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务改革的章程,前些日子沈翼对我说了个大概,虽不详细,但是也可看出,其中有诸多规定,都是限制宗室的,这样的章程,宗亲们必定会竭力反对。”“现如今藩王们的作为,无非就是想让朝中众臣害怕,好为反对宗务改革,减少一些阻力。”俞士悦望着于谦,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你既然清楚这些,那还拖延什么?”或许有人会觉得,以于谦这样的身份,他被藩王们如此折辱,反倒会引起文臣们的不满,进而在宗务改革上予以猛烈的反击。但是,到了俞士悦这等程度,对朝局人心洞悉的更加深刻,自然不会如此天真。纑的确,于谦身为功臣,平白被藩王如此以势强压,会引起朝臣们的不满,但是,不满也仅仅只是不满而已。说句不好听的,这朝堂上的人,受委屈的多了,甚至于有些人平白蒙冤,丢官去职,性命尽丧,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朝堂斗争,无非是博弈而已,输了就要付出代价,于谦的身份再高,也要遵循这个规则。没道理别人能受委屈,你于谦便受不得。大多数的官员,只会重新认识到藩王在朝堂的地位之高,权势之重,或许有些官员,能够看清楚这是藩王们在借机立威,是拿于谦当幌子,在向整个朝廷,整个文臣示威。但是,那又如何呢?所谓文官集团,不过是一个虚指而已,又不是一个具体的组织,于谦固然清名卓然,威望甚高,但是,想要一呼百应,还远得很。纑而且,这两年下来,于谦的声望愈隆,受天子的宠信日盛,朝堂上对此不满的人,也并不少。就即便是单看如今的六部七卿,内阁大臣,虽然表面上和和气气的,但是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怀着看笑话的心思。朝廷的盘子就这么大,于谦多一点,其他人就少一点,就拿上次举荐兵部官员来说,之所以会引起那么激烈的反对,背后肯定是有人暗中授意的。若非到了最后,是天子将一切压下,还指不定是什么结果呢,所以说,这次于谦被藩王狠狠的扫了面子,对于许多认为于谦在朝堂上的势力太强人来说,只会是乐见其成的事。想要让他们出头,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事。至于大多数的中低阶官员,他们倒是和于谦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但是,事情不落在自己的身上,始终难以感同身受,所以,他们虽然会为于谦愤愤不平,但是,想要让他们做什么,恐怕真正肯出头的人,没有几个。甚至于,他们就会像这些藩王们想要的一样,因此而感到惊惧,明哲保身,在接下来可能会推出的宗务改革上头摇摆不定,缄口不言。纑而且,藩王们有一点说得对,于谦的地位再高,也不过是臣子,和藩王之间,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要知道,若在洪武年间,即便是三公宰辅之尊,见到藩王,也需行四拜大礼,于谦为朝廷尽力,却被迫朝他们低头,的确会让人觉得不忿。但是,于礼法一道上,就像周王等人说的那样,他们堂堂藩王,难道受不得于谦的礼吗?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实于谦登门致歉的行为,对于大多数的官员们来说,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也正因如此,俞士悦才始终不明白,于谦到底为什么拖延至今。于谦倒是不慌不忙,看着茶水已经由滚烫变得温热,端起来呷了一口,道。“既然要送人情,那就不要扭扭捏捏的,诸王既然想要闹得大些,那不妨就遂他们的意便是。”纑这是什么话?俞士悦差点就站了起来。什么叫不妨就遂他们的意?望着淡定的于谦,俞次辅气的端起杯子,也不管什么饮茶的礼仪,直接就灌了进去,将杯子轻轻砸在案上,心中的情绪才算是稍稍平复下来,皱着眉头,他对于谦问道。“廷益,你当知道,以大宗伯的性格,不会主动提起宗务改革之时,沈尚书那边,若没有陛下授意,也不能如此轻易的就答应和礼部联手,所以这件事情,必是陛下在背后推动,不过碍于亲亲之谊,陛下不好直接出面罢了。”“你这么做,无异于帮着诸王阻拦宗务改革,就算不谈可能会得罪陛下,单从朝政上说,如今各地宗室生齿日繁,俸禄支出一年比一年多,如今国库的状况,又不容乐观。”“若是宗务改革之事能成,那么,对于朝廷财政来说,也是大有裨益之事,你……”纑“可是……”这一次,他的话没说完,于谦就打断了他。见此状况,俞士悦不由有些诧异,不是因为于谦打断了他,而是因为于谦的表情。这是打从这次俞士悦过来之后,于谦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对他开口,他说。“下旨让我去十王府登门致歉,不也是陛下的旨意吗?”这句话声音落下,俞士悦着实是愣了愣,才反应了过来。“你什么意思?”纑问出这句话,俞士悦的口气也变得严肃起来。他隐隐约约的,从刚刚于谦的话中,嗅出一丝不寻常的味道。这是,怨气?见到俞士悦变了脸色,于谦也坐直了身子,抬头望着俞士悦的眼睛,脸上浮起一抹苦涩的笑容,道。“仕朝兄,当时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你觉得,陛下当时,是真的想要维护我吗?”“既是如此的话,那么到了最后,为什么事情还是变成了现在这样呢?”如果说,刚刚俞士悦只是隐隐感觉到不对的话。纑那么,这一番话几乎便算是明示了。“于谦!”俞士悦霍然而起,似乎是重新认识了于谦一般,斥道。“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这是在妄议君上!”于谦没有说话,他只是继续抬头,静静的望着俞士悦。二人就这么一立一坐,相互对峙着。纑片刻之后,俞士悦叹了口气,眉头紧皱,道。“陛下乃万民之主,社稷之尊,所想所思需要顾忌到方方面面,藩王宗亲,毕竟是陛下长辈,又有祖训在上,他们既然敢去,自然是有所依仗。”“若是陛下以势强压,传扬出去,必定会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所以即便是陛下有回护你的心思,也只能婉转暗示,这一点,难道还要我来说吗?”“你自己想想,往些时候,你有多少次冒犯陛下,令陛下震怒,但无论陛下有多生气,可曾真的责罚过你?”“何况,此次之事,也是你自己愿意担下,陛下并非没有回护于你。”“长久以来,陛下对你如此宠信,可你却因此次陛下并未对你过分偏袒,便心怀怨气,于廷益,你太让我失望了!”摇动的烛火下,俞士悦冷冷的望着于谦,脸上尽是失望之色。纑于谦低下头,重新斟了杯茶,望着升腾而起的热气,他的神色也变得有些复杂,道。“或许如此吧,陛下圣心如渊,非我等可以揣测,说到底,藩王宗室,乃是陛下血脉之亲,事已至此,一切已成定局,再说这些,又有何用?”“你……”俞士悦本来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是,看着于谦的样子,却突然又觉得有些兴致阑珊。静静地看了于谦片刻,俞士悦最终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轻轻的摆了摆手,道。“既然你心中已有定计,那我也不再多费唇舌,你自己好自为之便是。”说罢,俞士悦叹了口气,便想要告辞离去。纑只不过,临出门的时候,他想了又想,还是忍不住转过头来,开口道。“你近些日子不在朝中,有很多事情怕是并不清楚,这段时间,朝中并不安宁,你这两年在朝中声望愈隆,又有陛下相护,所以,很多人不敢招惹。”“但是,这次诸王这么一闹,恐怕有那么些人,就要暗中动心思了,你……总之,该说的话,老夫都说了,也算不负你我相交多年的情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