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珠脸色有点变了,冷笑一声道:“没去之前是一个样,去过回来以后又是一个样,简直象变了个人。这是我知道你的性情为人,要不然我一定会以为他给了你什么好处——”
察铎脸上也变了色,沉声道:“兰珠——”
兰珠突然又提高了话声,尖声道:“我不愿意跟你辩,杠抬僵了又得大吵一架,还吵不出个结果,你爱怎么相信他是你的事,我不愿意勉强你。可是要我也跟你一样,没那么容易,你最好也别管我,现在我问你,对人家那个李家人,你怎么交代?”
察铎也大声道:“什么怎么交代,我信我的,我干我的,这跟两家的交情没有冲突!”
兰珠怒笑道:“最好是没有冲突,最好是没有冲突;保不定你让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等一旦发现全不是那么回事儿,看你怎么办?”
话落,她像一阵风,怒冲冲的卷了出去。
察铎呆了一呆,猛然拍了桌子:“我就不信。”
第 九 章
“西山晴雪”,原是燕京八景之一。
其实,游西山,四季咸宜,风景各殊,春柳、夏花、秋枫、冬雪无一不可游。
甚至,以今夜来说,西山的夜色,有月时的夜色,也应该列为燕京美景之一。
京畿之景色,形势天然,在北京城内者,以三海为胜,在近郊之畅春、圆明、静明、静宜诸园为其骨干。
这几个地方集山、水、泉之精华,复经元、明、清三代之建设,其规模之宏伟、景色之明丽,天下各处,无与伦比。
圆明园在西直门外海甸,自辽圣祖开泰年间起,历代皇帝多乐在燕北胜区,营建离宫,清初入关,为安抚人心,起初无意大兴土木。
顺治时,仅因明南海之子之旧,略事修葺。
自康熙二十三及二十八两次南巡,憧憬于江南湖山之美、庭园之胜,因命在京师海甸西舟陵畔,明武清侯李伟的清华园故址,兴建“畅春园”,以为避喧听政之所。
后又改玉泉山之“澄心园”为“静明园”,复建香山行宫为“静宜园”,遂与“畅春园”
成鼎足之势,已颇具规模,康熙四十八年又经改筑,遂定名为“圆明园”。
到了雍正践祚,复又扩建了“圆明园”。
“静明园”,则在玉泉山,“玉泉垂虹”又是“燕京八景”之一。
离西直门约十六里之多,离“万寿山”仅数里之遥,大道广亩,一路阡陌,左山右水,风景之佳丽,皆汇萃于此。
玉泉山有如桂林之七星岩,拔地而起,周围筑有碧瓦红垣,金章宗在此建有行宫,名曰“芙蓉殿”。
至明、清两代陆续经营,至康熙十九年大加兴建,原名“澄心园”,三十一年改称“静明园”,为内务府所管三山五园之一,列为内宫禁地。
从西郊而玉泉、万寿、香山,再过“碧云寺”,就是西山了。
西山,不是禁地,可是有一个地方等于是禁地,因为人不敢去,倒不是人迹难至,而是害怕不敢去。
这个地方,就在一处山坳,里头有一座大冢。
这地方不是皇家陵寝所在地,可是这座大冢之建筑、经营,较诸皇家陵寝毫不逊色。
乱葬岗到处,一座巨冢有什么好害怕的。
只因为这座巨冢闹鬼,还不只一天了,也不只是传说,有人亲眼看见过,见过的人,害了大病,不信邪非去看个究竟的,去几个几个有去无回。
从没有人报官,因为谁都知道,报官没有用,谁都知道,这座巨冢里,葬的是“福王府”
老郡主玉伦的独生女德瑾格格。
这位格格当年是怎么死的,民间传说纷纭,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她不是善终。
不得善终,死为厉鬼,那是必然的。
所以,有鬼之说,是千真万确的了。
就在今夜,这个有一弯钩月的这时候,这座巨冢前突然飘来轻雾似的一条白影。
说是飘,毫不为过,因为白影是足不沾地,随风飘行,而且极快,刚出现的时候,在山坳,只一眨眼,便已到了巨冢前。
说他像轻雾,也不为过,因为从头到脚,白影被裹在一团薄薄的白雾之中,因之,只看出他是个白影,其他的一概看不清楚。
白影停在了巨冢前,刚停下,身周的白雾消了,不,不是消散了,应该说被他的身躯吸收,进入他的身躯不见了。
看背影,那是个身材颀长、挺拔的白衣人,看前面,他赫然竟是不久前刚在“紫禁城”
内跟黄衣人见过面的那位,白衣人叫他德俊骐。
苍白、阴森、冷肃的德俊骐站立在巨冢前,身周的白雾刚不见,巨冢前那座巨大墓碑,忽然缓慢横移,使得巨冢上现出一个跟那座墓碑一般高矮、宽窄的黑忽忽洞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