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家大郎可已成亲?”杨铭像是唠家常一样,随口问道。
杜吒赶忙道:“劳殿下惦记,尚未成亲。”
京兆杜氏出身,杜如晦将来的正妻,必然是豪门大族的出身,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历史上并未记载,杜如晦的妻子出身何门。
杨铭又问:“既已成年,为何不为其择选正室。”
“尚未寻到合适的,”杜吒道。
杨铭打趣笑道:“少年正是英姿勃发之时,火气正盛,既然如此,本王便赏令郎一个妾室。”
杜吒赶忙对其儿子说道:“还不快叩谢殿下恩典。”
杜如晦老老实实谢恩。
杨铭又问:“令郎眼下可有官身?”
“尚未,”杜吒闻言内心大喜,因为他摸出杨铭说话的套路,
问你有没有正室,就赏你一个妾,问你可有官身,大概是要赏官了。
于是他又道:“如能侍奉殿下左右,当是犬子的福气。”
杨铭是谁?太子嫡三子,将来妥妥的亲王,这个时候不巴结,以后还有机会巴结吗?
杨铭点头微笑:“总管府尚有数缺,不妨就让令郎暂时担任户曹,掌荆州民户、祠祀、农桑事。”
杜吒大喜过望,赶忙与儿子一起谢恩。
别看总管府的户曹只是个从七品,权利可不小,因为这个职位的行政范围是整个荆州。
何况还是杨铭身边的近臣,将来前途光明。
杨铭其实也不晓得,眼下的杜如晦能不能干了这个差事,但是冲其青史留名的地位来开,就算短时间适应不了,慢慢也会适应的。
十六岁了,这在大隋不小了,京师那边好多这个年龄就已经袭了爵位了。
李渊十五岁,就给杨坚做了千牛备身。
杨广十九岁,便已经是五十万大军的三军统帅。
当天晚上,杨铭就在郡守府过夜,他打算再去水军驻地瞧一瞧,然后领着杨茵绛到附近游玩一阵。
襄阳这个地方,在整个华夏的历史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美称。
从这里走出来,流传千古的故事数不胜数,如:三顾茅庐、刮骨疗毒。
这里还是《诗经》《楚辞》这两中华文学巨著的发源所在。
神雕侠侣中郭靖守襄阳,守的就是这里,虽是小说读本,但也从侧面反应了襄阳做为汉水第一要地的战略地位。
得襄阳,可雄踞汉水,可见水军放在襄阳,是有其必然道理的。
翌日,杨铭点名杜如晦为向导,带着他们离开县城,前往周边风景名盛之地。
半道上,杨铭特意将杜如晦召入车厢,笑问道:
“成年后,你父杜吒,没有在大兴给你谋个职位吗?”
杜如晦摇了摇头:“回殿下,京中有缺,也是轮不到我的。”
轮不到你,你就跟着李世民去造反吗?杨铭给他画大饼道:
“若有真才实学,本王自不会埋没你。”
杜如晦面露感激:“今后但凭殿下驱使,莫敢不从。”
在他看来,能给杨铭做属官,是极大的跳板,将来必可出人头地。
像他这种饱读圣贤书的,都是这个毛病,志向远大,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且读书人有一点,杨敏比较喜欢,这类人比较忠心。
因为儒家那套“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已经深深的刻进了他们的骨子里。
第136章 智谋第一
在襄阳的这些天,杨铭故意给杜如晦接近自己的机会,凡事都会向其询问,而杜如晦的回答也非常具体详细。
短暂的接触,杨铭大概看出,此人是一个极富主见,做事有一套自己章法的聪明人。
杨铭问他对荆州水军有什么看法,杜如晦看出杨铭有重视水军的意思,于是直接指出,水军这帮人,要么任由他们烂在这里,如果将来要重建水军的话,这帮人必须从头到尾都换掉。
原因是他们这些年来实在是穷疯了,一旦上面拨下养护费用,这些人最懂得从什么地方能把钱抠出来装进自己的口袋。
派人查,一点问题查不出来,派监督,巨大的利益面前,监督也会被收买。
所以杜如晦的意思是,别花这种冤枉钱,水军舰船已经不值得任何投资了。
确实,正常人肯定不会再往这里面扔钱了,但杨铭这种知道历史走向的人,不可能不重视襄阳水军。
隋末的大乱斗,像杜伏威、辅公祏、李子通、朱粲、林士弘、萧铣、沈法兴等孙子,都在长江一带活动,
杨铭如果能拥有一支庞大的舰队盘踞汉水,可随时由江夏入长江,东西通达,进而控制整条长江水路。
但这些,他没办跟杜如晦说。
襄阳水军是肯定要投资的,不过什么时候投资,确实值得商榷。
游玩三天后,杨铭专程路过水军驻地,过门而不入,只是令人偷偷将周仲牟叫来。
路边草坪,在听完周仲牟的汇报之后,杨铭完全认同了杜如晦的说法。
这帮人实在是穷疯了,竟然会扮作水匪劫掠商船,你们到底是兵还是匪?
