。
“姐姐,我们开始吧!”姜晖一脸小财迷的样子。
第16章 偷偷发展小副业
“开始!”
姜晖立刻从院子里抱了很多木头进来点火,火苗“呼呼”的烧着,锅里面的水咕嘟起来。
姜时宜站在灶台前面,重复着昨天的那一切,蒸凉皮,调制五香水……因为是第一天练摊儿,姜时宜就做了十份。
没办法,到了古代,她不会做绣品,不会打络子去卖钱,也不会做胭脂水粉,至于制冰,肥皂,火药那些更不可能了,只能这样从小本生意开始。
姜时宜忙碌的同时姜晖就赶紧准备好了手推车,吃力的把两张桌子和几个板凳搬上去,姜时宜看着既心酸又好笑。
把所有的东西运到巷子口,桌椅板凳摆好擦干净,姜时宜把一个大木盆摆在桌子上,里面是洁白透亮的凉皮,另一个木盆里放着调料水,还有一个小盆里放着辣椒油,剩下的一个里面是黄瓜丝,胡萝卜丝,面筋,姜时宜的小摊子就这样开张了。
西城这个地方住的都是平民百姓,街上有衙门里面的小吏,外地的商户,穿着长衫的书生……悠闲地走来走去。
巷子里面也有很多卖东西的,鲜灵灵的蔬菜,红艳艳的果子,看上去平安富足。
这一切要归功于当今圣上,穿越过来以后,姜时宜觉得当今圣上对社稷还是很上心的,就拿她住的这个地方来说,晚上还有兵马司的人走来走去巡逻。
姜晖有点紧张,“姐姐,会不会有人来吃啊?”
“会啊!”姜时宜对自己做的食物还是有信心的,毕竟自己做的卫生干净,又是真材实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