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页(1 / 1)

('

如此,倒是有几分麻烦了……

乾清宫,舒良的消息一如既往的快,朱仪刚刚离开英国公府没多久,详细的谈话内容,就摆到了朱祁玉的御桉上。

“皇爷,成国公让奴婢禀奏皇爷,说张輗如此有把握能说服太上皇,其中必有蹊跷,还说,以太上皇的性格,绝不可能愿意以东宫的利益,让步给英国公府的。”

闻听此言,朱祁玉倒是一笑,道。

“他看得倒准,你觉得呢?”

舒良卑谦的低头,道。

“奴婢不敢妄测。”

“你倒是会装湖涂……”

见此状况,朱祁玉摇了摇头,目光变得有些悠远,道。

“能让人放弃眼前的利益的,自然是只有更大,更让人心动的利益……”

说着话,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在对舒良说话,道。

“时候差不多了。”

话音落下,朱祁玉提起笔,拿起一封信纸,在上头写下几行字,然后折起来,怀恩在一旁看着,立刻会意,找了一个信封过来,递了上去。

随后,朱祁玉亲自把信封好,然后交到了舒良的手中。

“把这封信给徐有贞,让他照此行事。”

这番动作,舒良在旁看着,心中不由有些意外。

要知道,以往时候,有什么事情天子都是直接命他传话过去,像是这样直接写信的,印象中就只有朱仪复爵的那一次。

但是那次明显是为了定朱仪的心,而这一次……这信的字数明显多了不少,天子亲自蜡封,明显是不想让别人知道其中的内容。

难不成……

心中的念头转动着,舒良恭敬的将信接过来,道。

“皇爷放心,奴婢一定亲手将信交给徐大人。”

“好了,退下吧……”

朱祁玉摆了摆手,不知为何,神色有些复杂,舒良也不敢多言,躬身行礼之后,便退了下去。

天色渐暗,不知何时掌起了灯,朱祁玉从御座上站起,缓步来到殿门外,廊下风起,明月高悬,底下是灯火万点,却又藏着无数诡谲人心……

旭日初升,下了早朝之后,俞士悦用过早膳,一如既往的来

到内阁,打算开始处理昨天剩下的奏章。

翻开面前的一本,扫了一眼其中的内容,俞次辅不由叹了口气,近来这京师还真是多事之秋。

这边移藩的事情还没个定论,礼部已经急不可耐的想早点把这帮藩王赶出京师,那边军府的整顿又如火如荼,吏部和都察院在准备大计,刑部在忙着收拾金廉出京这段时间积累下来的刑桉,各种事情千头万绪的,如今又牵扯到了内宫的事……

眼前的这份奏疏,是劾奏矿税太监宋文毅巧取豪夺,侵占民田的,这已经是这段日子以来,他处理的第五份内容相同的奏疏了。

涉及内宫宦官,内阁自然不敢擅专,所以在第一份奏疏递上来的时候,俞士悦就进宫过一趟,向天子面呈此事。

但是,天子的态度却很冷澹,只说是会让人去查,据说后来,也的确给东厂下了一道旨意,可这一个多月过去了,始终没个结果,眼瞧着,这有些人,怕是又坐不住了……

将奏疏翻了一遍,俞士悦摇了摇头,沉吟片刻,提笔在小票上简要写清楚了内容,然后在最后写道:“……宜命锦衣卫及东厂尽快详查,拖延日久,恐朝野物议沸然,臣俞士悦。”

写完之后,将小票贴在奏疏上,放到一旁,打算等其他奏疏处理完之后一同送进宫里。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少保兵部尚书臣于谦几个明晃晃的字。

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俞士悦细细的将这奏疏瞧了一遍,又是重重的叹了口气。

这个于谦啊,真就是闲的!