由此可见,每年拨下来的十一万贯军饷,根本就没有发到实处。
那么,钱被谁拿了?
杜如晦在一旁听着,心里多少有点慌,因为这笔钱是朝廷下拨给总管府,然后总管府再拨给襄州府衙,府衙再拨给骠骑府。
这中间,要走三道程序,父亲做为襄州刺史,是会过一手的,他可千万别贪啊,不要因为这点小钱,让河东王盯上他。
杨铭已经打算返程了,而他也不打算进城询问杜吒,于是便让杜如晦回去收拾行礼的功夫,顺道把他爹也喊来。
杜如晦大为感激,因为他猜到,河东王这是给自己机会和父亲串供,多少有点放他父亲一马的意思。
知父莫若子,杜如晦心里清楚,自己阿爷很大可能,是拿钱了。
刺史府,杜如晦一脸无奈道:“阿爷糊涂啊,这才几个钱?值得你这样雁过拔毛吗?”
杜吒现在也很慌,在厅内走来走去,思索应对之策。
襄阳水军的十一万贯钱,总管府交给他的,其实只有三万贯,而他拿了一万贯,将剩下的两万贯交给了骠骑府,至于骠骑将军蔡莒又扣下多少,他就不知道了。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为父此番若随你出城去见河东王,怕不是没命回来,”
杜吒眼下已经是惊慌失措,没胆子出城了。
杜如晦长叹一声:“没那么严重,我突然想到,河东王故意让我来喊你,多少有点试探咱们家的意思,就看阿爷肯不肯实话实说了,在儿子看来,只要老实交待,这便是忠,河东王也断不会为了一万贯钱为难阿爷。”
其实不是一万贯,是一年一万贯,杜吒任七年刺史,拿了七万贯。
嘴上说怕回不来,其实杜吒心里也清楚,河东王不会要他的命,京兆杜氏怎么说也是关中出身,皇室对关中子弟一向都是比较宽容的。
思来想去,杜吒猛一咬牙:“走,为父随你出城。”
城外官道,襄阳官驿接到命令,带着驿站内六百匹骏马及四辆马车赶至城外,供河东王回程之用,
杨铭这次回去,走陆路,一日半便可返回江陵。
这些车辆马匹到了江陵之后,自会由江陵的官驿送回。
路边空地,听完杜吒的交待后,杨铭点了点了,什么都没有说,便登上马车,
队伍启程动身。
杜如晦赶忙将跪在地上的父亲扶起,小声道:“阿爷回去把,已经没事了。”
杜吒站起来,小声吩咐道:“到了总管府,吾儿切记为阿爷说几句好话,你也要本分做事,你是长子,咱家以后就靠你了。”
“阿爷放心,”杜如晦朝着乃父跪拜道别之后,登上自己马车,跟在了队伍后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