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这个举动,至少说明了,在他心中,这件事情是可以说服天子的。
于是,一旁的朱鉴顿时精神一振,立刻跟上去,道。
“陛下,大宗伯所言极是,陛下体念太子辛苦,是君父仁心,敦厚亲亲之意,然则天下万民,皆期盼东宫早日出阁,承社稷之重,明孝悌之义,为天下臣民表率,以忠陛下,抚黎庶,此诚东宫职责也。”
“太子殿下虽幼,但既为储君,自当承万民之望,不可懈怠,故臣赞同大宗伯所言,恳请陛下忍痛割舍心中疼爱,严格要求东宫,如此方是心怀天下万民之大爱也。”
朱鉴话音落下,在场的其他人也反应了过来,于谦的脸色稍显挣扎,但是到最后,还是叹了口气,同样上前道。
“陛下,正是此意,东宫为天下储本,非独民间幼童,自当承其重责,为天下尽心矣!”
有了胡濙领头,朱鉴和于谦紧随其后,其他在场众人也渐渐没了顾虑,王翺,陈镒,陈循等人也纷纷上前,拱手开口。
其话大同小异,基本也都是赞同胡濙所说的话的。
不过,在一帮老大人的随声附和之中,又理所当然的出现了一个异类,那就是吏部尚书王文。
看着一帮同僚各自进谏的样子,他老人家不知想到了什么,脸色颇有些不大好看,笼着袖子沉默不言,甚至轻轻侧了侧身子,一副不屑的样子。
但是,对于其他大臣们来说,这位天官大人,不说话就是给面子了,所以,他们丝毫都不在意王文的臭脸。
朱祁钰坐在御座之上,看着底下众臣齐齐俯身所请,心中不由叹了口气。
事实上,眼前的结果,他是有预料的,毕竟,他刚刚的话,并不是在谎言虚应,而是他真真正正经历过的事。
朝廷的这些大臣,其实说白了,无情的很!
太子甚至是皇帝,在他们心中,看似高高在上,但是实际上,多数时候,往往只是一个冰冷的符号,也只能做一个冰冷的符号。
说到底,在东宫出阁这件事情上,朱祁钰就像他自己说的,还是存着几分私心的。
和太上皇之间的争端是一回事,但是,对于朱见深这个小娃娃,朱祁钰还是没什么恶感的,甚至还怀有几分愧疚之心。
虽然朱祁钰很清楚,前世的时候,这个侄儿登基之后为自己复帝号,修实录,并不一定是存着几分真心,更多的是出于安抚朝局,抚顺人心的政治意义。
但是,还是那句话,无论出发点是什么,受了人家的好处就是受了,受了好处就得记着。
若轻飘飘的一句,对方初心并不纯粹,便将恩义抹杀,那才是自欺欺人。
前世的事,朱见深和朱见济一样,都是被卷入朝局的无辜之人,尽管作为天家皇子,这是他们注定的命运。
但是,就像这一世小心翼翼的对待济哥儿一样,这也并不是朱祁钰可以心安理得的理由。
只不过,有些时候,皇家之人,本身就是身不由己的,即便朱祁钰是天子,也有些无可奈何……
第708章 逐渐进入正题
文华殿中,底下是群臣俯首同请,上首是天子依旧沉默。
很明显,双方的意见产生了分歧,并且,谁都不愿意妥协。
应该说,这种情况, 在如今的景泰朝是极为少见的,甚至于让人有印象的,就只有登基之前关于嗣位还是禅位的那一次争论。
大多数时候,以天子的高明,都不会让自己落入和朝臣完全意见相悖的状况,即便是偶尔出现了,天子也往往会主动让步。
似如今这般君臣对峙的状况,着实是少见的很。
然而, 事情发展到了这种地步,春猎之后行出阁礼,已然是朝臣们最大的让步了。
即便是朱祁钰将太子的身体状况搬出来,也难撼动这些大臣坚定储君地位的决心。
可以说,除非这个时候,朱祁钰动用天子的权威强压下来,不然的话,朝臣们是绝不会改变主意的。
毕竟,对于朝臣们来说,太子先是储君,然后才是一个四岁的稚童,而且,不是自己的孩子,自然不疼。
更不要提,如今的这位太子, 哪怕该疼的人,也未必疼。
所以实质上,到了如今,要么天子动用权威强压, 要么就只能妥协让太子早日出阁,没有其他的办法。
而在场的诸多大臣其实心中多多少少都有数,强压着朝臣按头做事这种办法,并不是天子愿意用的,因为用的多了,会使得君臣离心,进而让朝廷日常的政务出现问题。
局面僵持,气氛变得有些冷淡,片刻之后,最终还是天子率先打破了这对峙的局面。
不过,天子既没有让步,也没有强压,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朱仪,沉声道。
“此疏既然是护驾将军朱仪所上,缘何进殿之后,一言不发?”