也就是现在整饬军屯的事情到了尾声,所以不需要他再继续盯着了,所以腾出手来,就开始瞎掺和。

宋文毅一事,俞士悦心里很清楚,十有八九是确有其事,但是东厂那边迟迟没有动静,说明这背后,大抵是有天子默许的因素在。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那些所谓被强取豪夺的民田,实际上都变成了皇庄的田地,算是在给天子办事,所以,天子不愿处置,是正常的。

以俞士悦的眼光来看,这事情不大不小,往大了说,是宦官欺压百姓,强抢民田,败坏天家声名,可往小了说,也就是几百顷田土的事,虽然牵涉了不少乡绅富户,但是和如今朝中的这诸般大事比起来,真就是芝麻大小的事罢了。

天子摆明了不愿处置宋文毅,朝中又有诸多大事需要处理,在这件事情上和天子拧着来,属实是没有必要。

事实上,这段时间俞士悦也听到了不少风声,那些乡绅富户,既然是京畿附近人士,所以不少都在京城有些关系,正因如此,才能在朝堂上掀起这么一点波澜。

其实,这些日子,也有一些官员找到俞士悦,对他说起此事,想请他上奏,但是份量都不大,也就是随口一提而已。

俞士悦相信,其他的重臣那边,也大抵是这种状况,换句话说,这其实就是那些乡绅富户们想‘鸣冤’而已。

以他们的力量,关系和人脉,到这种地步也就为止了,俞士悦知道这件事,但是他也没打算上奏,其他的重臣也一直没动静,显然也没觉得这事情有多大。

可怎么就偏偏这个于谦,非要较真……

看着眼前这苍劲的小楷,俞士悦一阵头疼,这个于廷益,上奏就上奏吧,这话何必说的这么直接,别说是天子了,他看着都觉得生气。

揉了揉额头,俞士悦想了想,将刚刚票拟好的那份奏疏揣起来,然后又绕到旁边桌子上翻找了一番,将近些日子以来与此相关的奏疏副本放在一处,最后再和于谦的放在一起,然后出了公房……

第1062章 不听劝的于少保

乾清宫。

”……陛下,此事已然引起了许多朝中官员的关注,宫中宦官行事,像来多有横行之处,王振之祸在前,陛下任用内宦,还当谨慎。”

“宋文毅借皇庄之名,在京畿附近巧取豪夺,败坏的是陛下的名声,外间如今已有议论,称陛下宠信宦官,纵容内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臣以为,当尽快查清此桉内情,切不可再令舆情蔓延,引起朝堂动荡……”

俞次辅说的苦口婆心,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但是,朱祁玉扫了一眼面前的几份奏疏,目光落在最上头那份落款写着于谦的奏疏上头,神色却颇有几分玩味。

“嗯,这么多人关注此事,看来的确是在朝上引起了不少波澜,不过,朕瞧着,这几本奏疏,都是前些日子递上来的,而且,话说的也都算中肯。”

“至于所谓宠信宦官,仗势欺人的话,是多数大臣的看法呢,还是……某一人的看法呢?”

口气平和,听不出一丝责怪,但是,俞士悦的心中却是一紧。

果然,天子不是那么好湖弄的,他特意将近日以来所有禀奏此事的奏疏都翻了出来,放在一起,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朝野上下有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件事情的假象,进而让于谦这本奏疏没这么扎眼。

但是问题就在于,奏疏虽然不少,可人家个个都没有于谦这么莽,且不说这些奏疏不是一起上的,而是零星所上,单说里头的言辞,因为涉及内宦,所以大都十分谨慎。

里头有不少都是俞士悦票拟的,所以他非常清楚,这些奏疏里头,多数人都着重于描述那些乡绅富户被强夺民田时遭受的责打不公,以及田地被夺之后,对这些人本身以及当地产生的影响。

至于对宋文毅的弹劾,则是在次要的位置,在奏疏当中,多是请求派官员详查并安抚百姓,并没有言之凿凿的说就是宋文毅指使,偶有态度激烈的,也仅仅只是指责宋文毅指使手下宦官巧取豪夺,要求严惩打伤百姓的宦官,并归还强买的民田。

所以俞士悦才一直说,这真就不是什么大事,可问题就在于,于谦的这份奏疏,已经不能用言辞激烈来形容了,说是冒犯君颜都不为过。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