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广对此也不在意,老五什么尿性他清楚,不会斤斤计较。
这时候,杨丽华看向杨广,问道:“阿爷怎么说?这种时候应该让睍地伐和哲谦(杨秀小名)来的。”
杨广点头道:“阿爷答应了,但是只准他俩每日清晨探视。”
“哼!”杨谅又冷哼道:“不会是你在中间搞鬼吧?老大老四是阿娘的亲儿子,凭什么只能早上探视?他们俩又没死。”
“你给我闭嘴!”杨丽华直接训斥道。
老大和老四探视母亲的事情,阿爷一开始就不同意,是自己和杨广软磨硬泡,才换来眼下的结果,这个时候老五胡乱指责,完全就是自找没趣。
杨谅是真心畏惧自己长姐,事实上他们五个兄弟,对长姐都是尊敬有加,因为他们心里明白,长姐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
被杨丽华一声训斥,杨谅也不作声了,而是狠狠的瞪了杨广身旁的杨铭一眼。
他们俩之间因为江陵文家的事情,多少还是有点仇怨的,虽然不多,但嫌隙肯定有。
杨铭看在眼中,毫不客气的说道:“五叔瞪我做什么?”
这句话,瞬间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杨谅身上,
面对众人疑惑的眼神,杨谅只能道:“别乱说,我瞪你做什么?”
“呵呵……”杨铭怪声怪气的呵呵道。
见众人还是一脸疑惑的看着他,杨谅咧嘴道:“你们看我干什么?没瞪就是没瞪,你们也信他鬼话。”
说完,他起身拍拍屁股,干脆去大殿外站着去了。
他的嫡子杨颢,眼下才七岁,被自己的母妃豆卢氏带在身边,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冲着杨铭笑了笑。
杨铭也朝他笑了笑。
至于杨谅的另外一个儿子,宣城王杨煜,并不在这里,因为永安宫,不是庶子可以进来的。
良久后,杨丽华上下打量了一番杨铭,柔声道:
“个子长高很多嘛,都快赶上我了。”
杨铭微笑答道:“姑母美貌,更胜从前,我大隋风华,皆集于姑母一身而已。”
“马屁精!”杨丽华嗔怪的瞪了他一眼,顿时惹得众人一阵发笑。
萦绕在大殿内的悲伤情绪,也缓和了不少。
“好了,”杨广缓缓起身,对自己两个儿子道:“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晚些再过来,暕儿再有两三日便回京了,你俩记得去迎一迎。”
“知道了,”杨昭杨铭赶忙起身,将自己老爹送了出去。
殿外,杨广拍了拍了老五杨谅的肩膀,笑道:“益钱(杨谅小名)进去吧,回来一次不容易,一家人好好聊聊。”
杨谅一个抖肩,甩开杨广的手臂,一声不吭的返回了大殿。
老二如果不是太子,他真不会这样摆脸色,但现在,他心里不服气。
就算老大不当太子,凭什么让老二当?我就比他差了吗?阿爷阿娘终究还是偏心。
他倒也不是真想做太子,只是一向最得父母宠爱,好事却轮不到他,心里有点不平衡。
杨广当然知道他在较什么劲,不以为然的笑了笑,返回东宫处理公务去了。
第二天,独孤伽罗的精神好了不少,可以自己下床走动走动,五个女儿陪在身旁,寸步不离。
大家都很高兴,多日来的阴霾也因独孤伽罗身体好转而消散不少。
杨勇和杨秀兄弟俩得了旨意之后,也赶来探视自己的母亲,两人像是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的跟在独孤伽罗身后。
杨丽华有心想为两个弟弟开脱,结果刚一开口,就被独孤伽罗抬手打断。
眼下这个时候,她也不好再坚持,只能是顺着母亲的心意。
不过在她的频频眼神示意下,杨勇和杨秀倒也表现的乖巧,见到母亲想坐一坐了,就赶忙从宫女手里接过椅子,轻轻放在阿娘身后。
