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家父隋炀帝 > 第531页

第531页(1 / 1)

('

工艺泄漏,基本上是防不住的,但如果防范得当的话,至少也能维持个一二十年。

毕竟朝廷不可能只在河东推广这一工艺,一旦各地铺开,懂得人越来越多,那么泄露是早晚的事,但是核心机密,必须严防死守。

接下来,苏威站出来奏请道:

“臣以为,此神兵若能提高产量,我隋军将立于不败之地,若以此精炼钢做甲,试问谁可伤我大隋儿郎分毫?太子应该在这方面,再动动心思。”

宇文述脸色难看,心里复杂至极。

杨广点头赞同,看向萧世廉道:“此刀做成,需耗几月光景?”

萧世廉道:“回禀陛下,太子已然新设炼场,如一切顺利,一座高炉所炼之铁水,可铸横刀三百余柄,眼下已造高炉七座,仍在增设当中,其工艺复杂,据太子估算,年底之前,可交付甲胄六千副,各类兵械数万。”

眼下已经是九月了,距离年底也就三个半月,三个半月出六千甲,数万兵器,这简直是骇人听闻。

杨广目瞪口呆。

群臣更是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半晌后,杨广猛地拍桌站起:“告诉太子,朕要更多,关中国库任他调拨,倾关中山西之物力,务必要在年底之前,给朕交付两万甲。”

萧世廉嘴角抽搐,太子没有乱来,你乱来了,这甲胄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你要多少就能有多少?

“卑职遵旨。”

这个时候,宇文述终于表达出自己的疑惑了:

“太子怎么会懂冶炼呢?”

杨约直接嘲讽道:“天子之子,自然是要比凡人懂得更多,你我皆凡人,自然不能窥得其中玄奥。”

你这张臭嘴是真会吹捧啊,宇文述发觉皇帝在听完这句话之后,非常高兴,心知杨约的马屁又拍到位了。

“我只是疑惑,太子是怎么懂得改造炼炉,精炼钢铁的?”宇文述道:

“毕竟太子此番之功劳,前无古人,数百年来无数大匠不能在工艺上有丝毫寸进,太子竟一举功成,学问技艺,总归是学来的,总不会是天生的吧?”

杨约直接道:“龙生龙,凤生凤,我以为,就是天生的,也只有陛下的儿子,才会奇才天纵,你我的儿子,肯定没这个本事。”

你有屁的儿子,你个没鸟货,宇文述无奈的摇了摇头:

“与你争论,实为对牛弹琴。”

杨约丝毫不让道:“彼此彼此。”

这俩人的矛盾,完全就是摆在明面上的,不像裴矩表面笑呵呵,背地里捅刀,杨约现在是脱胎换骨了,不玩阴的了,就当着皇帝的面跟你明着干。

反正皇帝好像还挺喜闻乐见。

杨广当然不会在百官面前,谈及太子是从哪学来的本事,于是直接岔开话题,看向元寿道:

“你也别在洛阳闲着了,去河东给太子帮忙,招募山西工匠于闻喜,增设矿场炼窑,太府寺设置于关中的一应官办窑场,选良才赴闻喜,学习工艺,改造各地官炉,朕要在明年年底之前,我大隋将士人人披甲,以护我儿郎身躯。”

“臣领命!”元寿道。

杨广这番话,放在一个时辰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人人披甲?这比做梦还玄乎。

但是眼下,所有人都觉得,这不是不可能。

杨广也比较保守,目下只打算在关中地区改进工艺,不打算在全国推广,毕竟山东、江南、西南、岭南,还未彻底归心,如此精妙之工艺,不宜传授。

这时候,杨玄感突然站出来道:

“臣听说,闻喜的炼窑是太子私募,眼下朝廷接手,是不是该对太子稍加弥补?”

好家伙,谢谢你啊,裴矩听了这句话,还是比较开心的,因为闻喜的炼窑,他们裴家拿的大头,眼下朝廷兼并,应该得给点补偿吧?

