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渊继续道:“重修晋阳宫,是国事,也是政事,绝非陛下私事,臣以为,国库拨出一百万,剩下的交给齐王尽孝心,最为合适。”
“臣附议!”裴矩在最关键的时候站出来道:“国力虽艰,但也不至于拿不出一百万来,齐王一片孝心,至真至诚,陛下绝不能再推却了。”
说着,裴矩跪地道:“请陛下重修晋阳宫。”
好了,这算是进入三推让了。
杨暕宇文述来护儿也跟着跪地,请皇帝下旨。
最后,杨广勉为其难的看向儿子,道:
“念你一片孝心,朕便不再推却,就这么办吧。”
那么钱的问题解决了,就是人的问题了,谁去修最合适?当然是宇文恺。
但是首先,宇文恺真的不愿再四处奔波了,我特么老胳膊老腿,这几年都快废了,而且李渊私底下已经跟他约好,这件差事李渊自己想去做。
于是当皇帝的目光投向他的时候,宇文恺主动道:
“晋阳宫营建一事,臣举荐唐国公为大监。”
杨广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因为晋阳宫的图纸,李渊已经给他看过了,他非常满意,那么最好就是李渊去监工,才能达到他的期望。
但是杨暕不乐意了,我特么出钱,怎么是他修?感情我特么钻进圈套了?李渊老狗这是设计骗我的钱?
于是杨暕站出来道:“臣举荐齐王府长史柳謇之,为宫城大监。”
他不行的,他让陛下看过图纸吗?李渊内心偷笑。
杨广淡淡道:“还是唐国公,朕更放心。”
杨暕嘴角抽搐。
这一次,杨广被李渊给算死了,他回京之后,紧接着就要西巡,那么关中又会空虚,但是关中有秦王坐镇,所以山西晋阳,必须有一个信得过,而且爵位高,可以压制当地的将领坐镇,以防备突厥。
大隋和突厥的关系,不是表面上那种臣属关系,而是互相都在提防着对方。
杨广恨不得把突厥灭了,突厥也恨不得打进大兴,抢钱,抢粮,抢女人。
双方目前,处在一个微妙的和平时期,但是这个和平,随时都可以被打破。
坐镇晋阳,李渊几乎就是最佳选择,自己亲表哥,又是唐国公,跟太原王氏还是姻亲,除了李渊还能有谁?
杨暕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本以为跳过李渊自己独揽这件差事,没想到被这个老王八算计了。
不过还行,损失不大,自己的一片孝心,父皇是看到了。
出了这么大的血,李渊老狗总该把人给交出来了吧?
于是朝会结束之后,杨暕摆出一副笑脸,将李渊拉到一旁,笑道:
“恭喜唐国公了,今晚来本王府上聚一聚?”
“臣今晚还有事情,齐王一番好意,臣心领了,”李渊笑道。
杨暕在对方胳膊上用力一捏,咬牙道:“我有正事跟你说。”
“那就在这说吧,”李渊打定主意,绝对不会再去齐王府,毕竟这小子什么事都能干出来,别到时候去了,被人家殴打一顿。
杨暕冷哼一声,直接拽着李渊就走:“别让我在这跟你翻脸啊。”
第395章 建成的苦衷
杨暕也不是吃素的,他已经打听到李玄道是被李渊给藏起来了,当晚有人在北市见过李玄道,但是事发之后,没人见过他从里面出来。
而那天晚上的北市,是李渊负责的,也只有他有能力将李玄道及亲眷都藏起来。
十来个人呢,别人可没有这个能力。
“钱我也出了,你也捞着好了,人可以给我了吧?”杨暕将李渊拽到皇城的一处犄角旮旯,问道。
李渊一脸疑惑道:“什么人?齐王之言,恕臣听不懂。”
“别特么给我装糊涂,”杨暕嗤笑道:
“明人面前不说暗话,王裕是我杀的,但你儿子出事绝非我的本意,现在老子辛苦筹集了两百多万,给你做了嫁衣,也算是弥补你了,把李玄道交出来,咱俩算是扯平了。”
原本弯着腰的李渊突然站直,沉声道:
“原来玄霸竟是丧于齐王之手?既然如此,齐王这便与我一同面圣,求陛下给个说法。”
说完,李渊反手拉扯杨暕,就要往大殿方向走。
杨暕顿时大怒,甩手一个巴掌扇在李渊脸上:
“你是不是给脸不要脸?你儿子的命值两百万吗?老子钱也出了,你还打算讹我是吧?”
