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文述也是苦逼的很,他身为中路主力大总管,还特么得负责天下统筹征调,我特么累成这副样子,你还逼我?“再过一旬,我怎么也得动身去洛阳了,关中的事情你不能全指望我啊?”说着,宇文述朝于仲文使眼色,意思是你让太子给你想办法。于仲文的眼神挪向了杨铭。杨铭笑道:“河西的粮食,就不再征调了,把崔弘升饿着了,后果太严重,号召关中、巴蜀富商,捐输助饷吧。”捐输这玩意,始于清朝康熙灭三藩的时候,并且被康熙发扬光大,两年内,先后在山西和甘肃,卖出去三万个县丞职位,接下来的六巡江南包括乾隆下江南,其实就是要钱去了,沿路所过,富商官绅都得给钱,渐渐的就发展成了一种税,叫做捐税,只要皇帝从你这过,你就得交这个税。这个就叫苛捐杂税。杨广巡幸花的是国库,至少表面光鲜一点,那俩辫子纯属讨吃要饭的。没错,捐输听起来好听,其实就是卖官。杨铭也实在是没办法,要不然也不会用捐输这个法子,好在大隋的科举正处在萌芽阶段,卖点官的话,不会影响多大,你要是放在明朝卖官,那帮饱读圣贤书的官员能用唾沫喷死你。因为卖官,等于断了下面士子的上升渠道。所以杨铭才选了关中和巴蜀,因为这两个地方,上升渠道一直都是断的,与其被世家门阀垄断,不如给那些富商一些机会。宇文述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不要脸的法子,拍案叫绝:“这个法子好啊,关中经去年一场大战,各郡县衙门出了不少缺,巴蜀粮食富足,又都在本土豪族手里,他们肯定愿意。”杨铭笑道:“只能拿关中和巴蜀的缺,用来捐输,其它地方都不行,至于怎么个捐法,许国公临行前拟出一个法子,交给民部和吏部施行,要快。”宇文述赶忙点头,眼下已经是二月份了,四月下旬,于仲文就得动身了,也就是还有两个月,时间上确实非常紧迫。他做为总调度师,去了洛阳之后,完全是可以说服杨广再往后延期一个月的,毕竟杨广现在还在江都没动身呢,就属他最磨蹭。眼下北方各地的筹备,都非常困难,不延期几乎都不可能了,总不能饿着肚子出征吧。杨铭只觉得心力憔悴,整个身体都疲乏难当,众臣见状,一个个的都不说话了,等着散朝。“虞尚书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杨铭无力的摆了摆手。宇文述等人赶忙说了一番太子保重身体的场面话,这才陆续退了出去。虞世基做为于仲文的行军长史,其实不算合格,毕竟这小子根本不会打仗,但是人家呢有个长处,我不懂的事情绝不插手。没有这份通透劲,也不会成为皇帝的宠臣。历史留名的臣子,都不是简单人,而且虞世基身上有一个特质,杨铭还是喜欢的,那就是忠心。历史上他是跟着杨广在江都,一起被杀的。虽然是个奸臣,但是在皇帝眼中,忠心的奸臣那也是好臣子。“去年朝廷已经跟武士彟与何稠借了一笔钱,钱是我借的,朝廷得还,”杨铭道:“可是眼下的情况,怎么还呢?”虞世基和裴蕴一样,除了吃饭睡觉,脑子就一直在揣摩领导的意图,杨广是领导,人家杨铭也是。擅于揣摩人心的,往往有着极高的情商,虞世基道:“不对,这钱不是殿下借的,臣听说过这件事,关中大战,将士们英勇杀敌,朝廷自然要赏罚分明,武士彟与何稠不过是略帮小忙,他们这个是不是应该也叫捐输呢?”杨铭哈哈一笑:“不能这么说吧,如果算捐输,他们可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其实算,”虞世基已经猜到杨铭想干什么了:“眼下出缺的位置不多,将来有缺,可以优先考虑他们两个。”虞世基现在是吏部尚书,人事任命归人家管,正五品下都有任免权。其实就是杨铭想赖账了,但是赖账不能白赖,你得给人家一点匹配的好处交代才行,武士彟想买官吗?