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麽深的疤,那麽薄的颈。
姬发心疼得要命,他却笑得如同无忧稚子,说姬发,你看看我啊。
其实当时殷郊根本来不及感到疼,他只是想,姬发啊,你真傻,你不应该来救我。
殷郊把姬发拥入怀中,握住他的手,贴在脸侧,落下细碎的吻。此刻的温暖是真实的。
“不疼,再也不疼了。”
第 3 章
11.
邓婵玉被关在西岐已经七八天,除了治伤送饭,便再无人问津。她十分疑惑,不知道姬发在玩什麽花样。
其实,战事虽告一段落,姬发的公事私事却越来越多。他差点都忘了这位身份显赫的俘虏,经姬旦提醒,才去与她见了一面。
姬发命人把邓婵玉请到自己住处,好酒好饭奉上,还询问了伤势。
邓婵玉当然以为他是来劝降的,不想给一点好脸色,可此人又实实在在救过自己一命,按理该道声谢,却也谢不出来。
姬发确实是有意劝降,还带了殷郊一同去,殷郊还记得邓婵玉,和她叙了叙旧,又把当年的朝歌事变的来龙去脉从头到尾给她讲了一遍。
“你们说的,我如何保证是实话?”
邓婵玉呷了一口茶,她嘴上这麽说,心里却实在有些动摇。她和殷郊自幼也算一起长大,对此人尚且了解,不是会说谎话的性格。若非滔天之恨,殷郊绝无可能去弑父。
武王也不强求,刷地站起来,邓婵玉立即做出防备的姿态。只见武王提剑,哐啷砍断了她脚腕上的枷锁,又将一纸文书赠与她。
“这是通行符文,外面已经备好良马和盘缠,你随时可以离开西岐,不会有人拦你。”姬发面色坦然,带着淡淡笑意,有种只是在谈论节气的轻松,“下次在战场见面,希望能与你好好一决高下。”
选择权交给了邓婵玉,姬发带着殷郊走了。邓婵玉得了自由身,反而觉得有些不自在。她不知怎地,跑去逛了逛岐州城,一路的确没人拦,姬发甚至懒得派个人监视她。
不知不觉,邓婵玉已经走到村垄上,看到已经收完小麦的田地一片空旷,几个垂髫小童正在里边放风筝,叽叽喳喳的笑声传到天边,有妇人催他们回家吃饭。秋风吹过衣襟,很凉快。
她又想到先前回朝歌的时候,有人拦在城外,跪着求她施舍一口剩饭。因为扰乱军纪,她没来得及讲话,那人已经被一箭射死在了路边。邓婵玉记不清那个人的样子,也没认出来男女,只觉得瘦得像个骷髅。
骷髅却在喊她:英雄啊,大人啊。
过了几天,邓婵玉跑到姬发跟前,“我愿意助你伐纣,但我不会背叛殷商。”
姬发似乎并不惊讶,只是笑了笑,将一枚将军符递给了她。他们将来或许仍然是敌人,却不妨碍此时的交心。
君不见,前史中,总是英雄惜英雄。
姬发同邓婵玉一见如故,战事渐临,他们常常在营里铺开书案聊彻通宵,旁若无人。殷郊不想耍小脾气,却免不了有些小委屈。
他窝在马棚里,把咬了一口的萝蔔递给闪电,和老弟兄叙叙旧。弯弯绕绕说了一箩筐,马都听烦了,他终于发表了高见。
“我还是觉得,他确实有点冷落我了,你说呢?”
闪电哼哧哼哧嚼着萝蔔,看都不看他一眼。
“那邓婵玉有什麽好的?小时候老欺负我。”
闪电动动耳朵,继续一心一意嚼萝蔔。
殷郊叹了一口气,拍拍它的脖子,十分成熟地走开了。
走了没两步,两行更加成熟的热泪就滚落下来。
殷郊立即擡手抹了抹泪,好在夜黑灯暗,无人撞见这丢人的一幕。
走回房,发现灯亮着。姬发今日回来得早,一眼就发现了他红红的眼圈。
“你怎麽了?”姬发急忙凑近,捧着他的脸看。
姬发的手很温暖,但殷郊还是很委屈,死要面子地回了句没事,眼泪就又掉下来了。
姬发瞪大眼睛,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不由自主地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天来的所作所为,是哪一点没做妥当。
“别哭了,是我不对。”姬发诚恳道歉。
“你哪里不对?”殷郊泪眼婆娑地问。
姬发当然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不对,但他让自己的心上人伤心流泪,那他确实就是不对。
“我会改的。”姬发另辟蹊径,上前抱了抱他。
殷郊平複了情绪,“你答应我,以后不準和邓婵玉私会。”
姬发平日召开军事会议,在场的哪回不是浩浩汤汤几十人,和私会二字沾不上一点边。不过他与邓婵玉的交流确实多一些,那也只是因为邓婵玉是最了解朝歌军事地形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