李渊也特么真是一号人物,直接就在皇城撒泼打滚,躺地上开始哭诉起来。
杨暕怕事情闹大,毕竟这还在老爹的眼皮子底下,只能咬牙切齿的朝着李渊踹了一脚,然后加快脚步离开了皇城。
杨暕一走,李渊也不哭了,起身拍拍屁股,若无其事的去了左备身府,准备和接任他的张瑾交接备身府的事务。
太原太守,原本是太子妃的嫡子代王杨侑挂名的,真正办事的是通守于仲文,杨铭安排的,李渊如今接了太守这个位置并领晋阳宫大监。
裴矩现在有心交好李渊,于是举荐了一个副监人选,御史台的裴寂。
裴寂当年,因为举报杨约半路祭拜杨素的事情,吃了大亏,被杨约和玄感在朝堂上打出了血。
后来他也发现,告状这回事,真不是人干的,告这个就得罪那个,不是什么好差事,于是他便托付家主裴矩,能给他找个新差事。
裴矩一直陪在杨广身边,心里又计划着杨铭的事情,哪有功夫给他安排,今天在朝会上,听到有人举荐副监人选,他才想起了裴寂。
裴寂是举孝廉出身,即孝子廉吏,州郡每岁贡一人,进入京师分配任职,差不多类似于后世公务员选调制。
孝子,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这里不是指孝顺的儿子,而是当官的爹死的早,你是处在服丧期,守孝的儿子,这是从汉朝延续下来的一种制度,为了照顾一些大官的后代。
廉吏,就是名声好、有能力的官。
这两项,就是给顶尖关系户准备的,裴矩的爹当过刺史,又死的早,服丧的时候才十四岁,就被举孝廉入仕,在杨坚手下的羽林卫做禁卫。
这个制度,是从官员的后代以及现任官吏当中选取,跟老百姓没有一点关系。
裴矩也是看中了裴寂曾经在并州做过主薄,对当地还算熟悉,所以才想起举荐对方。
他只要一开口,杨广这边就不会反对,这是杨广刻意在提升裴矩在朝堂的地位。
大隋地方行政区域改制之后,并州改成了太原郡,首府还是晋阳。
李渊挨了一个耳光,半边脸都是红的,一直在等他的张瑾见状,疑惑道:
“唐国公这是怎么了?”
李渊微笑摆手道:“摔了一跤,无妨。”
张瑾,是一路跟着杨广起来的,属于绝对的心腹,要不然也不会接手备身府,要知道备身府就是从前的羽林卫。
历史上,张瑾也是隋末选曹七贵之一。
离开皇城的李渊,在外面“偶遇”了裴矩,两人闲聊几句之后,李渊返回了家里。
建成如今已经不用进宫做他的千牛备身了,而是要去洛阳南边的襄城郡做太守,也就是许昌市襄城县一带。
李渊打算先送一送儿子,然后自己再北上赴任。
“阿爷算无遗策,真是厉害,”建成在得知朝会上的情况后,真心诚意的拍他爹马屁。
李渊当然是非常受用,道:“我会派人先一步将玄霸送回京师,由世民和元吉护送回陇西老家,就在祖坟边上找个地方葬了吧。”
父子俩都有职务,安葬李玄霸,他们都不能去,而且按照习俗,李渊更不能去,当爹的不能给儿子送葬。
玄霸才九岁,这算是早夭了,按照习俗,早夭的孩子还不能进祖坟,一般都会找个距离祖坟不远的地方,随便安葬。
李建成叹息一声:“阿娘现在一定很伤心,谁能想到玄霸出来瞧病,竟然回不去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