于是,众臣的目光都落在了一旁年轻的朱仪身上, 多数人的神色,都忍不住浮起一丝忧虑。
看这个样子, 天子是有些被惹怒了, 又不好对着在场的众臣发火,所以,只能挑软柿子捏了。
说到底,朱仪是上奏疏的人,如果他扛不住天子的压力的话,那么,这件事情说不准还真的会再生波折。
然而,让众臣感到意外的是,面对天子明显有些不善的口气,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不卑不亢的上前,拱手道。
“回禀陛下,此疏虽是臣所上,但是臣官职低微,虽蒙召见得至御前,但未得陛下垂问,亦不敢随意开口。”
这番话说的十分恭敬,但是,却也不难听出其中的疏离之意。
在场的众臣对视一眼,皆忍不住叹了口气,他们早就听说,成国公府早些时候和陛下生了嫌隙,所以才会接受上圣皇太后赐婚,和英国公府联姻。
如今看来,竟是真的。
看如今的状况,恐怕不止陛下对成国公府不满,只怕这朱仪心中,对于陛下也有怨气。
“不敢?”
果不其然,天子轻哼一声,脸色一沉,将面前的奏疏合上,冷声道。
“朱将军这奏疏都递到朕的御前,还有什么不敢的?”
谷阷
“哼,官职低微,好一个官职低微,一個护驾将军,上一份奏本,能惊动得一干侯,伯联名其后,就连礼部的大宗伯,也愿附骥尾,朕可真是找了一个好的护驾将军啊!”
说着话,朱祁钰的目光在朱仪和胡濙的身上逡巡了片刻,若有所指的道。
“朕没记错的话,朱将军,你家的夫人,是胡尚书的女儿吧?”
这话就差明着说朱仪和胡濙二人暗中勾结了,可见天子此刻的情绪又多么激动。
然而,面对如此沉重威势的天子,朱仪却依旧不卑不亢,跪倒在地,道。
“陛下明鉴,胡尚书的确是臣的岳父,但是,臣自幼受家父教导,凡朝廷大事,不可掺杂个人私情。”
“臣之所以会上此疏,乃是一心为朝廷,为陛下,为东宫计,国本奠安则社稷固,东宫出阁则朝局安,太子贤德则万民敬服,上辅陛下,下安百姓,实是万民所期,群臣所望。”
“正因如此,臣虽位卑,甫一上本,各勋臣及大宗伯均愿联名启奏,此诚群臣之心也,与臣内子无关。”
这番话说的平静,但是,却显然更让天子生气,只见上首天子冷冷的望着朱仪,道。
“巧言令色!”
“你还敢跟朕提你父亲,当初鹞儿岭一战,你父丧师辱国,受制奸宦,轻敌冒进,致虏贼断我军辎重,围困土木,令上皇蒙尘,宗庙殆危。”
“朕念及其过往功劳,准你为父扶灵归京,以国公之礼下葬,却不曾想,你丝毫不感念天恩,如今竟敢私自勾结重臣,妄议朝事,实乃居心叵测!”
这番话说的疾言厉色,显然已是怒极,其中的一些词语,光是听着,便令人感到心惊胆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