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罢,朱龙升手持长矛,敲击在盾牌上:“你们的儿子会不会像你们这么窝囊,就看今遭,给我擂鼓助威!”他这番话,也就忽悠一下底层出身的卫士,但凡来自大家族的,他就忽悠不了,我父母妻儿过的很好,而我也不想死。大隋军府,头头们,多是有背景出身的,人家朱龙升,这是史万岁的老部下。游动在外围的高句丽大军,已经开始结阵,四面八方风雨不透,单从场面看,毫无突围可能。这一次花这么大的代价包围这一支孤军,乙支文德自然有目的的,就为了隋军身上的那些神兵利器。辽东吃亏就吃亏在这里,我既然造不出来,那我就抢。所以乙支文德从辽东城失陷之后,就打定主意,绝对不与敌军主力接战,而是要分而蚕食,积聚力量。敌军大阵步骑结合,已经朝着朱龙升这边过来了,四面受敌,哪边被冲击都救不了,只能是靠豁出去玩命干。但是朱龙升肯玩命,有人不肯。一个叫韦冒的旅帅,携本部从东翼开始突围了。他这一突围,阵型就乱了,其他人也都跟着往他这个方向突围。朱龙升神色大变:“狗日的,老子待你不薄,安敢害我将士?”他带着身边亲卫,一路追砍,杀了好几个将官,想要压住这股势头,但是没有用,溃势已成。说到底,还是朱龙升压不住这帮人,要是换成史万岁,你看他们谁敢跑。眼见败局已定,朱龙升无奈叹息,朝着身边的亲随道:“咱们就算这么回去,也没脸见史将军了,你我都是太平公(史万岁)一手带出来的,死也要死出个样子来。”说罢,朱龙升以本部七百人列阵,一声暴喝,主动朝着敌军冲杀过去。也就是这个时候,熟悉的鼓、铙、笳、角之声,从正北和东北两个方向传来。阳光下,银亮的甲胄泛着森寒的冷光,尖锐的马槊执握于骑士之手,两支大隋全甲重骑,分从两个方向,如同天神下凡,开始破阵。苏烈在南下的半道上,撞上了杨元庆率领的一千重骑,两军会合之后,直扑爱河。李靖也是收到军情,所以派杨元庆来救,这小子一点不觉得自己人手过少,他反而觉得,以少击多,为上阵,老子就是要赚最大的军功。重骑冲阵,是不能停的,要一直的跑,跑到哪杀到哪。两股骑兵彪悍至极,几乎就是瞬间击穿了高句丽外围防线,如两条长蛇般四下游走,高句丽的步骑全都挡不住。乙支文德这个人,是极为谨慎的,心知获取最大战果的机会已经消失,而他料定敌军重骑至此,主力必然会攻打乌骨和凤凰山。于是他下令撤军。来的稳,撤的也稳。苏烈没有追,但是杨元庆带着一千人去追了,而且战绩彪炳。朱龙升这边大难不死,第一时间带人去追韦冒,他必须亲自手刃这个王八蛋,否则咽不下这口气。韦冒带着的这拨人心里都清楚,临阵抗命,神仙难救,所以发了疯的四下逃窜。扎堆跑,容易被追上,胡乱跑,也许还有一线生机。“苏将军,押官韦冒抗命叛逃,请擒拿之,”朱龙升朝着远处回返的苏烈喊话道。他靠两条腿追不上韦冒,只能求助苏烈。苏烈脸色阴寒,率部追击,整整两个时辰,才将四百多叛逃的卫士驱赶在一处,这些人心知逃不掉了,纷纷扔掉兵器投降。韦冒被押至朱龙升面前,望着一脸凶狠之色的上司,韦冒赶忙道:“我乃逍遥公房,父有功勋,可以抵罪。”“什么罪也抵不了临战脱逃,”朱龙升手起刀落,将韦冒斩杀当场。接着,朱龙升看向苏烈:“这些人都是跟着我从关中出来的袍泽兄弟,如今皆为死罪,但我希望能给他们留个囫囵尸首。”苏烈冷冷道:“将这些人押送至麦总管军帐,听候发落。”朱龙升点了点头。他这次出来,四千人先是跟敌军重骑干了一场,紧接着又被敌军主力包围,加上叛逃者,现在只剩下了六百多人,已经无力再去攻码头。