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纲是老业务员,在他的主持下,一切事务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离开承恩殿,杨铭去了宜春宫,因为徐景说,世民元吉他们回来了,李秀宁找杨铭有事。
宜春宫的主位,是裴淑英,然后陈淑仪李秀宁,也都住在这里,只不过在偏殿。
“阿爷给我写信,说是家里藏着一个本族的人,其人工文史,涉猎极广,说是殿下可以一用,”
李秀宁让人将儿子杨琮带了下去,然后从背后抱住杨铭:“不要怪我多管闲事啊,阿爷现在想给你传信,只能通过我。”
正大光明的事,李渊可以给杨铭上奏疏,但是不方便写在奏疏里的,只能是通过家里的人告知李秀宁,再经李秀宁知会杨铭。
杨铭笑道:“为什么要怪你呢?你又没做错什么。”
李秀宁撇嘴道:“太子妃很忌讳这些的,淑英也嘱咐过我,不要过多插手娘家的事情。”
“不妨事的,”杨铭道:“你阿爷要推荐给我的这个人,是不是叫李玄道?”
李秀宁娇躯一震,惊讶道:“你怎么一下子就能猜到?”
你刚才都说了,是“藏”在家里的一个本族人,什么人用得着“藏”字呢?
李玄道为了家族,背刺了杨暕,这样的人,杨铭敢用?
当然敢,我连李世民都敢用,李玄道又算个屁。
不过这种人,得慎用,因为有过不忠的前科,但他的才华,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李玄道,也是历史上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杨铭点头道:“我会安排人让他进宫,世民呢?听说他们回来了?”
李秀宁点了点头:“阿娘正在忙着给玄霸张罗冥婚,世民短期内无法脱身,不过最多也就半个月左右,他让我告诉你一声,半个月后,他一定进宫。”
这特么的,因为这点私事就敢在我这里请假?这小子也太猖狂了。
“玄霸的冥婚跟他有什么关系?让他明天就来,”杨铭沉声道。
李秀宁嘟嘴一笑:“我也觉得他过分了,以后我来收拾他,免得再给你添乱。”
你可真看得起自己……杨铭心道,你连陈淑仪都收拾不了,还想收拾李世民?
别以为你是他亲姐,人家建成还是他亲哥呢?下手的时候眼睛都不眨。
第416章 肝脑涂地
清河郡,可以说是整个河北最重要的一个地方,没错,就因为这里盘踞着“门榜盛于天下,鼎族冠于海内”的清河崔氏。
太守崔仲方,调任民部尚书,那么空下的位置,必须有人接手。
在杨广父子看来,这个人不宜出身关中,要么是山东人,要么是南方人,有没有能力无所谓,只要不是关中人就行。
因为河北眼下,比较排斥关中人。
裴蕴作为巡查使,兼检校清河太守,第一站就是查的清河郡。
检校,就是官员外派某事的时候,临时加任的一个官衔,非正式官员。
比如有检校刑部尚书,说明是下去查案了,检校兵部尚书,那是下去督军了。
裴蕴这个,明摆着就是去查清河崔家的。
所以两个月以来,清河太守这个位置,都没有确定人选,虽然每天的朝会上都有人举荐。
这可是上上郡,清河太守是从三品的大官,谁都希望派本族的人去,毕竟那里有钱。
裴蕴那边还没有消息,但是清河崔氏的家主崔复礼,已经上奏朝廷,说什么体恤朝廷艰难,所以运河工程欠他们崔家的钱,不用还了。
一百七十万贯的账,就这么抹了,毕竟比起他们隐瞒的户籍人口,这都是小钱,孰轻孰重,他们拎得清。
能屈能伸,也是豪门大阀的一大特征,又或是处世哲学。
不用猜,裴蕴现在肯定已经离开清河郡,至于下一站是博陵郡还是涿郡,那就不知道了。
涿郡以前叫幽州,再以前叫范阳郡。
那么眼下,清河太守的位置,就可以定一定了,这个人选,必须老崔家能接受才行。
皇帝也得考虑地方世家的感受。
今天的朝会,崔仲方已经来了,这个人在河北一带可谓呼风唤雨,但是在京师不行,杨玄感都看不起他。
当然了,人家玄感也是很牛逼的。
杨广先是询问了崔仲方,认为派谁去清河郡比较合适,崔仲方直接就推荐了本族的崔弘舟,现任司农寺少卿,崔弘升的五弟。
所以崔弘升肯定会站出来,表示支持。
杨广笑了笑,说是会好好考虑。
在大隋,没有举贤不避亲一说,你不举荐自己人,族内都会戳你的脊梁骨,尤其崔仲方还是家主,他要是举荐外人,族里必然一堆闲话,那些妇人的唾沫星子,都能给他洗个澡。
宇文述直接举荐了自己的儿子宇文化及,杨广呵呵笑了笑,你儿子什么德行,你不知道?