杨广微微一笑,点头道:

“确应如此,就封荥阳王杨瑾,为魏王,以示朕对太子的褒奖。”

入你娘啊,你连你儿子的钱都黑啊?我特么就不该张这个嘴,杨玄感硬着头皮道:

“陛下圣明。”

杨广这一次,可真不是挑拨离间,而是为了给裴家一点甜头,因为他知道是裴家花的大头。

太子的儿子封王,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杨昭的三个儿子,眼下都是亲王,杨铭的儿子将来也都会是,只是分早晚而已。

至于黑儿子的钱,杨广更不至于了,关中国库我都让你动了,要是缺钱,你自己从里面支一点不就好了?

做假账,黑公家的钱,这应该是必备技能吧?自己的儿子肯定懂。

但自己的那个三弟杨俊,他就不懂,连假账都懒得做,明目张胆侵吞国库,这样的傻子,怎么会是朕的弟弟?

第462章 枪九色图

低炉精炼矿石,高炉以焦炭炼铁,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这一个步骤完善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会省事很多。

由于杨铭发明的这种新型材料,易定型,耐高温,坚硬如铁,所以用来做模具台,也是首选。

大隋的兵器,可不只有横刀一种,还有陌刀,装配这两种兵器者,为禁卫,为精锐。

一般的士卒,主要是枪。

就拿苏威眼下接手的右武卫来说,因为杨铭曾经短暂的担任过右武卫大将军,所以对卫府的军械储备,是非常清楚的。

整个右武卫,配备枪一万三千五百条、牛皮盾三千张、弩四千五百张、弓一万二千五百张、各种箭三十万支、横刀五千口、陌刀二千五百口、棓棒二千五百根,凤头斧五百柄,金瓜锤两百副。

从这上面来看,就能看出大隋军队的主战兵器,是什么。

就是枪,无论步骑,主战兵器都是枪。

所以杨铭第一步要改造的,就是大隋的枪。

枪、矟、槊、矛,在大隋,属于一种武器的多种称谓,它们都归类在枪里面。

丈八以上为槊,丈八以下为矛,这两样是骑兵主战兵器。

丈二为枪,是步兵主战兵器。

这三样兵器,区分其品质主要在枪杆,以及枪头是否灌钢,但是眼下,灌钢兵器基本上要在军中普及了,至于枪杆,最好的枪杆是柘木,这就没法普及了,这玩意贵的一批。

那么河东最多的树种是什么呢?松、柏、槐、柳,所以杨铭打算大量砍伐这四类树木,用来做枪杆。

枪杆的耐用坚韧程度,取决于两样东西,鱼鳔胶和桐油,可以加强枪杆的韧性,防止其氧化开裂。

这两样东西,也贵的离谱。

但是有替代品,鱼鳔胶可以用驴皮、马皮、牛皮、猪皮熬制的明胶代替,而桐油可以亚麻籽油、松油、牛脂蜡融合而成的木蜡油代替。

所以炼场还需要设置熬油房和取胶房。

眼下各种兵械的模具台已经在建造当中,其中最复杂就是甲胄了,甲胄是胸甲、背甲经过各种连接件连接而成,工艺非常复杂。

眼下精炼铁水出货量极大,可以提供巨量的配件,所以当下紧缺的,其实是做甲的工匠。

工匠没有,只能培训了,所以炼场还需要新建两座学工房,专门用来培训新的工匠。

杨铭对河东是有感情的,加上避免工艺外泄,所以学徒工,只能来自于河东地区。

你的户籍在河东,你是不能乱跑的,能乱跑的都不是一般人。

得知太子的炼场要招工,各大家族纷纷派人来到闻喜,希望能将家中子弟安排进来。

庶子就是干这个的,你继承不了家业,那就多学点技术,给家族搞钱。

像这些人,杨铭还真得用,毕竟他们读书认字,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远超普通老百姓,但也不能尽用。

所以第一批新学徒两千人,世家出一半,平民出一半,而平民当中,以家中有阵亡亲属、重疾亲属、独子者优先。

短短十余天,来自河东郡十个县的新学徒已经进入汤营乡,由太府寺官员负责培训,毕竟眼下的河东炼场,已经是太府寺下设的最大的一处炼场机构了。

汤营乡通往闻喜县的道路,也在拓宽当中,随着大量人口流入,原先的道路已经是拥挤不堪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