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家父隋炀帝 > 第224页

第224页(1 / 1)

('

“开皇年间,关中大旱,先皇率关中百姓东出潼关,往洛阳就食,前尘往事历历在目,中原地区乃天下粮仓,陛下定都之举,也是为稳固关中,给京师再设一道东面屏障,越公该能理解陛下一番苦心。”

杨素当然清楚这些,所以他赞成重修洛阳,但是定都,牵连太大了。

既然定都,皇帝自然会过去,虽不会常年待在中原,但势必影响朝堂结构。

比如说,皇帝迁居东都,那么就会从大兴带走一拨官员,留下一拨官员,而留下的这些人,势必会与皇帝的关系越发疏远,从而不被重用。

被带走的,也都是关中人,大家也不愿意离家那么远。

而皇帝住进洛阳之后,势必会再招募一些处理政务的官员,就会导致中原一带,甚至是山东地区的世家借势兴起,威胁到关中门阀。

这是利益之争,谁跟皇帝亲近,谁得好处,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杨素聪明绝顶,仍是没有想到,杨广的本意,就是要逐步改变关中本位的情况,扶植其它地区。

大隋是关中人的,这一思想在杨素这里,是根深蒂固的。

但是他了解杨广,知道杨广认定的事情,别人改变不了。

于是杨素点了点头:“臣赞成定洛阳为东京。”

一把年纪了,犯不着在这么大的事情上和皇帝闹意见,将来怎么样,将来再说吧。

他赞成不赞成,反正作用也不大,因为反对的人太多了。

这时候,杨广将目光投向杨铭,他指望自己这个一向满腹机谋的儿子,或许会有什么惊人之语。

“吾儿可有话说?”

“儿臣赞成以洛阳为东京!”杨铭毫不犹豫说道。

杨广笑道:“讲!”

杨铭深吸一口气,说道:“方才安德王曾言,我大隋王霸之业,成于关中,儿臣深以为然,然我大隋拥九州四海之地,难道坐关中而治天下?”

“李靖所率大军,至今仍在山东绞杀叛军,前方军报,以快马计,最快二十天方才能抵达京师,而我们得到消息的时候,前方形势已变,朝廷应对势必迟缓。”

“古语有云,夫建都者,一,形势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洛阳北靠邙山,南临伊水,西为京师屏障,保障粮食供应,东出可镇抚山东,雄峙江南,以此为东京,大兴当高枕无忧。”

一时间,朝堂鸦雀无声。

之所以没有人站出来反驳杨铭,是因为他们认为,皇帝杨广决心已定,要不然也不会让秦王出面来压制他们。

杨铭在朝堂的作用,就是如此。

而杨广迫切想要让杨铭树立威望,也是这个原因。

杨铭是赞成定洛阳为东京的,现在称东京,五年后会改称东都。

华夏的地理形势,造就了洛阳的先天优势。

洛阳往西,群山连绵,纵横交错,往东,是地势平缓的华北平原。

看过中国山脉地图的就知道,整个华夏,西高东低,就只有四川盆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平的,剩下的地方全是山。

从地图上看,关中与洛阳之间,正好是一段比较平缓的地势,如同被南北山脉夹出来的一条腹地通道。

华夏古代,可没有高铁飞机火车,翻山越岭是很艰难的,谁都喜欢走平路。

山东攻关中,洛阳是必经之地,你绕都绕不开。

定都,有利于提升洛阳的地位,使其战略性拔高到最高档次,以此巩固关中东出通道。

但是历史上,杨广只用了一年,就把洛阳建成了,其形制规模完全仿照大兴,就是面积小了四分之一。

杨铭心里清楚,洛阳定都是跑不了的,他真正担心的是,修建洛阳会死很多人。

历史记载:炀帝兴修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

老爹杨广继位之后,第一项大工程,就要上马了。

第206章 工期一年

今日朝会,颇耗时间,所有官员就在大兴殿简单用了一点午饭,便继续议事,一直持续到傍晚。

很明显,今天不能统一意见,你们就别想下朝回家。

可见杨广做事,实在是雷厉风行。

渐渐的,随着杨素、高颎、杨雄等人的妥协,又有秦王杨铭推波助澜,定都一事,基本算是定下了。

有几个坚决反对的刺头,被拉出殿外暴打了一顿。

杨广脸上也逐渐露出满意的表情。

这就是他和杨坚不同的地方,杨坚很少和群臣对着干,但杨广似乎乐在其中,

只见他缓缓抬手,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内史侍郎薛道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诏书,朗声诵念道:

“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也。民惟国本,本固邦宁,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今所营构,务从节俭,无令雕墙峻宇复起于当今,欲使卑宫菲食将贻于后世。有司明为条格,称朕意焉。”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营东宫诏》。

大概意思是说:皇帝以一人而治天下,并不是天下养着皇帝一个人,老百姓是国之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稳固,老百姓富足了,国家也就富足了,这次修洛阳,务必从俭,不能太奢华,要把节俭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你们当遵从这些,朕才会满意。

漂亮!通篇找不出任何瑕疵。

杨广真要按自己的诏书这么干,千古明君是跑不了的。

但杨铭清楚,事实正好相反,最特么离谱的是,隋朝大运河其中一段的通济渠,历史上几乎和洛阳一起开工。

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一带的老百姓,遭了特么大难了。

两项工程,波及六省之地。

不过开挖通济渠,眼下还没有提上议程。

要修洛阳,首先得绘制图纸,这事还得工部尚书宇文恺来做,他需要实地勘察之后,再开始选址绘图。

杨广特别重视这件事,他竟然也要跟着去考察,名为天子巡游。

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像他这样好动,今年才刚刚继位,就在家憋不住了。

群臣当然还是反对,结局当然还是反对无效。

杨铭觉得,老爹这皇帝当的,是真特娘的硬啊。

……

下朝回家之后,裴淑英端来饭菜,为杨铭揉捏着肩膀,但杨铭除了喝了一些水之外,饭菜一筷子都没动。

实在是没胃口。

孩子的满月礼已经过去半个月,杨茵绛离出月子,也快了。

裴淑英已经盘算着,和杨铭生孩子的事情。

但杨铭现在,真的没有心思可以放在除了洛阳以外的地方。

有史书记载,单单是修洛阳,民夫便死了将近百万之巨,这个有点靠谱。

还有些史书记载,说是修洛阳死了几百万,这是不现实的说法。

《隋书》记载:每月役丁二百万,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

这句话并不是说,每个月都能死一百万,洛阳修建用时十四个月,难道死了一千四百万?整个大隋的总人口才4600万,河南等地哪有这么多劳力。

所以杨铭认为,十四五焉,指的应该是总数,也就是两百万的一半,一百万。

《隋书》是魏征主编的,水分肯定有。

杨铭当然不希望,此番兴建洛阳,和历史记载的那样,死那么多人。

所以,他必须要做些什么。

“裴公一般什么时候就寝?”杨铭问道。

背后的裴淑英缓缓道:“阿爷通常睡得早,一般在戌时(7点到9点)左右。”

杨铭点了点头:“你让徐景去将裴公请来,就说我有些事情想要请教。”

裴淑英点了点头,下去安排去了。

裴矩的府邸,距离王府不远,半个小时就能过来。

两人见面之后,于书房商谈。

“再有几日,陛下就会出巡洛阳,岳丈认为,此番营建新都,何人总领其事?”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