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铭本来打算今天晚上就召见宗室成员,但今天实在是太累了,于是便去探望独孤凤儿母子去了。这段时间,凤儿的寝殿很热闹,裴淑英的女儿,晋阳郡主杨翼轸也在。“静女过来,让阿爷好好看看,”杨铭朝女儿招手道。眼下谁都知道,太子最宠爱的不是世子杨瑞,而是长女杨翼轸,属实是闺女太少了,而父亲天生喜欢女儿。静女今年也五岁了,模样最像杨铭,眼睛鼻子嘴巴,父女俩简直一模一样。“阿爷,听说二哥要修宅子了,我有没有啊?”静女被杨铭抱在腿上,天真的问道。杨铭笑道:“当然有,不过还要等很久。”大隋公主出嫁,国家会给分房子,也就是公主府,其实不存在什么驸马府,之所以有时候这么称呼,是给驸马留面子。毕竟大隋的驸马,都不是一般人,不是宋明清的驸马能比的。在当下,公主出嫁之前,朝廷会修建公主府,但是很多时候,公主其实会住进驸马家里,要是不乐意跟公公婆婆一起住,可以搬回公主府。这座府邸,驸马本身没有继承权,子女才有。驸马是依附公主的臣子,有些朝代,需要公主召见,驸马才能侍寝。但大隋不是,就是很正常的夫妻关系。静女笑道:“我听阿娘说,国家没钱给二哥修宅子,是不是这样啊?”“怎么会呢?国家不缺钱,更不会缺你二哥一座宅子的钱,咱们今年就给瑾儿修宅子,”杨铭笑道。一旁的裴淑英道:“我没有给你添麻烦吧?”杨铭抬头看向妻子,柔声道:“丈夫本来就是为妻子解决麻烦的,这不是你操心的事情。”说罢,杨铭起身过去,直接当着子女的面将裴淑英抱了起来,亲在对方的嘴唇上。独孤凤儿顿时一愣,一脸无语道:“你能不能避着点孩子?”说罢,她朝杨瑾等人道:“都转过身去,不准看。”杨铭哈哈一笑,抱着裴淑英转了几个圈,望着一脸羞红的妻子,温柔道:“我为什么要避开呢?我就是让他们都知道,我与阿云夫妻情深,至死不渝。”裴淑英嘴巴一噘,更加用力的抱紧杨铭。女儿杨翼轸,眼神直勾勾的望着自己的爹娘。第621章 还轮不到你十月初,长安县造纸场第一批纸出来了,上等纸一七百番,中等纸三千八百番,下等纸八千四百番。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钱。一般情况下,上等纸归入皇帝内库,用来皇帝私用以及赏赐大臣,还会拨出一部分由皇家纸坊出售,中等纸归入国库,是各部衙门的行政纸张,也会有一部分与下等纸一样,由太府寺售卖,流入民间。洛阳的两个造纸场也即将技改完成,年底之前会交付几批。“不错,眼下是十月,那么年底之前,长安县的造纸场,还能出多少?”杨铭在朝会上问道。太府寺元寿心情大好,骄傲道:“按照殿下的法子,以竹子做为原料,那么年底之前各类纸张,还能出三万余番。”中国是不缺竹子的,二十七个省份都有,关中也有,资源丰富。而竹子的成本又低,用来造纸的话,也会降低纸张的价格。杨铭道:“定价了吗?”“还没有,”元寿笑道:“成本大大降低,是继续保持原价,还是适当降价,得殿下拿主意。”杨铭点了点头,看向众臣道:“你们觉得呢?”“不宜降价,”杨约皱眉道:“眼下国库需要钱,按原价出售,可以很快的补盈国库,降价的话,会少很多钱。”宇文述也附和道:“纸是从来不愁卖的,三等纸一旦开售,瞬间便会售罄,尤其是上等纸和中等纸,皆为贵族所购,他们不在意价格。”云定兴道:“物以稀为贵,可是按照现在的产量,纸会大量进入市场,货物多了,早晚是要降价的,不然滞卖的现象,时间久了肯定会出现。”