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谨点了点头:“陛下定的,是五月五拿下辽东,而来护儿,也会在这个时间内出兵,打完辽东,才是真正艰难的开始,两军合兵的时间,不容有失啊。”段文振冷哼一声:“宇文化及真是一个蠢货!”……李靖在得知化及防线崩溃的第一时间,就安排薛祚北上,同时向民部请调粮草,拨给了屯兵于南边的辛世雄部。辛世雄早期开拔的时候,只带了半月的随军粮草,但是宇文化及这么一漏,吐万绪攻打辽东城的时间就被拖延,所以李靖必须尽早将粮草给辛世雄送过去。他现在还不能离开三佛寨,需要等到吐万绪发起总攻。辛世雄的任务,是主攻辽东城以南的岫岩娘娘城、安市城、浮屠城、得胜城,但是现在,他的身边多了史详部。吐万绪也是为了争一口气,因为当初李靖担心他们攻打辽东城不顺利,所以才部署辛世雄南下,但是吐万绪认为,我会很顺利,不用你帮忙,所以他把史详部的两万人,调到了南边。史详早就跟四座山城的人干上了,不过他不像韦云起那样放火烧山,而是不惜代价的猛攻,毕竟这四座山城的兵力,跟五女山那边没法比,这里的敌军还不到六千人。但是史详前期打的也不顺利,人家居高临下,往下面扔滚石滚木,属实让他吃了不少亏,但是随着山城内的滚木滚石耗尽,接下来就很顺畅了。四城被顺利拿下,史详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没丢人,否则就会被李靖的西路军看笑话。他的任务就是跟着吐万绪打辽东,所以拿下四城之后,史详俘虏了六千余人的平民,押送着往辽东方向去了,而辛世雄负责留下接收四城。韦云起这边,是最惨的,两万人伤亡一半,已经有溃败之象,毕竟他是跟高建武的主力干上了。当然了,高建武这边也不好过,他们急于逃离山火区域,完全是玩命的突围,以至于连破韦云起布下的好几道关卡,但自身的损耗也是颇为惨重。无奈之下,韦云起只能下令撤军,再不撤,剩下的一万人他就控制不住了,到时候全是逃兵,那就等于全军覆没,他是要被砍头的。吐万绪得知辽东主力在韦云起方向之后,也是陷入犹豫。到底是去打高建武,还是继续围辽东,他一时间也不敢拿主意,毕竟陛下已经把期限给他定死了。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得请示皇帝了。于是一封军报被紧急送往后方,是打高建武,还是打辽东,皇帝你说了算。苏威道:“辽东乃孤城,若破高建武主力,则辽东自溃,臣以为,应令吐万绪立即整军,与史详部、韦云起部,合围高建武,一举破之。”杨约皱眉道:“卫玄部眼下正在渡河,这个时候你将吐万绪调走,若辽东城内的敌军倾巢而出,怎么抵挡?”苏威立即道:“机不可失,我军辽东防线在三佛寨,李靖部眼下就在那里,若是辽东敌军出城,令李靖御之,务必给吐万绪争取时间。”杨约摇头道:“李靖是西路军,主开辟南下之路,在辽东要是打残了,我主力如何南下?”“战事变幻无常,我等要因地制宜,”牛弘也道:“李靖损失多少,后面给他补多少,但是这一次,关键在高建武,若击溃此人主力,于我大大有利。”两种意见,各有各的道理,不要以为人家杨约不知兵,人家于兵法一道,比苏威牛弘厉害多了。他觉得,高建武在外,完全可以抵御之,以给主力争取攻城时间,无需大费周章誓要斩杀敌军主将,这玩意听起来挺涨士气,但是实际作用不大。就算击溃高建武,辽东城你还得打,费那事干什么?人家高建武为什么在外面,不就是为了袭扰你攻城主力吗?只要明白高建武的目的,其实很好下决策的。可惜,杨广选择听取苏威牛弘的意见,准确来说,这本来也是杨广的打算。