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
得到学弟的回答,苏秋漪给婆婆发去了一个信息,让对方好提前准备现金。
没过多久,一行车队到达康永高速的出口,朝着王宅村的方向开去。
到达王宅村的时候,不过早上十点,但是依然有些堵了。
除了迎龙灯外,村里还出钱请了著名的绍城越剧团,开了六天六夜的大戏,因此不少村民的亲戚已经早早过来,准备下午看戏。
还好,王永仁家新造的别墅在村口,门口就是一条空旷的马路,有足够的地方停车,要不然保镖的车都没地方放。
“爸爸,我要棉花糖。”
被爸爸抱在怀里,云朵儿看到远处的棉花糖,带着萌音喊道。
“爸爸,我要那个龙的麦芽糖。”
旁边拉着爸爸手的六六,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虽说妈妈就在身边,但是他这个小男子汉,肯定是要和爸爸待在一起。
“行。”
对于儿女的选择,充分尊重的王永仁分别买了两种糖。
“妈妈,我和你一起。”
拿着比自己脸还大一杯的棉花糖,云朵儿递向了旁边的妈妈。
在讨好长辈的套路上,云朵儿甩了她哥哥好几条街。
“谢谢云朵儿。”
面对女儿的懂事,苏秋漪也是笑着感谢道。
儿子懂事,女儿会撒娇,倒是挺符合她以前对儿女的预期,也算是上天送给她的礼物。
一家四口在戏台前待了大半个小时,之后王永仁才抱着想睡觉的女儿回去,路上碰到村里认识的人,都是微笑着点头回应。
后续的大半个下午,六六在玩具房玩耍,苏学姐陪着云朵儿在房间睡觉,王永仁则是安静地待在书房里看着修缮过两回的书稿。
千亿美元身家的王永仁,重视自己的声誉,不想时隔四年出版一本让书迷们诟病的科幻小说。
同样的,阿歇特也非常重视这位创造了数次销量奇迹的全球知名科幻作家,组织了四十位专业翻译的译书团,其中一半是来自华夏的留学生,负责将华文小说《联盟最后的远征》翻译成国家上其余几家主流语言。
而王永仁现在看的,是修缮了两次的英文书稿。
别看他大学英语六级都没考过,但从写书开始的十年间,王永仁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现在的英文阅读能力比起一些英文外贸专员都不差。
“嗯?!”
看到一行词汇,王永仁忍不住皱了皱眉。
第841章 新书预热
将译文里的一段话复制粘贴到聊天窗口,王永仁将它发给了负责英文翻译的人员,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在他的新书里,联盟的空天军种,各大洲的舰长都有,主要描写部分还是华人舰长,包括了最高远征军指挥官,以及主力航空舰队的负责人。
但是,在第二版的英译文中,主力航空舰队的负责人竟然变成了混血儿,即便译文中说了是白人和黄种人的混血,显得更加帅气,王永仁也是不能忍的。
“好的。”
此时巴黎刚好是中午,接收到消息的翻译人员,立马回复了过来。
他们的这点小心思,被这位大作家发现了,自然也就改回去。
在小说的出版合作上,阿歇特虽然是全球图书出版的前几名巨头,但是和这位成名的科幻作家,算是稍许的弱势地位。
毕竟,对方随时可以找其余几家出版社巨头合作,而阿歇特却需要对方的小说,来提升今年的业绩。
毫无疑问,这套上中下三册的小说,销量超越《五光年》没有问题,刷新‘世间无我这般人’出道以来的新书销售记录。
如此大的销售额,对于任何一家全球出版业巨头,都是不可忽视的合作项目。
“嗯。”
简单回了个字,王永仁没有多说什么,继续看起了书稿。
“爸爸,吃晚饭了。”
时间就在安静的氛围中快速流逝,等到儿子敲门进来的时候,王永仁才发现已经是晚上六点,吃晚饭时间到了。
“好,云朵儿呢?”
