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家父隋炀帝 > 第653页

第653页(1 / 1)

('

更多的,是孤独感。

他不会觉得杨茵绛她们对自己隐瞒,是多大的过错,毕竟旨意是杨广下的,身为儿媳妇,她们不敢违背。

理解归理解,但是这种众人皆知,独我蒙蔽的感觉,很不好。

自己身处高位,最怕的就是不知情。

正如皇帝最忌讳的,就是下面的人瞒着他。

杨铭坐在回府的马车上,心绪起伏,老二啊老二,我竟然不知道,你还干过这样的混账事?

杨铭清楚,老二这是报复自己当初袭杀乔令则,放走燕小棠的事情。

陈淑仪在杨铭心里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最早跟了她的,虽然名分有点晚,但是他们俩的相处时间最长。

“定方,”杨铭在车厢内喊话道。

驾车的苏烈赶忙勒马:“殿下有什么吩咐?”

“最近多派一点人手出去,盯着点齐王府,只要见到他的那个妾妃崔令姿出来,就给我请回东宫,”杨铭淡淡道。

苏烈一愣:“请?”

“就是带回东宫的意思,不论你用什么办法,”杨铭道。

风险有点大啊,这不是绑架亲王女眷吗?不过苏烈还是点头道:

“殿下放心,卑职会办妥的。”

而杨铭自己,不会回宫,不过他会派人跟杨茵绛打个招呼,崔令姿一旦进宫,就想办法扣下,不要让她走。

陈淑仪当年就是秦王妾妃,你绑我的妾妃,我绑你的,我还吃亏呢,老子没了一个孩子。

接下来的日子,苏烈在齐王府外围盯了两天,没看到崔令姿出门,在附近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人家这位妾妃,轻易不出门,那咋办?

想办法请出来。

东宫有姓崔的,典书坊宣令舍人崔处仁,还是崔令姿的亲堂哥。

苏烈让崔处仁出面,就说太子妃有请,别说是崔令姿了,就算杨暕的正妻宇文赫敏,也不敢违背杨茵绛。

于是乎,崔令姿就这么被忽悠着进了东宫。

“母后的千秋节就快要到了,咱们做儿媳妇的,自然要准备礼物,”杨茵绛带着崔令姿来到东宫的一座绣楼,道:

“我欲亲手缝制一件礼服,于千秋节进献母后,我一个人干不来,还需令姿帮忙才好。”

崔令姿愣道:“我并不懂绣工啊?”

再说了,你为什么不找宇文赫敏、元阿七、柳金枝她们,偏偏找我?

大家族出身的女子,基本不学这玩意,因为这是伺候人的,宋朝以后,绣工好像已经成了女人必须要学会的技能,但是在大隋,门阀世家实力过于庞大,人家族内的女子,不需要学这个。

学什么呢?相夫教子即可。

“我也不懂啊,慢慢学吧,只有咱们亲手缝制的,才显孝心嘛,那些金银俗物,母后不稀罕的,”杨茵绛不给对方拒绝的机会,直接召来两名绣娘:

“你们负责教导齐王妾妃,务必仔细,教不会,拿你们是问。”

两名绣娘赶忙应声。

杨茵绛转向崔令姿:“我还有事情,你先学着吧,二哥那边,我会派人打个招呼,安心留在东宫。”

崔令姿一脸疑惑的点了点头。

你不是说跟我一起绣吗?你怎么跑了啊?

也罢,反正是给母后的千秋献礼,将来礼服献上去了,母后也能知道我的一片孝心,对丈夫有好处。

想通这些,崔令姿也就安心的留下了。

杨茵绛离开绣楼之后,面色凝重的前往宜秋宫。

“把孩子带下去,我有话跟你说。”

陈淑仪发觉杨茵绛脸色怪异,正在逗弄孩子的她,让乳母把孩子给领走了,随后泡了一壶茶,道:

“怎么了?看你好像有心事的样子。”

杨茵绛叹息道:“我觉得有点不对劲,殿下好端端的让我将老二的妾妃扣在东宫,你觉得是为什么?”

