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文毅!”
朱祁镇将手在桌子上敲了敲,轻声开口道。
“朕明白,皇帝为什么要调他回来了!”
“辽东镇守太监,内阁的王翺,之前就是在辽东,朕没记错的话,当初王翺仗剑守城,被言官弹劾,是宋文毅替他说了好话,最终,他才免于责罚。”
“他们二人,一向交情不浅!”
“此番,皇帝调宋文毅回京,并不是真的信任他,也不是想让他接替成敬,而是想要帮王翺继续站稳脚跟,同时,制衡在内阁当中权势越来越大的俞士悦!”
所以说,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朱祁镇到底还是有点底蕴的。
至少,朝廷上下的政务,他都是清楚的。
“制衡俞士悦?”
朱仪有些疑惑。
于是,朱祁镇继续道。
“不错,虽然王翺此次栽了一个跟头,但是,内阁还是要用的,既然如此,王翺这个首辅,就还得拉拢着。”
“但是,皇帝不许他沾手清流,又不让他在朝中培植势力,那么,王翺想要稳住自己的位子,就只能靠内阁的整体力量。”
“问题就在这……”
“一个本身在朝中人脉不广,又刚刚经受了弹劾,失去了阁议,又暂时失去了分票权的首辅,该如何压服内阁的其他阁臣呢?”
“尤其是,还有这么一个强势的次辅在!”
这番话,看似是在对朱仪解释,但是,实际上,也是朱祁镇在梳理自己的思路。
“俞士悦本就在朝多年,入阁之后,和张敏关系一直颇佳,在外朝当中,他也颇有声望,更重要的是,他跟于谦素来关系很好,朕记得你之前对朕说过,这段时间以来,俞士悦在很多政见上,也和于谦不谋而合,这就说明,他们二人已经不是单纯的私交,而是开始转变成政治盟友。”
“这种情况之下,俞士悦在内阁中有势力,在外朝中有盟友,而且,还身兼太子府詹事一职,哪怕他自己不想抢王翺的风头,可在他的衬托之下,王翺只会越来越没有存在感。”
“所以,这个时候,王翺能够依靠的就只有……”
“圣宠?”
这个时候,朱仪也‘反应’了过来,略有些惊讶,道。
“不错,圣宠!”
朱祁镇得意的点了点头,道。
“内阁说到底,依仗的是天子的权势,王翺这个首辅,既然靠不了别的,那么,只要拿到了圣宠,依旧可以压服整个内阁。”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候,王翺外无强援,内有强敌的情况下,天子将宋文毅调入京中,其实就是想通过宋文毅,彻底将王翺收入囊中。”
“原来如此……”
朱仪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一脸叹服,道。
“陛下果真圣明,朝堂上的所有蛛丝马迹,都逃不过您的法眼!”
面对这番恭维话,朱祁镇却只是摆了摆手,道。
“如此一来的话,那朕原先的想法,恐怕就要改一改了。”
看着朱仪露出的疑惑之色,朱祁镇解释道。
“虽然朝野议论,宋文毅是为了接替成敬回来的,但是,朕最初并不这么觉得,因为宋文毅此人,当初和金英有旧,借着金英的关系,朕对他也算颇为看重,这才遣他出镇辽东。”
“只不过,他出京的早,所以,这层关系知道的人不多,可即便如此,皇帝对他,也不会不防,就算调他回来,也不会让他接触朝政。”
“但是,想通了刚刚的这一节之后,朕的看法就改变了,既然皇帝看重的,是宋文毅和王翺的关系,而如今他想要限制科道,又需要内阁来调和内外,那么,就必须得让宋文毅担任要职。”
“不然的话,宋文毅回京,就毫无意义。”
“当然,掌印太监肯定是不可能的,除了掌印之外,一个怀恩,一个舒良担着秉笔太监,所以,宋文毅这次回来,大抵是个司礼监少监……”
拧眉思索了片刻,朱祁镇忽然招了招手,对着内侍吩咐了两句。
随后,在朱仪一头雾水的目光当中,几个内侍迅速在桌案上,铺开了一层宣纸。
朱祁镇提起御笔,沉吟片刻,挥毫泼墨,在上头大笔一挥,写了两个字,随后,又命人拿出一枚私印,盖了上去。
待得墨迹微干,朱祁镇才命人,将宣纸送到朱仪的面前,道。
“你此次回去之后,想个法子,当面将此物交给宋文毅,就说是朕赐下的,别的不必说,且看看他的反应,然后再来回奏!”
朱仪看着面前宣纸上的“忠毅”二字,并未多说什么,只是拱了拱手,道。
“臣遵旨!”
于是,朱祁镇点了点头,道。
“你上次对朕说的,军府之事,朕考虑过了,如今的英国公府,的确力显不足,所以,你若觉得有把握,去做就是了,但是勋卫之事,且放一放,朕知道,各家勋贵都上心着这件事。”
“但是这件事上,朱鉴说的对,毕竟涉及禁卫,不可操之过急,朝廷不是已经遣了人去边境遴选吗?待到他们回来,开始真正编制幼军之事,再顺势提起此事便是!”
“是……”
闻言,朱仪眸色一凛,但是,仍旧只是拱手领命,什么也没有说。
第936章 又是宋文毅
出了南宫,坐在马车上,朱仪摸了摸眼前装着太上皇题字的锦盒,心中一阵思索。
对于这个宋文毅,他知道的不多。
这其实也正常,成国公府毕竟是勋爵之家,虽然不似朝中那帮文臣一样对宦官避之不及,但是除非像王振,金英这样的大珰,不然也不至于上赶着去结交。
镇守太监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放到各地,怎么也有几十个人,宋文毅出京的时候,朱仪还没有怎么涉足朝局,自然没有打过交道,也不清楚,此人的来历根底,性情脾性。
不过,看今天太上皇的反应,对于宋文毅回京,他显然是乐见其成的,尤其是初听此人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神色,虽然意外,但是,更多的却是惊喜。
这其中必然有什么渊源!
但是具体是什么,刚刚在殿中的时候,朱仪探了探,但是,朱祁镇却没有多说,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了。
那么,这一点,天子清楚吗?是清楚其中的渊源,故意将宋文毅调回,还是像太上皇所猜测的那样,并不知其立场,为了施恩王翺,所以让他回京?
朱仪的眉头紧紧的拧了起来,一阵思绪不畅。
片刻之后,他轻轻摇了摇头,这件事情的关键,在于宋文毅到底是什么立场,曾和太上皇有过什么渊源。
缺了这个关键信息,拼图便无法完成。
这不是干想就能想出来的,于是,他便索性便将此事暂时放到脑后,将目光重新落在眼前的锦盒上。
太上皇让他将这副题字交给宋文毅,毋庸置疑,是想要试探他,但是,怎么交,却是一个问题。
直接给肯定是不行的!
如今的朱仪,在京城当中也算是一号人物,尤其是上次为任家求情之后,朝野上下,已经有不少目光,注意到了他这个人。
他想要将这副题字交给宋文毅不难。
但是,既然能被太上皇和天子同时看重,这个宋文毅,想来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现在是天子在位,此次回京,也是天子将他调回来的。
所以,宋文毅只要稍有一点政治敏感度,就会和太上皇划清界限……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想要试探出他的真实态度,那么,就不能这样直接转交,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契机。
至于这个契机在哪……
朱仪思索了片刻,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轻轻掀开帘子,对着身旁的清风吩咐了两句。
于是……
“什么?”
文华殿中,朱祁钰听到舒良的禀报,脸上微微一阵意外,紧接着,就是感到有些啼笑皆非,手里正批着的奏疏,也撂到了一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