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李染华知道,中年夫妇并没有骗她。
接着,中年妇人接过了丈夫的话茬:“祖上走南闯北多年,虽是做惯小生意的,但家中亦有所积攒。”
“此长棍来历不详,据闻却是名剑之一。它无须剑主,也无需灵力,只用将其放在身边某一处,时间一长便会自行炼化,生出最锋利的剑刃,可破万物。”
说到这里,夫妇俩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尽管多年以来,它在我们家里也没有一点变化就是了。”
李染华听罢,不由得伸出手指抚摸了一下面前“长棍”漆黑的剑身。指尖在触及长棍时,隐隐感受到其下传出的阵阵剑气,与李染华的剑气相互共鸣。
如阿雅的双亲所言,这的确是一把灵剑。
“这把灵剑没有剑主,却能依靠自己进行剑意修炼,实在是了不起。”李染华喃喃道。
中年男子把灵剑往李染华的方向递了递,“仙子所言极是。此剑虽不贵重,却能自己炼化,十分难得。仙子若不嫌弃,小人和拙荆愿以它为谢礼,多谢仙子愿意带阿雅下山。”
李染华被中年男子的一番话打断思绪,收回了盯着黑色灵剑的视线。
她摇了摇头,拒绝了夫妇俩的好意:
“阿雅的习剑天赋不错,等她恢复以后,你们把这把灵剑给她吧。”
无论灵剑如何难得,李染华也不需要它。
因为她也是剑——甚至本名染华剑,是曾经屠过神龙、破开天道束缚的剑灵。
--------------------
第二天~
第3章 问心
所谓修剑,其实是修灵。
在结剑契之前,每把灵剑中都寄宿着一个“灵”。灵和天下人一般,或善或恶,往往随性而活,大多逃不开一个“杀”字。唯有同后来的剑主结下剑契,才能借后者对剑意的领悟收放剑气,驱使灵气,精进道行。
从最初的剑灵诞生之始,剑道修行莫不遵循这一约定,即便是李染华也不例外。因此,当独自便能领悟剑意的灵剑出现在面前时,李染华对它的存在虽然感到震惊,但更多的却是敬意——
我也能像它一样不依靠剑主,自行领悟剑意吗?
李染华内心不虞,向阿雅一家三口告别之后,在灵山山脚兜转了许久。穿过喧嚣热闹的街坊,李染华决定重新回到仙剑宗内,最后为寻剑主努力一回。
若是再没有合适的剑主出现,她就学阿雅父母手里的钝剑那般,靠自己飞升成仙罢!
于是,打算再度上山的李染华绕着整座灵山走了一圈,终于在坊市偏僻的角落里找到一位守着上山道路的仙剑宗弟子。
李染华左右看看,发现比起其他地方的人群,上山处要冷清不少。她走到那位仙剑宗弟子面前,正想出声问路,对方却简洁迅速地打断了李染华的问话:
“令牌给我。”
好吧。李染华将锦囊中的白玉令牌递给他。
弟子接过李染华的令牌,在手中掂量了片刻,挠了挠头。
“我拜入仙剑宗这么久,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令牌。”他摸摸下巴,最后还是让李染华过去了,“算了,谅你也不敢作假。”
“你这就上问心道,进行入宗考核吧。要是运气好能通过的话,就能成为仙剑宗外门弟子了。”
李染华:“……是不是哪里搞错了?”
她只是想从问心道回到灵山上的仙剑宗里,而不是入宗成为外门弟子啊。
更何况,李染华本来就是仙剑宗的剑灵,无需像人类修士一样拜入宗门。
她察觉不对,想要继续追问眼前弟子的时候,一枚木制的令牌却从身旁突兀地进入了她的视线,令打算问话的李染华微微一顿。
“我为朔州徐风遇,前来参加贵宗的入宗考核。”一个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如玉石相击,清朗悦耳。
李染华顺着来人的声音望去,发觉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的白净青年。他身量稍高,披着一件无尘的白色长衫,用玉冠束了起一头深墨色的长发,与凡间戏文里的文人墨客颇为相似。
青年察觉了李染华的视线,偏过头对她笑了笑。
这回,守道的仙剑宗弟子倒是看也不看,直接收下了青年徐风遇的令牌。
“你过去吧。”
徐风遇见对方收下令牌,便朝站着的李染华和弟子二人行了一礼,转身走上问心道。
呆站许久的李染华后知后觉,再管不上和弟子掰扯,连忙跟上徐风遇的脚步,走在他身后。
就在徐风遇递交令牌的那一瞬间,短暂传出的灵气波动竟如此熟悉,让李染华一瞬间有了重回昔日的错觉。
加之他又姓徐,来自朔州……李染华想,徐风遇身上的种种巧合,必然离不开她记忆里的那一个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