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观”“燕九节”是纪念“长春真人”跟邱元清的,观里所祀的“长春真人”丘处机,字通密,别号长青,年十九(金大定六年)入昆仑山修道,元世祖远征之际,率十八道应召,後置长青於燕京之“太极宫”,总管全国道教,并参划政事共十二,八十岁而化,这也是元朝利用道教统制人民之一例。
邱元清於明初信道,入阐三清,有识者荐元清於明世祖,认元清为非常之才,有用於邦国,世祖大喜,乃赐以美丽宫嫔,元清不敢却,乃於正月十九日自宫,故定是日为“阉九节”,为避免“阉”字,故用同音燕字,所以又称“燕九节”!
燕翎做梦也没想到他报到的地儿会是这座供奉三清的“白云观”,难道说这些三清子弟出家人也参与这场兄弟之间的流血争斗!
燕翎这儿正怔神间,忽听身後传来了一阵步履声,其声轻捷,一听就知道是位练家子,他忙定神转身,只见一名长髯全真已来到近前。
这位全真好像貌,长眉凤目,美髯及胸,还真有点仙风道骨,太阳穴高高鼓起,眼神十足,目光锐利逼人,不但确是个练家子,怕还是位内外双修的一流好手。
燕翎两眼凝望著他,没动,也没说话。
这是燕翎聪明的地方,他知道这是什麽地方,“白云观”来头大,观里的全真受朝廷供奉,身份非比等闲,一个不好就会闹出乱子。
那长髯全真在他面前五尺处停步,凝目上下一打量,突然开说道:“施主可是姓李?”
燕翎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这长髯全真是来接他的。心里一宽道:“不错,道长……”
那长髯全真又问道:“施主刚从东城根儿来?”
燕翎微一点头道:“没错!”
那长髯全真突然向他伸出了手,道:“让贫道看看施主的凭据。”
燕翎一怔,可是马上就明白了,抬手把从东城那座破庙里瘦老头儿身上找来的那张纸条儿递了过去。
纸条儿刚放在长髯全真手里,长髯全真手掌疾翻,五指微屈,闪电般抓向燕翎腕脉。燕翎当即又是一怔,可是他应变极快,沉腕,出指,上扬的食指正点在长髯全真的掌心上。
长髯全真手臂一震,疾快收回右掌,一双凤目中射出两道冷电般寒芒,直逼向燕翎。燕翎没动,凝神聚功,静等他下一步的行动。
忽然,长髯全真目中两道寒芒隐敛得无影无踪,道:“不错,足堪膺此重任,施主听清楚了,贫道三清弟子出家人,身受朝廷供奉,可算任何一位阿哥的人,但贫道受过二阿哥一次恩惠,只有帮他一次忙作为答报,不过贫道不能不防他日事发被牵连在内,从现在起,施主要改名换姓……”
燕翎呆了一呆道:“怎麽,还要改名换姓?”
那长髯全真道:“不错,施主若是不愿,请即刻回到来处去。”
燕翎忙道:“我没说不愿意,我只是不明白,二阿哥已知道我是什麽人,既在他门里又何须……”
那长髯全真道:“施主要是仍在二阿哥门里,自然不必改名换姓,贫道也不会怕什麽他日事发被牵连,无如从现在起,施主已不在二阿哥门里。”
燕翎为之一怔,讶然道:“从现在起我已不在二阿哥门里,那麽我……”
那长髯全真道:“施主待会儿就知道了,现在先把自己的姓名想好,姓什麽,叫什麽?”
燕翎略一思忖道:“白,白玉楼。”
那长髯全真道:“姓名有了,出身?”
燕翎道:“南七省武林!”
那长髯全真道:“师承?”
燕翎道:“要这麽详尽麽?”
那长髯全真道:“贫道不能不防人问起。”
燕翎道:“道长放心,我自有说辞。”
那长髯全真目光一凝道:“施主,这……”
燕翎道:“白玉楼江南首屈一指,纵横南七省,睥睨黑白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长髯全真道:“这麽说白玉楼确有其人。”
燕翎一点头道:“不错,确有其人。”
那长髯全真一摇头道:“不好,施主应该想个根本无其人的化名,即使有其人,也该找个籍籍无名,默默无闻的。”
燕翎道:“道长错了,只有确有其人的才不怕查,再说我这身还不太差的艺业,也不像是个籍籍无名,默然无闻的人,是不?”
那长髯全真道:“话是不错,可是此人名气太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旦查起来……”
燕翎笑道:“这个道长放心,白玉楼早在半年多以前就离奇地失踪了,没人知道他的下落,没人知道他的生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