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大家觉得他怕死。可现在,陈二桂垂危,他却站出来捍卫权利?
这算是什么事儿?跪舔新高度?
陈二桂看没人找出来,只有齐鸣出来,当即拍板定案。
“行,齐将军,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你是朕川地忠臣良将,朕现在封你为守川将军,世世代代为朕守川。”
“谢陛下。”齐鸣跪下谢恩。
朝堂上不全是猪,也有聪明人,聪明人一下就看出事情不对头,陈二桂给齐鸣带绿帽,而齐鸣不可能这般忠心。
说他胆子小,亲自把妻妾送进宫,为活命,无可厚非。但现在大夏军都杀到川地了,他居然还要给陈二桂送死?
瞬间,聪明的明白齐鸣要当叛徒了。
但最意外的是,看出状况的聪明人,却不站出来劝谏。
没别的原因,只因陈二桂昏庸无道,不得人心。
还有最重要的原因,是除了齐鸣之外,没人愿意出征。
这时候若是有人提出质疑,那么荒唐的陈二桂一定大手一挥,让提出质疑的人带兵上阵。
反正他们都是大臣,给陈二桂当大臣是当大臣,给别人当大臣依旧是当大臣,又有什么关系?
还真别说,有这种思想的人,不是个别,而是大体。
于是,陈二桂下令,让齐鸣带上全部家当,出发.
人刚出发,陈二桂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所以,赶紧派心腹太监当监军。
两方大战,一触即发。
这边的情况,没有瞒过锦衣卫的眼睛,八百里加急送情报回京城!
秦纪那边!
汇报完后,秦纪心不在意的点头。
对他而言,川地根本不是问题,包括燕地,只要搞定秦月娅那臭娘们儿,也不是问题。
真正的心腹大患,是外敌,瓦剌和突厥!
见汇报的锦衣卫还没走,秦纪皱眉,“还有别的情况要汇报么?”
锦衣卫迟疑点头。
“陛下,当前京城的说书人,在大肆宣扬女帝娘娘的人马打仗。”
秦纪嗤之以鼻,正常操作,又开始造势。
宁翊桐就是这种人。
上次秦纪连海攻防战,声望上升到顶尖,她被比下去,这才就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疯狂造势!
“那般拿笔杆子的,吃饱撑的。”
前头有说过,文人阶层几乎被土绅垄断。
文人明白,想入朝为官,就需要有钱人资助。
而世家门阀贵族反感秦纪,所以时不时的会散播些关于秦纪的谣言。
秦纪恍然觉得,或许也是时候把舆论掌握在自已手中了。
于是,他命令王公公,找到“秦纪皇商”的大掌柜,创日报,大夏日报,由“秦纪皇商”赞助。
扶持没有钱、没有靠山的学子,自已编辑快狠准的报道。
报纸分为军事板块、民生板块、点评报道局势。
至于娱乐板块,当前没有明星,只有戏子,秦纪便发展文学,让前开阳书院院长现英雄院院长把关,把觉得好的文章刊登上去,给百姓欣赏。
几乎所有文人一边骂秦纪,一边偷偷买。
至于看不懂字的老百姓,没关系,秦纪特地设置唱报亭,由“秦纪皇商”聘用的读书人负责朗读。
第一期报纸内容,民生板块上大肆宣扬,说秦纪要开始种植土豆、番薯等既好种又量产的粮食。
从明年开始,大夏将再也不会陷入到无粮饿肚子的境地。
同样,也有缺点,就是难以保存,需要放在地窖保存。
第265章 神龙见首不见尾
军事板块介绍的则是燕地、川地两方收复战区。
由于燕地目前京军还在前往,所以介绍最多的还是川地。
战区上头的细节,描写的令宁翊桐震惊,比宁其传回来的情报要细致太多,一时间怀疑秦纪是怎么知道的,为何对川地的事情这般了解?
日报讲究的是公平、公正、客观,所以战局汇报并不偏袒哪一方。
似乎写报纸的人不是大夏子民一样!
反正,关于这一点秦纪,有给他们说过,要的就是公正,只有真实才会有人买账,才会有看头。
宁拓这帮女帝党,不是傻子,能位居高官的人,都不是傻子。
随着报纸的出现,他们一下就明白秦纪想干什么,再这样下去,秦纪迟早掌控大夏舆论。
现在的老百姓目不识丁,特别好骗,而世家门阀手底下养的文人,都是读书人,脑瓜子灵光,逮着些捕风捉影,就能使劲坑骗百姓。
百姓不知道外面是什么世界,所以门阀们手底下的文人骂秦纪,他们觉得对,秦纪该骂,荒唐,跟着一块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