原本正在沏茶的陈淑仪,双手一抖,顿时愣住了。

她当初就是因为隐瞒此事,才被皇帝封为秦王妾妃做为补偿,所以她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事情不对劲了。

因为近几年,杨铭和老二之间,没有任何直接冲突,突然扣下人家的妾妃,很难让她不乱想。

“你的意思是,他很可能知道那件事了?”陈淑仪赶忙走过来,小声道。

杨茵绛点了点头:“殿下处事谨慎,绝不会无缘无故这么做的,就算与老二有矛盾,也不会对女人下手,这次明摆着针对崔令姿,恐怕是事情泄露了,如果事泄,陛下第一个问罪的就是我,下一个就是你。”

因为当初,杨茵绛是不想瞒着这件事的,陈淑仪做为受害者,肯定也不想。

但是当时杨广夫妇、杨昭、杨丽华是立场一致的,这件事必须瞒,因为泄露出去,丢的是他们老杨家的脸,而且容易造成老三和老二翻脸内杠。

杨广一共就三个嫡子,两个翻脸,当爹妈的,肯定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

所以才有后来的杨丽华和修容夫人陈霂相继劝说,才将事情压下来。

裴淑英是完全不知道的,因为当时陈淑英前脚进京,她后脚离京,正好错过了。

“知道就知道吧,这么多年了,事情也该有个了结了,”陈淑仪咬牙道:“杀子之仇,我一日都不敢忘。”

“糊涂,”杨茵绛道:“这件事不能捅出来,干系太大了,这么多年过去,父皇母后是不会认的,难道你还指望为了你,他们眼睁睁看着两个儿子骨肉相残?你没有这个分量,我也没有。”

陈淑仪顿时痛哭道:“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孙子被害死,无动于衷,他们不在乎,我在乎,那是我的孩子。”

“你别哭了,”杨茵绛赶忙劝说道:“殿下会怎么处理这件事,眼下还不知道,你我千万要稳住,不论殿下怎么问,都不能说,想想你身后的家族,这件事要是公之于众,陛下龙颜大怒,你我的家族都要跟着遭祸。”

“我不管,”陈淑仪道:“等他回来,我就什么都告诉他。”

杨茵绛呆住了,苦求道:“算我求你了,瞒了这么多年了,你就忍住吧,这件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要相信殿下,他会处理好的。”

陈淑仪哇的一声哭出来,扑进杨茵绛怀里。

“放心,殿下会给你做主的,但是咱们不能乱来,以免打乱殿下的安排,”杨茵绛拍着陈淑仪的背,柔声道:“崔令姿这不是已经来了吗?静观其变吧。”

陈淑仪泣不成声,点了点头。

第567章 朝廷的态度

三月十五,杨铭参加朝会。

有太子的朝会和没太子的朝会,区别在于群臣忌惮的人从一个,变成了两个。

宇文化及是昨天封的爵,本来他的伤势还没有好,但是杨广不能等了,一旦等到自己儿子参加朝会,给宇文化及封爵的事情,就会出岔子,所以杨广干脆也不见人了,一道旨意颁出去,直接给还躺在家里的宇文化及封了爵,一个县公。

二十鞭子,杨约痊愈得两个月,屈突通挨鞭子也有半个月了,他都没好,宇文化及更好不了。

今天的朝会上,议的是两件事,一件事是张须陀要离京了,皇帝拨给山东的六百万石粮食,怎么分配,需要理清楚,二就是岭南了。

本来冯、宁二人进京,已经做好了跟皇帝谈判的准备,毕竟高句丽已经完蛋了,朝廷现在完全可以抽出功夫对付他们,所以岭南的问题所有人都清楚,是要解决的。

但是他们俩跟皇帝的第一次会面,就被镇住了,杨广虽然一句威胁的话都没有,但是态度非常强硬,岭南必须改制。

人家可没有说你们不改会怎么样,因为你们可以猜到会怎么样。

当今皇帝,独断专行,做什么事情是不顾及国力和民力的,人家敢征调百万大军打高句丽,为什么不敢打岭南呢?

今天朝会的两件事,都是重头戏。

“六百万石粮食,还是赈灾粮,但是不能赈出去,只能借,”裴矩道:“以受灾百姓户数计算,每户借粮十石至二十石不等,为期五年归还,情况严重的,可以适当放宽期限。”

拨粮的事情,是归民部管,而裴矩的右仆射,就是管着民部、刑部、工部。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