在苏烈的护送下,朱龙升率残部南返。而杨元庆也收兵了,一千重骑在一万多的敌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斩敌三百余,战功彪炳。他派一骑跟苏烈打了一声招呼后,便率本部返回了李靖身边。正往乌骨退兵的乙支文德,收到了敌军攻打凤凰山城的消息。“一万人打凤凰山,这是佯攻,不要理他,麦铁杖若不集中主力,根本打不了凤凰山,眼下这一支隋军步兵军团,已经被咱们打残了,这是很好的战果,敌军有兵甲之利,我应徐徐图之,逐渐消耗,方为上策。”乌骨城大摸达羽默居道:“码头那边,真的不用驻兵吗?”“不用,有几百个留守的兵士即可,只要见到隋军大部,就放火把船都烧了,我看他们怎么过鸭渌水。”羽默居皱眉道:“这样一来,我们也没有退路了。”乙支文德笑道:“没有退路,方存死战之志,人人思退,还怎么打?乌骨已经是长安城(平壤)北面最后一座坚城了,这里就算丢,也是满城皆死,才能丢。”羽默居内心叹息,跟上这么个统帅也是倒了血霉,不给自己留后路啊?乌骨就算丢了,背后不是还有萨水呢吗?王城的主力可都在那呢。第514章 野心大隋对待叛逃的士兵,只有一条路,就是个死,而且还会连累家人被剥夺田亩,甚至直接贬为奴籍。你不用重典不行啊,不然约束不了这些兵。关中子弟的整体素质,实际上是最强的,但是得看谁来带,不是有句话叫做,将熊熊一窝吗?朱龙升麾下这四千人,出自左屯卫,这座军府从早期建立,一直就是一个人说了算,史万岁。所以当那四百名不遵将令,叛逃突围的卫士被送到麦铁杖的面前时,史万宝开口求情了。“这里面很多都是我的老部下,而他们其实也算不上叛逃,只是不听将令,自作主张突围,眼下我部损失惨重,留着他们吧?”麦铁杖顿时皱眉:“军法无情,我不能徇私,朱龙升太仁义了,不宜领军,这些人我不但要杀,还要上报兵部,给予其家人重处,以儆效尤。”史万宝顿时脸色阴沉,看向苏烈,希望对方能帮着求求情。苏烈是麦铁杖的把兄弟,说话还是很管用的,但是这个忙,苏烈不会帮,因为他觉得非常丢人。“左屯卫自鲁国公卸任伊始,其实一直就是太子照拂着,太平公(史怀义)若是知道他麾下部将叛逃,该有多寒心,太子会有多震怒?”苏烈沉声道:“远征以来第一桩抗命叛逃,就发生在咱们这里,若不重惩,惩,难以交代。”他们这番商议,是背着慰抚使高以贤的,但是高以贤眼下已经闻讯赶来,掀帐进来之后,立时皱眉道:“外面跪着的这些人,是叛兵?”史万宝内心叹息一声,没有吭气。麦铁杖道:“正要找使君说话,他们违抗将令,擅自突围,应该怎么处置,使君拿个主意吧。”他其实已经把罪名说的很轻了,抗命和叛逃,这是两码事。高以贤冷哼一声:“不遵将令,就是反叛,派人押送至辽东,由陛下定夺吧。”要么说人家能做慰抚使呢,这绝对是一个聪明人,人家等于是监军,但是他还需要维系各将领之间的微妙关系。外面的叛军,是史万宝的人,麦铁杖如果下决定,会得罪人,毕竟史万宝是太子的人。所以高以贤主动担当起来,直接将皇帝给牵扯进来,让最高决策者来决定,怎么处置。杨广一开始就吩咐了: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勿得专擅,朱龙升这档子事,其实可禀报,可不禀报。这个得看高以贤,人家说得禀报,就得禀报。史万宝冷哼一声,不满情绪顺利从麦铁杖身上,转移到了高以贤身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