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以秦纪性格,并不想议和,最好是把吐鲁番直接打到纳入大夏版图。
可惜,大夏当前内忧外患,只能见好就收。
文武大臣面面相觑,心思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恨钱明瀚他娘没给他生双翅膀,如此就能快点带兵飞回来,给守城战添分胜算。
然而这也就内心吐槽吐槽,谁都清楚,钱明瀚想班师回朝,至少得三个月开外!
这天,距燕王抵达京城还剩七天。
秦纪大手一挥,命开阳书院院长袁文邵,及其女婿太常寺卿袁崇州,进宫,教导未成年皇眷读书!
宁翊桐急到火烧眉毛,秦纪莫名其妙人事调动就罢了,当晚还去逛青楼,不由气的火冒三丈!
什么时候了,都快亡国了,昏君居然有闲情逸致逛窑子,不怕得病?
……
如今大夏局势内忧外患,如烈火烹油。
虽然一切都慢慢转好,但从某种意义上,秦纪和女帝党算撕破脸面。
别看他每次交锋占据上风,也就表明!
第39章 放肆
秦纪还捞了不少钱,但实际对女帝一脉造不成实际伤害。
他当前最大仰仗,便是天子身份。
可在绝大多数人眼中,他依旧是昏君,毕竟没政绩,还丢掉五分之一江山是事实!
倘若此次能解决燕王,待钱明瀚凯旋归朝,风向才将逆转,宁翊桐强夺的权势,才能慢慢回来。
尤其是皇器局,现在成了他最大底牌。
秦纪坐在低调的马车内,一身白衣,面沉如水。
刚入夜,皇宫处处点燃烛火,亮如白昼。
守卫森严的皇宫,各处都站着禁军,目光如刃,寒气逼人。
来往的宫女、太监,若泽不绝,看到秦纪的低调马车从侧门离开,还以为是送馊水的,并无表情,视若无睹。
掀开车帘,看向前方,皇宫内灯火通明,但宫外……秦纪摇头。
正常来说,京城,天子脚下,最繁华的地带之一,但除了奢华大宅外,多数屋子都暗着灯光。
建立了百年的大夏,曾经有过富饶、强大,但现在步入末年,大不如前。
没关系,天不亡大夏,所以不是把朕安排过来了么?
想到这,秦纪又兴奋起来。
红灯区,一向都是各州府最热闹的地方,人声鼎沸,灯笼高挂,往来男人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场景,让秦纪心猿意马。
走下马车,白衣翩翩,像极了二世祖,而他身后跟着王公公等人,同样一身便装,看起来像家丁。
他们看秦纪哈喇子快流出来的模样,面面相觑。
王公公忍不住询问:“陛下,哦不,少爷,燕王即将兵临城下,您还出来寻欢作乐,不太妥当吧?”
秦纪哈哈大笑,“朕做人做事一向快活,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
王公公撇撇嘴,满脸不解。
就算这样,此刻也不是寻欢作乐的时机吧,难道陛下真有万全的应对决策?
边上摇曳的招客小姑娘,纷纷看向俊俏的秦纪,红着脸颊。
秦纪看向袁空,“袁老,你觉得皇玄卫对上燕王五万兵马,胜算几何?”
袁空皱眉,想了想回道:“若京城兵力上下齐心,不分心眼,倒是能打退燕王,顺势削藩。
可效忠女帝的兵,必然藏着掖着。
即便那日早朝,女帝说要集合兵力一致对外,其实也就说说,真到那时候,她必然吩咐她的人马躲着点,保命为上,诓咱们的人先上去。
京兵离心离德,京城必然守不住。”
这是大实话,皇玄卫虽说招了一万人,但能称之精锐的只有五千,剩下的五千按照梯队往下排,体能、身高等各方面,都不如前边五千人。
最主要的是,燕王为攻,他们为守!
别看京城城墙又高又厚,他们占尽便宜,实际京城才多大?里面的人又有多少心眼?
将京军五万可动兵力分配到皇城四门,每门能分多少?
反观燕王,没有顾虑,带来的五万人可以集中一处进攻!
京军五万人马中,一万为皇玄卫,讲句难听点的,就是妥妥少爷兵,垃圾!
三大营中,除了被钱明瀚带走的兵,还剩三万,整体实力只比少爷军好两档次,但和驻守燕地的精锐依旧差的太远。
总而言之,真正能打的,只有秦纪那一万手扛火器的皇龙卫。
突然,秦纪轻蔑一笑,指着红灯街。
“干嘛非得束手待毙?朕柄持着不伤一兵一卒的战争理念,在布置,所以,选了这个地方,将这里变为决斗战场。”
闻言,众人看向红灯街,倒抽凉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