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家父隋炀帝 > 第345页

第345页(1 / 1)

('

捣乱,其实就是拦路喊冤,给贺若弼喊冤。

眼下的京师,杨铭说了算,所以他们守在朱雀门外,就是等杨铭。

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已经在驱散人群,听劝的早就不闹事了,如今还闹的,都特么是不听劝的。

刑部侍郎卫玄,也是一个狠人,北周时期就忤逆过周宣帝宇文赟,也就是杨丽华的丈夫,入隋后也是干过几件大事,安抚剑南獠人,就是他干的,所以这个人在四川的威望,是很高的。

当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威望太高的时候,就是你该走的时候,于是他被杨坚调回京师,担任卫尉卿,直到现在还兼着。

卫尉寺负责朝廷仪仗及守卫武库,统辖公车、武库、守宫等署。

卫玄亲自带人,在朱雀门外劝返,当唾沫不管用的时候,那就是棍棒伺候。

于是上百名官员,被刑部的人棍棒殴打,场面那叫一个血腥。

受伤的被抬走,自会有人给你医治,至于满地的鲜血,卫玄也紧急张罗人冲洗干净。

当杨铭的车队抵达朱雀门外时,这里像是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卫玄恭立一旁,目送杨铭进宫。

朝会上,杨铭令人宣读了皇帝的圣旨,宇文士及被贬为奴婢,只不过是在许国公府当奴婢。

宇文三狗中的二狗子宇文智及,也在京师,于是杨铭让二狗来领三狗。

宇文智及,就是当年杨铭在春游时,找到门下省黄门侍郎杨达,帮忙保的那个人。

这小子的嗜好就是睡别人的老婆,以至于被发妻长孙氏告发,夫妻反目。

实际上,要是让杨铭在三狗中选一个必死之人,智及无疑排在首位,这个是纯畜生,历史上的弑君,也是他在背后主使的。

宇文智及脸色苍白,一看就是个沉迷酒色的小王八蛋,如今在将作寺做一个七品小吏。

大殿内,兄弟俩一个跪着,一个站着,跪着的那位因为背伤太重,已经快支持不住了。

于是留在京师的右骁卫大将军李浑,帮着说好话道:

“士及有伤在身,不能久跪,殿下还是早早让智及将人领走吧?”

杨铭压根就没搭理他,

李浑为什么要保士及呢?因为李浑的老婆,是宇文述的亲妹妹,宇文兄弟的亲姑妈。

但是李浑和宇文述,并不和睦,历史上,他也是死在宇文述手里,要么说宇文述是个孤臣呢?自己的亲妹夫,都能下得去手。

李浑挺尴尬的,只能是讪讪一笑,低头翻阅几案上的卷宗,直接撒手不管了。

杨铭主持的朝会,大臣们自然都有座位,他又不是皇帝,不能让人家们都站着。

他不开口,宇文兄弟就不能走。

好一会之后,士及终于顶不住了,直接五体投地,趴在了地上,而智及从头到尾都没有给自己的弟弟开口求情。

因为他不想在杨铭面前,低这个头,反正他们家注定了跟秦王府是敌对立场,我犯不着跟你说好话,你还能不让我们走怎么着?

与其他人商讨一番官制改革的政务后,杨铭这才抬头,诧异的看向宇文兄弟:

“你们怎么还不走?怎么?还想吃顿饭再走?”