杨恭仁道:“那就降低下等粗纸的价格,上等白纸中等黄纸,价格不变。”“其实没有那么麻烦,”杨约笑道:“粗纸最不好卖,皆因其购买群体大多为平民,如果由太常寺太卜署,改一改丧葬礼仪,建议民间丧事祭品所用的黄纸白钱,加一点数量,就好卖了。”杨铭哈哈一笑,指着杨约道:“杨公真是好心计啊。”这不就好比牙膏不好卖,把牙膏口扩大两毫米吗?太常少卿韦霁点头道:“这个法子可行,关中地区流行烧二十四张黄纸和四十二枚白钱,数量是可以提一提的,烧的越多,先人们在下面的日子也更好过,更能福荫子孙。”“法子是好法子,但不能太常寺去办,”卢楚笑道:“最好还是玄都观,由道门传播比较合适。”杨铭哭笑不得的摆了摆手,笑道:“好了好了,你们也别出这些馊主意了,不就是降价吗?细水长流才是生财之道,是吧云少卿?”众人哄然大笑。云定兴赶忙道:“太子智慧,就是这个道理,粗纸还是得降价,眼下是五十钱一张,臣以为降为三十五钱,最合适。”“如果改为三十五钱,利润是多少呢?”杨铭问道。元寿道:“大约二十五钱。”“还是太多啊,也就说,粗纸的成本也就十个钱,”杨铭道:“那就改为二十钱,能赚一倍就可以了。”在大隋,民间商人本小利微,赚不了多少,但是朝廷不是,因为朝廷干的都是垄断行业,有定价权。说罢,杨铭突然道:“那上等白纸的利润又是多少?”元寿道:“按照当前市价三百钱一张计算,成本大约在六十钱至八十钱左右。”一张白纸,能赚二百二十钱。杨铭大喜,道:“那就这么定了,粗纸降价,白纸黄纸不变,将来若是不好卖了,再适当降低价格,眼下国有所急,这批纸全都卖出去,等到年底的纸出来,再补上陛下的内库和国库。”中等黄纸,可不是纯黄纸,人家是稍微有点泛黄的白纸,下等粗纸也没有那么黄。不过这三等纸放的时间长了,都会泛黄,因其品质泛黄程度也都不一样。民部崔仲方点头道:“这批纸售出,钱是拨给江都疏浚运河,还是……”“先发军饷,”杨铭道:“这个没得谈。”宇文述赶忙点头:“军饷确实是当务之急,这钱绝对不能用在其它地方。”“先算算大概有多钱,”杨约道。崔仲方赶忙吩咐民部官吏,开始打算盘计算。“总计十万零五千贯,”民部官吏不大一会就算出来了。杨铭皱眉道:“太少了。”“不少了,”杨约赶忙道:“这只是第一批,年底之前还有两批,粗略一算,长安县造纸场每年可盈利近一百万贯,比从前不知强了多少。”一百万,修个魏王府就没了,还是走私赚钱啊,看人家宇文化及这几年赚了多少。其实不是所有的亲王府,都是按照一百万的标准来修,有超标的,比如以前的秦王杨俊,也有远低于这个标准的,主要看你这个亲王,跟皇帝什么关系。亲孙子规格就高,亲儿子更高。杨铭问道:“洛阳的两个造纸场,什么时候能出纸?”“年底就能出,而且那边的造纸场,规模更大,全国各地的纸场也进入技改了,”元寿赶忙道:“等到所有的造纸场技改之后,每年大约能为国库贡献近千万贯之巨。”众臣闻言,神情大振,纷纷赞颂太子。钱,肯定是越多越好,但杨铭真正在意的,是纸张在民间开始传播。杨铭沉吟片刻,道:“十万贯,杯水车薪,司农寺的木棉要加快种植,明年我就要见到棉布,怎么织,你们自己想办法。”崔枢赶忙道:“今年已经在河北山东沿黄河河畔大量种植,产量还不错,太府寺司染署已经拿到了第一批木棉,正在探究如何织布。”“留种了没有?”杨铭问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