破野头是宇文家的奴婢出身,你也敢去那个地方?
清河崔,是汉室正统,不会接受鲜卑人去他们那里当主官,到了清河郡,甭管你是弘农杨还是京兆韦,你都得给我夹着尾巴尾巴做人。
不听话?有的是办法治你。
从三品的地方官,必然得是得力的,忠诚无虞,还得让人家老崔家能够心安理得的接受,可是眼下想要找出这么一个人,不太容易,
于是杨铭直接举荐了一个让所有人惊掉大牙的人物。
陈淑仪的师兄,萧摩诃的大弟子,谢文。
谢文,出身大名鼎鼎的陈郡谢氏的乌江分支,父亲是南陈的镇北将军,陈亡之后,他们一家和陈叔宝一家被掳至关中。
但是这小子靠着跟萧家的关系,早早的就成了杨广的贴身侍卫,入宫后,先是做皇帝的千牛备身,现在是车骑将军,专门负责杨广寝宫的安保工作。
属于心腹中的心腹,跟麻老六在杨广心里的地位,是一样的。
杨铭举荐这个人,当然也有私心,毕竟人家和陈淑仪关系很铁,还有就是举荐皇帝的绝对亲信,底下人不会反对。
而谢文又是南方人,崔家是可以接受的,况且陈郡谢氏在一百年前,比清河崔还牛逼,都属于华夏正统的汉人门阀势力。
杨广听到儿子念出这个名字,也乐了,笑道:
“谢文不过才二十七岁,就任清河太守,是不是太年轻了点?”
杨铭笑道:“许敬宗十四岁就能进门下省,苏夔十三岁就与观王比射,与众儒论道,可见有才之人,不问年龄。”
一句话,捧了两个人,一个苏威,一个礼部侍郎许善心。
因为杨铭是在夸赞人家的儿子。
谢文有才吗?必须有,别看人家是个武将,人家的出身就已经决定,他是完全具备学识底蕴的。
过了长江四大阀,王、谢、袁、萧,这四家出身的,文化底蕴比起关中只强不弱,因为人家一直自诩为儒家正宗。
主要还是因为晋末时期的衣冠南渡,他们认为儒家真正的精髓,也都跟着去了南方。
裴矩站出来道:“谢文可以一用,年轻人嘛,总是需要磨砺的。”
宇文述这下不好说什么了,总不能头铁跟皇帝去争。
于是杨广点头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就让谢文去吧。”
连跳三级,正六品的禁卫将军,一下子成了从三品的地方太守。
崔仲方心里有点不是个滋味,有种皇帝太过儿戏的感觉,我是从礼部尚书去的清河,这尼玛一个禁卫头子直接就能去了?
地方官如果都是这么任命,天下岂不是要乱套?
他没有杨广父子想的那么深远,他只是个臣,他的心里不是装着整个天下。
屁股决定脑袋,你屁股才多大?人家杨广屁股底下坐着的,是整个大隋。
谢文年轻,自然斗不过老崔家,老崔家也放心这么一个雏鸟来管理清河,因为好对付。
朝会结束之后,杨铭回了东宫,在李秀宁那里见到了李世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