宇文智及面无表情的朝着杨铭一行礼:

“臣下告退。”

说完,他便搀扶起自己的弟弟,架在肩膀上,离开了万春殿。

杨广临去洛阳之前,又交给杨铭一份差事,准确点说,是一半的差事,因为另外一半,是洛阳那边来做。

那就是官制改革以及地方行政改革。

现如今,大隋有四省,分别是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秘书省,其中的秘书省,一点权力都没有,就是个管理藏书的机构。

但是现在,要多增加一个省,叫做殿内省,辖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基本就是服务皇帝的,这些部门又从门下省划拉出来的,有从太仆寺划拉出来的,总之就是一场重新分配。

殿内省的主官,叫殿内监,由虞世基兼任,这个部门因为主要是服务皇帝,所以其地位权力,还是不如三省。

杨铭这边需要配合的,就是在大兴宫划出几个区域,做为殿内省以后的衙署。

除此之外,还增加了谒者台、司隶台,与御史台并称三台。

谒者台管通报、传达事,司隶台管巡察京畿内外。

谒者大夫,由杨恭仁兼任,司隶大夫,是从地方调回来的前内史侍郎薛道衡担任。

改的最狠的,是爵位和勋位。

大隋爵位分九等:亲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

而杨广这一次,将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全部废除,只留下了六等爵,也可以称之为王、公、候三等爵。

这项改革,等于是以前那些可以吃国家俸禄的伯、子、男三等爵,以后得靠自己养活自己了。

这可是一大批人。

大隋的爵位,很多都承袭于周,周臣,杨坚认,但是杨广可不会认,废除他们的爵位,也是为国家减负。

至于勋位,原先有十一等,但是现在,除了保留上柱国之外,剩下的全部都改为大夫,分别是光禄大夫、左、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光禄、正议大夫、通议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

当下拥有这些勋位的,除了“开府仪同三司”之外,其它保持不变,但是以后也不会再封了。

拥有开府仪同三司勋位的,全部改为正议大夫,因为杨广将开府仪同三司这个勋位,一口气提为了从一品,目下只有两人授封,秦王杨铭和齐王杨暕。

这项改革,改的就是“开府”两字。

开府是什么?可以自置官署,招募幕僚,拥有自己的一套班底,而杨广此举,也是为了削弱这些有功之臣的私人力量。

眼下效果不会明显,但是几十年后,就是一番新气象。

历史上,唐朝在此基础上虽略有修改,但基本上承继了大隋的制度,使得勋位彻底成了散官称号,不得开府,不付实权,多是由品德高的人,闲散有名望的人担任。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总是称之为隋唐时期,而很少称呼大唐时期,因为这两朝太像了,几乎不可能将它们区分开来。

而杨铭要做的,就是大隋永固。

第307章 你祭谁的祖

至于地方行政改革,就复杂了,州、郡、县三级制,改为郡县两级制,那么原先的州应该改为什么郡名,这就需要颇费一番功夫。

也就是说,以后没有州刺史这个职位了,全部是郡太守。

杨铭这些天,一直都在忙碌这些,改制这种东西,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复杂。

随便打个比方,州改郡,那么你原先所有的文书印章那些东西,是不是都要改,衙门整套编制,是不是也得改?事务非常繁琐杂乱。

三级改两级,也是为了皇权集中,便于对地方的管理,而州一级,其实从杨坚时期就一直在刻意淡化其辖区范围,现在已经是水到渠成,不会有任何阻力。

杨广离开洛阳的时候,杨暕留下了,被授予东京守备,两个儿子各管一个,杨广自己潇潇洒洒的下江南了。

通济渠已经开通,杨约因功,被授予右光禄大夫,也就是勋位里面的第四等。

七月十五,是大隋祭祀祖庙的时候,但是杨广去南方潇洒去了,回不来,于是这个任务交给了杨约,由杨约代为祭祀。

实际上七月十五,也是所有大隋百姓祭祖的日子,道家称之为中元节,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

在大隋,它叫七月半祭祖节。

祭祖,那肯定是在大兴,洛阳可祭不了杨家的祖宗。

所以在七月初的时候,杨约回来了,但是在他回来的半路上,办了一件事,被御史台的人告到了杨铭这里。

要么说御史台的人,就是一帮打小报告的,关键杨铭还管不了,因为这帮人是皇帝的探子,没有东厂西厂那么夸张,但性质差不多。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