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行之说的,是衆人眼中的一版。
闻言,月吟惊愣,霎时间被卸了力道,瘫坐在椅子上,“怎麽会是这样?怎麽会是这样的结果?原来爹爹说的杀身之祸是这个?”
这样的身份一旦暴露,的确会给一家带来杀身之祸。
月吟茫然无助地看向谢行之,巨大的沖//击压得她胸口喘//不过气来,“爹爹怎麽可能是逃犯?爹爹一定是被人冤枉的!”
谢行之掌心搭着她微微颤抖的肩膀,顺了顺她背,安抚道:“的确是冤枉的。”
谢行之愤愤不平,道:“崔家满门忠烈,与崔叔相熟的人都知道崔叔的性子,他怎麽可能有谋逆之心?!陛下不想细查,谁也不敢再提。崔叔失蹤的五年后,陛下突然提起此案,还了崔叔清白。”
月吟激动,“谁?谁陷害爹爹?”
“与崔叔有过节的兵部郎中,陛下将此事草草了结,往后没人再提。”
谢行之化繁为简,道:“但其实,被推出来的不过是替罪羊罢了,这事连陛下自己也一清二楚。崔叔出事后,他麾下的中郎将聂松一路高升,短短几年便手握三万大军,有了些小功绩便洋洋得意。罪魁祸首是聂松,是他趁崔叔不注意,在崔府藏了一批甲胄,给崔叔扣了罪名。而与他一伙的,还有另一人,那便是当年被崔叔一手提携的马都尉。崔叔待马都尉不薄,最不该背叛崔叔的人就是他!”
椅子上的人眼睛红润,无声哭着,谢行之心软得一塌糊涂,伸手拭去她面颊上的泪,搂了搂她肩膀,“我已收集了不少证据,如今只等个时机,将聂、马两人绳之以法。”
但事情并不像明面上这麽简t单,这个时机难等。
谢行之早查明白了幕后授意的人自始自终都不是聂松。
“还有一些事情,我不便对你讲,知道这些重要的便足矣。”
“聂松?”月吟双眼蕴了层水雾,“寿宴上和大表哥打起来的聂……”她一时间想不起来名字,“这个聂家,是不是陷害爹爹的那个聂家?”
谢行之点头,“是这个聂家。”
“好了,不提这伤心事了,”谢行之俯身,捧着她扬起的面颊,拿锦帕拭去两行清泪,“等事情有了眉目,再与你细说。”
他动作轻柔,这轻柔的动作仿佛从面颊传到了月吟心里,一缕甜意像是融化的饴糖,在她心田慢慢化开,裹着她,久久没有散开。
泪水被拭去,月吟眼底逐渐清明,她看着谢行之,婉声道:“大表哥认识爹爹,那大表哥能给我讲讲爹爹的事迹吗?”
谢行之垂眼看她,揉了揉她头发,浅笑道:“想知道?”
“想,好多事情我都不知道吶。”
月吟发顶被他揉得有些舒服,耳廓不知不觉间染了一抹红。
谢行之谈起了条件,“那你先跟我讲讲,你们在扬州的事。”
月吟抿唇,现在她身世已经明了,那些瞒着谢行之的事情好像也能说了。
她伸出一个指节,“就说一点点。”
谢行之忽然抱起她,坐在靠椅上,揽她侧坐于他膝上,手挽着她细腰,大有让她就这样说的意味。
月吟脸红,他怎麽又这样。
“因是‘罪犯’,爹爹从未透露过姓名,娘亲总唤爹爹三郎。我们一家三口有间温馨的小房子,门前有座小石拱桥……”
说起小时候的一家幸福的日子,月吟脸上满是笑意,伸手跟谢行之比划着。
开心的事情说了,家破人亡的伤疤也在他面前揭开了。
谢行之看着她,随她笑而笑,她伤心了便揽她入怀,轻轻哄着。
听她说完后,谢行之履行承诺,也跟她说了说他记得的那些事情。
——她父亲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
月吟看着画卷上的爹爹,眉眼间都染了自豪,“柳伯母不是哄我的,爹爹是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她骄傲道:“爹爹才不是窝囊废!”
那群坏心眼的小孩只会乱讲,贬低爹爹。
分明就是抢走娘亲的坏人打伤爹爹在先,否则以爹爹的武功,岂会带不回来娘亲?
月吟看画看得入神,片刻后道:“我听表姐说大表哥擅长丹青,可以帮我画一幅画吗?”
她仰头看他,小心翼翼问道,害怕被他拒绝,有些没有底气。
谢行之:“这画你离开时拿回去。”
月吟知谢行之会错了意,摇头道:“不是这个,我想让大表哥帮忙画一幅娘亲的画像。”
“我好想好想好想娘亲。”
月吟忽而落寞,两眉之间染了相思。
月吟对他坦言了一切,但在此之前,谢行之早便知道她此刻念着的人在哪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