觉得殿内风大,便跑过去亲自扎紧帷幔。
独孤伽罗看在眼中,没有任何表态,反倒是一直在与杨丽华的女儿宇文娥英说话。
一直到晌午,独孤伽罗倦意明显,这才返回寝宫休息。
而杨铭则与大哥杨昭一起出宫,等着老二杨暕返京。
“听说杨素也回来了?”出宫的路上,杨铭好奇道。
此时的杨昭已经胖了不少,肚子明显,点头道:“半个月前回来的,眼下边疆军务,由长孙晟一人主持,步迦主力已被击溃,逃至塞外,长孙晟与染干仍在追击。”
杨铭赞叹道:“越公真乃大将矣。”
杨昭点了点头:“他已封无可封,长子玄感因你举荐,已授柱国之勋,至尊为表嘉奖,封了他的次子玄纵为淮南郡公,授上仪同三司。”
这一点是意料之中,史书上倒是都写明白了。
这时,杨昭突然又道:“你那个独孤凤儿,染了怪病,常常半夜惊厥发疯,许多太医都看过了,却束手无策,祖父怕她惊扰到祖母,便将她迁往你原先住的月华殿。”
“竟有这事?”杨铭愣住了,住在宫里怎么会染上怪病?何况她年龄又不大。
杨昭脸色凝重道:“听说是中了巫蛊之术,祖父已经下令,现在不准任何人前往探视,以免染上不吉,大兴善寺的高僧日夜做法,希望能起到一点作用,唉……此女出了这档子事,阿爷阿娘那里,多半是不想要她了,但眼下祖母病重,又不好开这个口。”
杨铭默不作声,这件事也太蹊跷了……
巫蛊之术?他是不会信这玩意的,有个毛的巫蛊,不过是耸人听闻的邪门歪道罢了,
自己距离成年,也就不足半年时间,独孤凤儿马上就是他的王妃了,怎么偏偏这个时候却出了这档子事?
若说有人捣鬼,这个人又会是谁呢?
杨铭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杨茵绛,一个是裴淑英。
独孤凤儿如果出事,最有可能成为自己王妃的就是这两个了。
虽说同姓不婚,杨茵绛想成为他的正妻,可能性不大,但是人家如果真的改姓,完全是可以通融的。
毕竟他们大杨家和小杨家,按照宗室族谱来看,是一百年前的亲戚,早特么没血缘关系了。
而裴淑英就更稳了,无论任何方面,都完全具备成为郡王妃的资格,甚至可以说,郡王以下,裴淑英都属下嫁。
而大隋门阀,不兴下嫁。
第149章 裴矩嫁妆
返回晋王府之后,杨昭先回去休息去了,这段时间在永安宫确实累的够呛。
他是嫡长孙,几乎是寸步不离的侍奉祖母独孤伽罗。
而杨铭,只是小睡一会后,便去了裴府。
高揽德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他得亲自问问裴矩。
收到消息的裴矩,在门口迎接,亲自将杨铭迎进了书房,在他授意下,女儿裴淑英也一直陪在左右。
两人相对而坐,裴淑英跪坐在一旁煮茶,
打量了一眼书房后,杨铭笑道:
“裴公藏书之巨,实属罕见。”
别人的书房也就两三间屋子,大点的像杨素府上,也就五六间,裴矩的书房,跟特么图书馆似的,浓浓的书卷气息。
裴矩笑了笑:“旧周时,下臣得至尊器重,为丞相府记室,日常事务不敢有丝毫怠慢,古今天下事,至尊每有问及,下臣不敢不知,岁月积累,藏书也就慢慢多了。”
杨铭道:“裴公学涉经史,真乃奇士也。”
“好了好了,你俩还是说正事吧,”裴淑英为两人奉上香茶,笑道:“我回来之后,便曾询问父亲,但是他不肯对我说,非得等到殿下亲自问询才行。”
裴矩笑道:“女子不议大事,我提醒过你很多次了,可惜你总是记不住,想必在荆州时,一定给殿下添麻烦了。”
说完,裴矩微笑着看向杨铭。
你已经把闺女养的足够好了,裴淑英虽然心直口快,但还是懂事知礼的,杨铭摆手道:
“与裴小姐相处,本王颇为受益,裴公有个好女儿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