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公公无奈一叹,皇命难为,不得不从。
于是,当天晚上,热闹非凡,和过年似的,但听刘盼说发放的钱是陛下变卖皇宫值钱物品后,就都沉默了。
他们知道,国库空虚。他们也知道,大夏正值末年。他们更知道,瓦剌随时会北上,大夏随时会亡国。
但万万没想到,在这节骨眼上,天子还能将他们当成人!
第23章 一哄而散
天子不仅发了欠的工钱,还承诺日后三倍工资,更是要让他们吃饱饭。
一时间,众人稀里哗啦跪倒一片,哭的泣不成声,纷纷表示以后要给秦纪上刀山下火海,卯足劲的打造火器。
秦纪笑了,他太清楚,火器里面出政权!
现在的困难,是短暂性的,只要掌握火器,他不仅会有源源不断的钱,还能让大夏满血复活。
他让所有人起来,首先宣布,皇器局不会在拖欠工钱,同时采用实名制度。
换而言之,就是每打造一把火器,上面必须要刻上制作工匠的名字,但凡这把火器出了问题,就会依法追究。
同样,这也是他们记名,多劳多得算提成的好法。
最后就是激励改革,谁能提出关于火器上的改革,并且有效,赏钱百两!
如果说之前工匠的眼睛是死鱼眼,对未来没有希望,在遇到秦纪发放拖欠工钱后燃起希望,那么现在变为狂热。
百两,只要能将火器改造,就拥有百两!
百两意味什么?意味着他们能过上好日子,买田买地买媳妇儿。
天子哪里是传言中的昏庸,根本就是天老爷!
不仅提升待遇,还给他们发家致富的希望。
紧接着,这帮人彻底癫狂,一个个冲到制造处,去研究火器。
看到这幕,秦纪大感欣慰,回去的路上,冷不丁询问王公公关于东厂的事情。
听完王公公汇报,秦纪的惊呆了。
刚开始他封王公公为东厂厂工,他还喊着不要不要,但行动起来还是非常老实的,执行力异常恐怖。
短短几天,东厂招兵买马,已经高达三千人。
秦纪激动的哈哈大笑,不仅如此,锦衣卫更是扩张到五千人。
锦衣卫最牛逼的地方在哪儿?大多数都是灾民!
现在大夏什么最多?灾民!遍地都是!
秦纪的暗组织,取之于民,和老百姓关系当然要打好,如此情报能力必然强。
那么问题又来了,现在东厂和锦衣卫人数高达八千。
八千人家有妻儿老小,要吃饭,总不可能白跟着你天子干吧?
绑架来的几千万,又要招兵买马,又要投资火器,根本不够。
怎么办呢?
秦纪思来想去,等杨嘉儿做卖冰生意至少还得一两个月,而手底下的人要吃饭,要花钱,要研究火器,要制作武器、制服,钱从哪来?
正常来说,来钱最快的法子,除了绑架就是抄家!
但,秦纪能这么做么?满朝文武的利益几乎绑定在一块,你去抄谁?
若有实质性证据,抄也就抄了。空口白话大手一挥,说抄家,抄一个试试,逼急了,就能弄个清君侧来。
所以,秦纪想了个丧心病狂的来钱办法。
当然,不是绑架,他在京城绑了太多二世祖,动静闹的太大,再绑,怕是会出乱子。
可接下来的骚操作,比绑架还恶心人。
他命王公公以赈灾名义,找朝文武捐钱。
当然,话说前头,捐款不是强制性的,你想捐就捐,不捐拉倒,不强求!
听闻风声的女帝党,本想好“情真意切”的无钱捐款说辞,结果,秦纪压根就没把捐钱的事拿到朝堂上说,只是让王公公到他们家敲门要钱。
开玩笑,天子他们都不怕,能怕太监?
“本官没钱,朝廷俸禄就这么点,日子还过不过了?”
对此,王公公无奈,再三询问,“确定不捐?”
文武百官就一个字,“滚!”
“行,那咱家先滚了。”
当即,王公公就带着两小太监,真的滚了,卑微的态度弄得文武大臣得意不已。
啥玩意儿,张张嘴就想要钱?也不瞅瞅自已什么德行。
结果,第二天,文武百官就得意不出来了。
大早上的,户部尚书蔡永文,准备出门上早朝。
结果,打着哈欠出门,就踩到了一坨软趴趴的东西,新鲜米田共的味道,钻进鼻子。
这味道,真麻痹酸爽。
蔡永文火冒三丈,哪个不长眼的,往他府上拉屎。
抬眼一看,眼皮子打颤,家门外,灾民密密麻麻,像是老鼠屎,甚至还有人正随地拉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