他比谁都想,说不定人家还想一步到位,再加点钱买个大官。至于何稠,人家本来就有职位,但是可以给儿子准备嘛。杨铭笑了笑:“你是吏部尚书,掌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我不插手了,你自己看着办吧。”“臣明白,殿下放心好了,”虞世基笑道。朝廷欠武、何两人,一共两百四十万贯,还是杨铭亲口借的,但是眼下的情况是,未来五年都未必能还的了,这就成失信人了嘛。所以杨铭得解决这件事情,他不愿意背债,当然,跟他爹一个尿性,也不愿意还债。债务也是分种类的,有些债,你砸锅卖铁也得还,有些债嘛,就是曲线还债了。李靖和苏烈,杨铭肯定是不会放人的,但是徐世绩和侯君集,他还是希望两人能出去历练一番。傍晚的时候,这俩人被召入东宫,就在杨铭的殿内吃饭。这是大荣幸,以他们两个的身份,其实根本不够格,虽然他们靠着去年那场大战,分别混了个从七品的绥德尉、正八品的怀仁尉,但是你要知道,很多正三品上的官员,都没能跟杨铭一起吃过饭。虞世基不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吗?杨铭看着拘束的二人,示意他们放开一点,然后道:“武举出身,自当从戎立功,我跟卫玄打了招呼,你们俩这次就跟着他北上,东西突厥的铁骑你们也见识过了,算是有经验的,此番出征,期待你二人能马到功成。”徐世绩赶忙道:“太子厚望,卑职誓死报答。”“卑职虽死难报,”侯君集也道。杨铭笑了笑:“你们两个是我选上来的,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功勋是打出来的,混,混不了多少,懂得把握机会的人,才有未来,封妻荫子靠的是机会,你们俩要把握住了。”两人忙不迭的点头,感动的一塌糊涂。他们俩现在还很嫩,不知道杨铭是在笼络他们,因为他们俩也确实没资格让太子笼络。但是他们也很清楚,太子是他们的贵人,吃了今晚这顿饭,太子就是他们的靠山,今后,是主仆。第645章 兰陵萧铣江南今年的赋税,虽然收缴艰难,但还是收上来了,不过也用了不少见不得光的手段。五六年没交过税,一下子让他们缴税,人家也不适应。别以为老百姓就好对付,他们没读过书,不认识字,自然有一套自己的道理,人家的道理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与世家豪族的道理可不一样。所以抗拒缴税的平民,大有人在,乱子也不少。这就是为什么杨广亲自坐镇江都,催促赋税的收缴,给你免税是恩,你不交税我收拾你,是威。江南去年的赋税,全部折算成钱的话,高达一千七百二十五万贯,相当于去年国库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还多。但是我们要明白,折算成钱,是这么多,但眼下主要需求,是粮食,所以这些赋税,一半会用来在江南收购粮食。一条一条的漕船首尾相接,从江南出发沿着运河送往洛阳,来护儿先一步带着亲卫,往涿郡去了,他得尽快见一见裴矩,谋定将来的作战方针。三路大军,各有短板,西路于仲文,带着的是关中的骄兵悍将,下面的将领一个比一个猛,不好管,中路大军啥也不缺,但是有杨广,他多半会瞎指挥,东路高层主将,几乎是顶配,但是下面的兵有点杂牌军的意思。总之都不算尽善尽美。十位鹰扬郎将,也陆续上路,他们十个人,除了司马德戡、王世充、刘德威、元礼之外,剩下六个就是傀儡,其实就是顶个牌面,下面真正负责调度大军的,是六个实权将领。王竞玉麾下的副将,是朝议大夫张镇周。萧铉的副将,是右御卫将军陈棱。萧铣的副将,太仆丞元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