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这时才开始窃窃私语,谈论起来,这种稀世珍宝,他们竟然能得一见,真是平生一大幸事。
远处,沈公子眼睛看的也是火热无比,目光中隐藏这贪婪。
赵春迎则是,看的嘴唇都咬破了,她不明白,为什么表哥宁可把这种宝物给一个义女,也不给她?明明自己更亲才对。
同时,她又嫉妒的看看主桌,堂姐赵迎芬和东方珏都坐在了主桌,自己却和李玉芷一起坐在了第三桌,真不公平,姑姑真是偏心。
“哼,玉芷,你说,也不知道管家怎么安排的,把我们安排在次席。”
李玉芷怼道:“不安排这一席,安排哪?首脑,都是长辈或者贵客,第二桌也是婶娘长辈们,我们做小辈的能坐在第三席,不是正常吗?”
赵春迎,撇撇嘴,不言语了。
此时,李蘅又掀开第二个盘子。一时间,原本犹如热火燃烧的议论场面,立时像被泼了冰水一般,寂静无声。
第二个盘子中,是一个铜镜。
唐朝时,铜镜做工精良,是后世的传世佳品,一个上好的铜镜,在这个时代价值可观。
但是对于周围这些人却算不得什么,这些富豪乡绅,谁家中还没有一面铜镜啊!
可是,眼前这个铜镜,他们还真是没有。
别说是他们,就是长孙无荩也确定,长孙家没有这样的铜镜。不但长孙无荩确定长孙家没有,郭公公也非常确定,这样的铜镜皇宫里也没有。
首先,这枚铜镜做工,极其精致,镜面四周的花纹,不但繁复细致,而且花纹极其对称。说实话,古达工艺,要想把花纹雕刻的左右全然对称,还是在坚硬的金属之上,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工艺。尤其是铜镜上最细小的花纹,犹如发丝一般细致,也完全左右对称。这是古代工艺达不到!
但这,还不是它最震撼人的。
最震撼人的是,李蘅拿着它四周一照,发射的阳光,犹如明亮的光柱一般从四周直直的扫过,如同传说的照妖宝镜一般。
太亮了,镜子的镜面光滑如水,平的难以想象,所以照出的人影,纤毫必现。而不是像其他的铜镜一样,人影怎么样都会有点微微的扭曲模糊。
太现代化的,水银,白银的镜子,李蘅不敢拿出来,怕影响历史。万一镜子流传后世,考古学家误会了,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