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这话的时候,王立勇的目光,有意无意的瞄向秦纪。
意思很明显,绑匪该不会是秦纪的人吧?又或者秦纪趁大家不注意,又弄出一支神秘军队?
宁翊桐眉头一皱,同样侧头看了过去!
双方军事实力,在宁翊桐概念里是差不多的,互相公开。
可你秦纪若在不公开的前提下藏有私军,就别怪本帝联合背后世家门阀,跟你撕破脸。
秦纪深吸一口气,冷笑。
“别误会,朕怎么可能和歹徒有勾结?至于那伙神秘人,是从皇龙卫抽掉出来的,专门为调查朕遇刺一事。暗中调查,总没任何问题吧?”
这话说的女帝党哑口无言。
宁翊桐却翻了个白眼,“是么?真实身份不表明,容易引起误怕,若是陛下的人,而不表明身份,被皇玄卫给抓起来,可不好交代。”
秦纪咬紧牙关,知道宁翊桐葫芦里卖什么药,深吸好几口气,将这越来越多毒的毒妇暂且当屁放到一旁。
“放心,放心,朕会给他们身份证明。”
锦衣卫当前的身份,是暂时不能用的,先以皇龙卫第一梯队的身份行动。
这件事情解决后,女帝党又开始找事,自从决定要弄死秦纪后,便各种弹劾投靠秦纪的保皇党。
首先,第一个就是户部尚书。
干嘛要弹劾他?理由简单,这老头当任户部尚书几十年,国库却时常空虚,此乃无能。
弹劾的话一说出口,秦纪牙酸。
大夏的这些大臣,没屁点本事,左右拉泡屎太臭,都能怪百姓粮食种的不好。
各种勾结,与民争利,欺负老实人。
户部尚书面对女帝党的你一言我一语指责,头冒冷汗,心虚的看向秦纪。
秦纪当成没看到,让他自已体会。
户部尚书立即明白,战出来拱手。
“启禀陛下、娘娘,并非国库空虚无钱,也并非老臣不管事,实在是不好收税。
大夏整体是富有不假,可富有的并非百姓,都是土绅贵族,世家门阀,这群大老爷们各种土地兼并,百姓能吃得上饱饭就不错了,再去找他们要钱,不是逼他们揭竿起义么?”
之前秦纪他爹为了打仗,加增三响,觉得三响不多,百姓能承受得起。
可是忽略了一点,制度问题!
比如某片区域,登记在册要收多少三响,可是这片区域一百块地,其中九十块是地主的。
过去。地主老爷为了躲避税务,会将房产挂在官员名下。
九十块土地不收税,那该收的税,就从剩下的十块地里面均摊。
毕竟有功名者可不纳税,可怜的都是老百姓,收成好的时候勉强交上,收成不好,吃口粮都奢侈,还要替地主们交那百分之九十的税,不是逼他们造反么?
正因此等制度,户部尚书才说想靠收税是收不满国库的。
他若强行收税,怕是百姓会反。
第286章 好消息
而且,最主要的是,百姓现在的生活才刚刚变好。
春粮种上,人人脸带希望,希望秋收量产。
这时候若去打破百姓的希望,朝廷是想亡?
结果,阁老跳了出来,大吼。
“放屁!大夏在陛下的统治下,越来越富有。
连瓦剌都能打退,百姓欢歌载舞,欢声笑语,脸上喜气洋洋,肯定是有钱,怎么会没有税收。
分明是你玩忽职守,想狡辩。”
这阁老,一看就是猪脑,看到宁拓攻击户部尚书,他觉得自已也该说点什么。
如果不说点什么,就意味他不是女帝党,不忠诚,会为女帝党排斥。
结果这话一说,秦纪麻痹气笑了,顺着他的话往下讲。
“对呀,大夏人人载歌载舞!既然那么欢乐,为何收不上来税?”
文武大臣一阵懵逼。
陛下为何帮皇后说话?
户部尚书擦掉额头冷汗,回道:“陛下,我朝采用的是陪都制!
各地番王成千上百,各种封号,小到一座城池的城主,搞不好就是王爷,所以……”
后头的话没有明说,但意思明显!
至于啥叫陪都?就是迁都后,在新地方建立朝廷,原先的朝廷首都,改叫陪都。
文武大臣在前头地方有自已的地,到了新地方又会有地!
不仅如此,新皇登基后,还会分出去更多。
要知道,皇家子嗣繁荣昌盛,当皇帝的却只有一个,其他的都是王爷,王爷要给封地,每一任天子都是如此,所以导致大夏王爷多如牛毛,从而导致严重的土地兼并后果。
而收税就更麻痹搞笑,有功名的不用收,番王的地收来的税也由番王自行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