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钟太医紧接道:“心疾难险,葛大人年事已高,一时急怒攻心诱发旧疾,虽暂时无碍,但还需好生服药静养,万不可再动忧动怒。翰林院条件有限,还得早些送葛大人回府才是。”
“这……”柳历新为难道,“我看葛大人这副模样也不便移动,还是暂且留在翰林院吧。至于钟太医,既奉昭明公主谕恩,便也留下看顾一二,如何?”
“柳历新,你什麽意思?”
柳历新看着常善,目中微冷:“诸位大人,该说的不该说的,柳某自认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若按先帝之令,莫说羁押审问,凡过禁书者皆是死罪,在场的大人又有几个能独善其身?如今圣上不在京中,太子殿下仁慈,方将此事暂且按下,诸位大人若再负隅抗命,就休怪柳某不顾同僚之谊!”
一时满室皆寂。
喻良臣抚着方才被火苗燎破的一截衣角,在此时开口:“柳大人也知太子殿下素来仁德,又在文殊阁进学,翰林院的吕大人、内阁的範大人皆是太子之师,而範大人在翰林院时亦拜在院首葛大人席下。太子殿下最是尊师重道,柳大人闹出今日这般情状,当真是太子本意麽?”
柳历新闻言,神色倏然一变。
的确,太子想对付的是曲中温家,兵围翰林虽是必行之举,却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与顾得宜若是本末倒置,太子殿下必然动怒!
可翰林院这帮老学究自视清高油盐不进,眼下已是骑虎难下。
柳历新犹在思量,忽听人前有人轻笑了声,擡目看去却是昭明公主。
容姒面上带笑,眼底却无多少笑意,只轻叹道:“若柳大人执意要将所有经手禁书之人一并带走,只怕本宫也要跟着走一趟了。”
柳、顾二人同时心头一沉:“殿下这是……”
“只因本宫前几日买了些话本子,其中便有这本《仁兄传》。”
容姒望着柳历新,似是无奈:“如此,柳大人是觉着,本宫也有私藏禁书的谋逆之嫌麽?”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请命
今日这事, 他们已然办砸了。
柳历新跪在东宫殿前请命之时,便已做好承受太子雷霆之怒的準备。
然太子一言未发,面上越是波澜不惊, 越叫柳历新心下无底。
“翰林院诸官于孤有师恩这话, 是谁说的?”
“是……那个新晋探花, 翰林院编修喻良臣。”柳历新垂首道。
容夙冷笑一声:“他跟我多久, 你又跟我多久?连他一个小小编修都明白的道理,你身为都察院副都察使,混迹官场多年,竟连这点都看不透麽?”
柳历新汗颜:“殿下……”
“莫要跟孤说你按不住顾得宜!”容夙骤然拂袖,目色含戾,“他一介武人, 瞧不上翰林院那些弱质文官,你却是清楚, 葛重芳虽不受重用, 在翰林苦待十几年都未能踏入内阁,但他带出的人却不乏内阁学士!那些科考出来的寒门子弟,最出色的几个哪个不是先入翰林,哪个未承翰林之恩?”
“寒门文人何其之多, 若当真叫那些人掀起风浪来, 便是父皇也不好收场!柳历新, 你这是要害孤啊。”
“臣不敢!”柳历新叩首道, “臣这就命人送葛大人回府, 好生照看!”
容夙垂眸俯视于他:“柳历新, 你给孤记好了, 之前你没看好手底下的言官,让人上奏参了琅侯爷一本已铸大错, 若这回再不能将功补过,你这个副都察使也就做到头了。”
柳历新浑身一凛,连声称是。告退前,柳历新犹豫几息,还是咬牙道:“殿下,那昭明公主……”
容夙眯了眯眼:“不必管她,先将她一并圈在翰林。她不听话,自有母后来教。”
柳历新心头微寒,圣上还在攸南道,即便收到消息连夜赶回,最快也要明晚才能回宫。翰林院虽是文人之地,却皆为男子,昭明公主若是被禁在其中一个日夜,只怕声名尽毁。
圣上回来知晓,定是要动怒,除非……
是让圣上自己彻底对昭明公主失望。
听太子的意思,显然是有了后手,柳历新不敢再多加揣测,只领命告退。
***
“今日之事多亏了钟太医,不知葛大人如何?”
趁着柳历新不在,容姒与钟太医退到一旁,方才那一出剑拔弩张叫翰林院不少人都身心俱疲,眼下暂时无人注意到他们。
钟太医道:“殿下放心,方才臣之所言略有夸大,不过葛大人也确实不宜忧怒,回府静养方是上策。”
钟太医扫了眼四周,借着宽袍迅速将东西塞给容姒,低声道:“先前殿下所托之事皆在其中,为防他人起疑,臣分多次查证抄录,耽搁了这些时日还望殿下勿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