见儿子进来,王永仁放下手上的书稿,笑着问了句。
“她醒了,正坐在餐厅吃馄饨。”
“那你自己吃了吗?”
“我还没吃,等爸爸一起吃。”
“下午爷爷有没有带你去看龙头出位啊?”
“看了,很多鞭炮声,我耳朵都嗡嗡响。”
“好看吗?”
“好看,热闹。”
“呵。”
拉着儿子的手走下了楼,王永仁见到餐厅里的一桌饭菜,只有苏学姐和云朵儿坐着,老妈也在云朵儿旁边陪同。
虽说他们王宅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都有迎龙灯做戏请客吃饭的习惯,不过王永仁家里比较低调,没有请客,家里的别墅也放不了几桌。
刚好王永仁小叔家也是新建了楼房,可以放下十几桌,王有梁索性把客人都请到了那边。
“爷爷奶奶在小叔家吃饭了,爸爸也陪着几位朋友过去,家里就咱们几个。”
见到学弟老公过来,苏秋漪笑着说道。
她知道,学弟喜欢安静,对这些迎来送往不太感冒,就没有打扰对方。
而最近春季的病毒比较多,她也没想着带孩子们去小叔家凑热闹,在家里吃着比较舒适。
反正,酒宴上的大菜也就那么几个,她们自己用的食材更好,更安心。
“嗯,那里人多嘴杂,云朵儿也不合适。”
点了点头,王永仁并不在意这个,拉着儿子在桌边坐下。
大过年的,桌上的肉类不少,还有农村酒宴上少有的大龙虾和大闸蟹,中上水平的海鲜也有个四样,一桌菜成本大概两千左右。
“爸爸,我也是跟爷爷这么说的。”
坐下来吃着奶奶用公筷夹过来的大龙虾肉,六六认真地说了句,继而对奶奶感谢道:“谢谢奶奶。”
对于那些亲戚长辈都喜欢摸他头再夸奖的套路,六六只觉得吵闹,一点都不好。
“哈哈……”
听着儿子的童言童语,王永仁几人笑了起来,云朵儿不懂却也跟着咯咯笑出了声。
吃了晚饭,在家休息了下,听到鞭炮声响起的王永仁,带着苏学姐和孩子走向广场。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随着一声声小鞭炮声,家里预备板凳桥的村民按照顺序接上了队伍。
小跑一圈后,就有人点燃一个冲天炮,提醒下一组的村民。
这个点,正是各家各户接龙灯的时间,上百桥的板凳龙在鞭炮声中慢慢凑齐。
今天的天气还算不错,因此来看迎龙灯的人很多,数千平米的广场周围站满了人,最佳观赏位则是周边的楼房的窗户和屋顶平台。
小叔家的新楼房就在广场边缘,王永仁一家四口和长辈们打了声招呼,就来到四楼半层的阳台,占了个上佳的观赏位。
站在阳台上的,除了过来吃饭的亲戚,还有同村相熟的一些村民。
见到王永仁这位大作家和他那位绝色妻子,众人纷纷打起招呼。
“新年好。”
身上不带香烟的王永仁,回着招呼的方式倒是很简单。
大学以后常年不在村里,王永仁对这些人大都不熟,也没什么话题好聊的。
也就是别人问两句,他就礼貌地接上话,其余人说多了几句也就明白,不再打扰他们一家四口。
“哥,这两个凳子给六六和云朵儿站着看,免得你一直抱着。”
忙着招待客人的王健喜,抽空给堂哥送来了一高一低两个板凳。
“谢谢,你们第几桥?”
让两个孩子站在板凳上,搂着女儿的王永仁开口问道。
他们这边的都是板凳龙,按照村民自愿报备计算多少桥,总数大概在100桥左右,多了也施展不开,少了许多观赏性。
“我们家报了十桥,从89开始到98号,表姐夫还有表哥他们帮我,另外加了几个朋友。对了,步家的兄弟俩不知道哪里听到的消息,也要过来帮忙,我不好意思拒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