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不难理解,古代没有基本上种植草药的先例,那时候满山都是草药,谁还会种植。何况种植的药性还不如野生的。而且古代粮食都不够吃,人忙不过来种粮都忙不过来,连蔬菜都少种,都是秧子一插,就没人管,任其自生自长,谁还有精力种草药。
而草药不同,在地里自生自长,很难成活。最后,最主要的问题,生产出来没处卖。没有完整的医药产业链,农民种出的草药,自己又不会销售,最后只能烂在地里。种粮食蔬菜,卖不出去好歹还能留下自己吃。草药就不行,卖不出去,全家就要饿死。
所以,古代农民,宁可是辛苦一点,危险一点,去深山采集药材,也不种植。药材的大规模种植,那是近现代才有的事。
李蘅和李玉芷所做的事,可谓是超前世界一千年。但是李蘅有这个底气,先不说他本身就有种植草药的相关知识,道土空间中各种草药的种植技术资料都有。特也有资本建立草药销售体系,最主要的是他有超级营养液,种植的草药比野生的药材药性更好。只要能大规模稳定生产,他不愁销路。
和李玉芷视察了200亩药田之后,李蘅做了简单的规划,初期他并不准备上马很多药材品种。
将两百亩地划分成十个种植区,每个区域二十亩,种植十种药材:人参、当归、茯苓、黄芪、田七、何首乌、五味子、甘草、柴胡、紫苏。
这些草药,有名贵有常有,有多年生的,有一年生的。既可以让种植园,快速见效,又考虑长远发展。另外马头山上,还有金银花、太子参、板蓝根等多种药材可采集。明年李家可以有二十多种药材可经营。
为此,李蘅还在马头山发现的几片太子参的产地,撒了不少种子。并且在山林撒下了人参,茯苓等多种草药种子。然后斥巨资将那一片山头山谷都买了下来。所以说,其实李家不止这200亩地的种植园。加上那座马头山的地,李家的药材种植园面积超过800亩。
这还是李蘅没钱了。李蘅钱赚得快,花钱也不含糊。那花钱的速度让赵氏有点心惊肉跳,前后赚取的近两万两银子,还没捂热乎,就花的不剩几个子了。要不是,平菇生意每隔7-10天,就有一大笔进账,赵氏估计都不敢看着李蘅这么花钱。
但是儿子要干大事业,赵氏支持,自己有不懂的地方也不瞎插手。儿子的变化,让她明白,自己跟不上李蘅的思路,索性放手,让他折腾。她对儿子的支持,就是给他管好后院,管好钱财账目。
“人参喜阴,种植的时候要注意......”
李蘅正在指导李玉芷和农户们,远远的就看见李大虎奔来,高喊着:“少爷!少爷!...”
跑进前来,只见李大虎一脸的喜色,肯定是跑的急了,喘着气,却忍不住激动的喊着:“少爷,快,快,快回家...”
“出什么事了?”
“少爷,出大事了,大喜事!”李大虎高兴的道:“圣,圣旨来了。”
李蘅闻言,淡定一笑:“终于来了吗?传圣旨的人呢?”
“回少爷,在咱家大堂等着少爷呢。”
“好,今天先到这。”李蘅道:“玉芷,跟我回家迎接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