斩杀敌军主将,面上有光。于是在众臣争吵半天后,杨广道:“着令李靖部署防线,吐万绪集中主力,剿灭高建武。”杨约内心叹息一声,无可奈何,贪小利而失其大利也。第506章 攻克辽东韦云起麾下的两万人,这是边军,边军,是很能打的,他跟高建武刚一接触,就被击溃,已经足以说明高建武部的战斗力。辽东城以东的八座山城,韦云起烧了三座,剩下的六座总计一万六千人,已经往五女山这边过来了。高建武做为西部大人,老巢就是辽东城,这里要是丢了,他这个西部大人就成了空架子。所以高建武的整个防御部署,核心只有一条:辽东城不能丢。因为那里囤积着可以维持半年的粮食,只要辽东城能扛到八月份,隋军自退。“岫岩娘娘城、安市城、浮屠城、得胜城被史详攻破,眼下却是被辛世雄接手,这两路隋军,分属不同将领节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参佐克图录道。参佐可以理解为长史,也就是军中参谋,克图录姓克,这个姓氏来自于高句丽王朝的第一任国主高朱蒙的赐姓。高建武骑在马上,笑道:“杨广已经将二十四路总管名单和行军路线,昭示天下,辛世雄是东暆道总管,可见是打卑奢的,麦铁杖是襄平道总管,这是打乌骨,这两路归李靖节制,这三个眼下已经冒头了,可见他们的任务,是南下,史详打完四城往辽东撤走,可见是属于攻打辽东的隋军,这两部,一方有宝甲神兵,一方没有,当然是挑没有的打。”“难道我们放任辛世雄不管?”克图录道。高建武道:“因为他也不会管咱们,他是要南下的,舍不得跟咱们在辽东消耗,当然,稳妥起见,我们应先行试探,如果辛世雄龟缩不动,我们便集中主力攻打辽东城外的敌军,在此之前,令分干羽浑仇率部袭击史详部,他们押送着我族数千余人,走不快,也走不远。”分干,是军职,类似于将军。高建武是算准了辛世雄和史详不属一部,分工不同,所以打算主干史详,因为史详属于攻城部队。韦云起大败后撤,残部被编入了吐万绪的本部,吐万绪也不好问罪,毕竟韦云起是跟人家的主力干上了,兵力悬殊,又没有地势之利,能抗这么久,算不错了。而史详部迟迟未归,吐万绪已经猜到不妙了。史详回返路线,全是山地,属于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这要是被追上,根本无法列阵,正好皇帝的旨意也送来了,吐万绪来不及犹豫,直接整军南下,去救史详。如果韦云起和史详部全部溃败,他的南面掩护就没有了,到时候只能依赖李靖的辛世雄,可是辛世雄是南下主力策应,你怎么动人家啊?所有的攻城器械,全数往三佛寨方向撤退,李靖大感不妙,你这么一撤,辽东城兴兵来打,我就得扛着。先不说能不能扛得住,我是要南下的啊?吐万绪十五万人,就这么打成了一盘散沙。你不能说他不对,也不能说他对,对对错错很难分辨。吐万绪刚一走,辽东城仲室韦的大军就出动了,追着吐万绪的殿后部队就打,心知早已被扯进来的李靖,狠下决心,令麦铁杖率领一万人,往南布置防线,阻挡辽东出城之敌军回师,而他自己则率领剩下的两万多人外加吐万绪留下的六千攻城部队,攻打辽东城。这叫攻敌之必救。四月十七日,辽东攻防战,正式开打,而位于五女山西北六十里的山地当中,隋军与高句丽总计十几万大军,也展开了正面厮杀。辽东城外,整整八千人的督战队,列阵在后,谁敢溃逃,立斩不赦。李靖坐镇中军,指挥攻城部队列阵进击。四十多架投石车,上百架重弩,八座云梯,全都拉了上去,李靖心知,眼下的辽东城防卫空虚,是最佳的攻城时机,必须倾力去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