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闹!你给我乖乖的返回嵩山堡洗净手脚做闺女,这里没有你的事。”他怪叫。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造了万里长城,天下划分南北,长城成了中华与胡人的疆界。长城
挡住了异族的入侵,但秦朝也因长城而覆灭。那时,长城的作用仅是防御胡人南下牧马,是
消极性的。到了汉武帝时代,长城却成了出击胡人的基地,最佳的防御是攻击,攻击最佳的
是将战争带到国境以外。雄图大略的汉武帝,将长城扩展至玉门关、阳关一带,深人大漠每
一座关都是出击的基地,名将卫青、霍去病,皆从基地出击,横扫大漠,扬威万里,把胡人
赶到欧洲,让那些东方人把白种人蹂躏的抬不起头来。
由于秦朝因长城而覆灭,因此以后的各代皇朝,皆讳言长城,明朝称为边墙。
长城直至大元帝国统一天下,将国境扩展至欧洲,方失去重要性,成为大元帝国的内
城,但到了明朝,长城便成了汉蒙两族的战争第一线。直至大清统一天下,大明皇朝与大元
帝国同归于尽,这条长城再次失掉作用,结束了两千多年的纷争。
大明皇朝立国以来,只有一个永乐皇帝还有些眼光,也只有他敢带兵出塞攻击大漠的元
朝余孽,也只有他敢亲自带兵马冲锋陷阵。以后的皇帝们每况愈下,一代不如一代,文官贪
财,武官怕死,大多数的人皆主张关上门防盗,不敢开门捉贼,把边墙看成大门,把那些
蒙、胡、回、番,都看成贼,门关上了,贼却在门外攻门挖壁撬窗户。除非贼子投入火把要
烧屋,屋内的人是不敢开门出外捉贼的。因此,贼的胆子是愈来愈大。
嘉峪关便是一座门,门内的官兵只知关上大门作威作福,混日子浪费粮食,门外的各种
贼天天在设法攻破大门洗劫。河西四郡北面是蒙人,西面是回回,南面是番人,你来我去烽
烟四起,(又鸟)犬不宁。
当然,把这些蒙、回、番喻为贼,确也有失公允,这些游牧民族也有好人,同样有组
织,有酋长,有势力范围。同样也希望和平,更希望能获得温饱,希望生活过得好一点。人
与人之间造成隔阂的原因甚多,风俗、语言、种族、生活方式……假使能了解他们的风俗与
语言,彼此之间至少可以保持局部的和平。在关内,住了不少已同化了的蒙、回、番,这些
人与汉人已能和平相处共同生活。在关外。也有不少汉人混迹其中,在其中生根,过游牧民
族的生活。
一般说来,愈往西走汉人的安全愈没保障,除非这位汉人能说当地的语言,倒不是那些
民族特别仇视汉人,而是种族甚多,部落甚众,彼此因争牧地不断仇杀,任何一个入侵者都
可能是仇敌,不仅是汉人危险,其他部落的人同样不安全。
林华拒绝杨姑娘同行,带一个汉家美娇娃到大漠涉险等于是带了一千个不安,一万个可
怕,他可犯不着替自己找麻烦。
但他接受了姑娘所送的一匹乌锥,和一张五个力的弓,那是杨堡主心爱的坐骑和用作装
饰品的铁胎弓。这两样东西,都是他昨天用来击溃回回堡人马的武器。
这次他冒险深入大漠,希望找到当年的爱侣,也许是想救回沦落异邦的旧情人,也许是
想替小茹找回母亲,也许两者皆有,到底是为慈为爱?连他自己也感到有点模糊,意识含
混,很难分析何者重要。总之,不管他内心中转些甚么怪念头,打些甚么主意,但要见见昔
年旧侣的心愿,确是极为强烈,足以令他不顾一切冒险深入大漠异域。
出了嘉峪关,自关西直至沙州卫千里地域,可说是地最肥沃,形势最乱的三不管地带,
弱肉强食,人人称雄各自割据的乱境。目前,沙州卫已废,把卫所的人迁至甘州定居,该卫
曾经叛变投降瓦刺的一部份部众,多被甘肃镇将任礼一举擒获,遣送至山东东昌一带安顿,
那是正统年间的事。最远的沙州卫废了,落入土鲁番的回人手中,因此在苦峪以西,官兵有
许多年不曾来过了。这一带数百里沃野中,便成为各族的探子、浪人、强盗、私贩、偷马
贼、冒险家、亡命者、逃犯戌卒、族亡家破的土酋……的乐园。这儿有草原,有河流,有泉
水,有山冈,有石碛沙砾地带,有可观的野马黄羊可猎,有因战乱而内徙的汉人留下的废村
堡可以藏身。总之这儿是汉、回、蒙、番各族的人种展览场,并有来自西域各国被拒绝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