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末将领命!”
随着钱明瀚字字铿锵,观礼台上,宁拓的侄儿宁海猛,看着钱明瀚,咬紧钢牙,浑身爆闪冷芒。
原本,不出意外的话,此次的统帅本该是他。
宁海猛遥遥望了眼高高在上的秦纪,恨意翻涌,相比他的恨意,宁拓显得悠然自得,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中一样。
“礼成!”
之后,礼部上书一敲铜锣。
点将是大夏传统,其实就是天子说几句冠冕堂皇的话,振奋振奋即将上战场的土兵,仅此而已。
秦纪富俯瞰众将土,虽说知道大部分小头领都是女帝党,但一点也不影响他豪气丛生。
要知道,这些都是他大夏子民啊,而这些大夏子民现在要出征了,不由想起一首千古绝唱,满江红。
“诸位好汉,今日出征,朕为你们赋诗一首。”
闻言,观礼台哗然一片。
天子赋诗?没搞笑吧?
文武大臣努力憋笑。
众所周知,天子不仅懦弱胆小,还是个学渣。
渣到什么程度?当年,先帝还活着的时候,太傅给秦纪准备好了贺寿词,结果记不全,闹出大笑话,现在秦纪居然说要作诗,能不搞笑?
宁翊桐嗤之以鼻,翻了个白眼,和文武大臣想的基本一致。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想,秦纪一点也不在乎,开口就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句接一句,听的三万将土热血微起,五味杂陈。
毕竟,自天子登基后,大夏一日不如一日,更是被瓦剌吞下五分之一江山,走入末年,他们不得不过着破罐破摔的生活。
“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厥。”
直到最后一句念完,三万将土彻底沸腾。
虽说三万人马里,比起信天子,大部分信女帝,但造成这样的本质,是因为天子胆小懦弱,不理朝政,将他们逼迫到女帝身边谋生!
现在,一首满江红,让他们早已熄灭的热血,又重新点燃,眼眶赤红,跟随钱明瀚单膝跪地,嘶声大吼:“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厥。”
音浪,如同海潮,震的文武大臣目瞪口呆,纷纷猜测天子是从哪里买来的词,念的真当慷慨。
最可贵的是,这么长一首词,天子居然背得住?难得,太难得了。
而太师陈仲衡以及寥寥几位保皇党,想着这几天发生的事情,看向秦纪的目光,带着敬佩。
最后,秦纪高吼:“出征。”
大典结束。
钱明瀚迈着毅然决然的步伐,率领三万人马,出征。
秦纪背负双手,遥望大军背影,眸中闪烁犀利光芒。
刚才念那么首满江红,除了震一震三万人马的心外,还要震一震自已,日后步步为营,夺回大权。
出征的同时,江南,海城。
身穿重甲的土兵,来回巡逻,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传信使驾马狂奔而来。
看到传信使,重甲兵面面相觑,朝廷传信使来这干什么?送钱来了?
一座大帐内,总兵杨吉吉,正在喝茶看书。
突然,亲军冲进来,“报,杨大人,朝廷来人了。”
一听朝廷来人,杨吉吉一愣,然后放下茶杯,起身,整理了下仪容仪表,走到帐外。
“海城总兵杨吉吉,接旨。”
传信使一声高呼,杨吉吉当即跪地,高举双手,“末将杨吉吉,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总兵杨吉吉驻守海城,劳苦功高,乃大夏之忠臣良将。今,瓦剌贼心不死,持续异动,有跨巨江北上之疑举,即刻命杨总兵带领人马前往巨江,支援,钦此!”
杨吉吉懵逼,但终归接下圣旨,“末将接旨。”
第19章 道喜
传信使将圣旨交给他,叮嘱他一句,“情况紧急,望杨总兵迅速前往。”
等传信使一走,杨吉吉旁边的亲信吐了口唾沫,“啥玩意儿,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就想让咱们去支援,想啥呢!总兵大人,不如老一套?”
老一套,大家都知道指什么,找借口,不是身体不舒服,就是各种拖延时间,总之就是不出兵。
想要他们出兵,朝廷就得拿开拨费。
让他们上前线打仗,给钱给粮天经地义,不给钱不给粮还想让他们动,怎么这么美呢?
杨吉吉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虽说他看不惯天子的懦弱胆小,冒天下之大不韪封皇后为女帝,外戚干政,让女帝党在朝廷上指手画脚,霸占朝刚。
“瓦剌若真要北上,凭巨江总兵那群废物,能挡得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