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页(1 / 1)

('

就算是能够证明,想要收回,也是难上加难。

对于老百姓来说,田地就是他们的命,要抢他们的田,是必然要拼命的,强行收回,很容易引发民变。

何况,犯错的是那些私自侵占发卖田地的边将和边军,老百姓是花了银子买的田地,虽不合法但是合理。

朝廷要收回,却没有人补偿百姓的损失,那么百姓何辜?

如果说要补偿的话,那么且不说朝廷难以负担这笔支出,就算能够负担,拿回本来就是朝廷的官田,还要付钱,和直接从百姓手中买田有何区别?

事实上,这才是最大的死结。

朝廷整饬军屯,是为了能够让边军自给自足,恢复田亩的数量,可不是仅仅为了惩治那帮徇私舞弊的混蛋。

如果说整饬到最后,只是杀了一批人,军屯的数量没有恢复,那么,杀的再多,朝廷这次的整饬,也是失败的!

除了这部分以外,当然,也有些被侵占的军田,是被边将中饱私囊了。

这些田地,清查起来相对简单,但是,也不容易。

简单是因为,无论是官员还是边将,在面对国家机器的时候,都毫无反抗之力。

可以说,只要朝廷能够掌握足够切实的证据,拿下他们毫不费力。

但是,还是那个问题,稳定!

这些混蛋侵占了军屯,挪为己用,固然是中饱私囊,但是,这些田地他们又不可能自己来耕种,而是要雇佣佃户来耕种。

朝廷将这些田地收回是容易的,但是,收回之后,必然是要交给官军来耕种,即便是仍然交给原本的佃户耕种,那么军屯相比较民田更高的税赋,也未必是他们承担的起的。

收回这一批田地,必然要产生大量的无业流民,如何安置他们,也是朝廷必须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这其实很不讲道理。

明明是这帮边军边将犯了错,但是最后,拿下他们留下的烂摊子,却还要朝廷来收拾。

可这是没办法的事,朝廷受万民拥戴,就应该庇护万民。

无论是谁犯了错,是谁的问题,只要出了问题,要考虑如何解决的,必然就是朝廷。

这是责任所在,义不容辞!

至于那些未登记在册的减少,这部分的田地登记在册,但是,却交不出该有的粮食。

至于理由,五花八门,但是却让人难以反驳。

耕田种地,说白了是靠天吃饭,干旱,冰雹,蝗灾,各种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减产。

还是那句话,这些情况,朝廷难以一一具体核查,靠地方官……嗯,诸位懂的。

地方禀报上来,朝廷就算派钦差去查证,往往也无功而返,只能吞下苦果。

就算是没有这种天灾做幌子,由于军屯的特殊性质,各地的边军边将还有一个绝对难以反驳的理由。

瓦剌扰边!

边境一向都不太平,瓦剌的各个小部族,经常成群结队的来劫掠,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作为镇守边境的军队,边军的首要职责是保境安民,其次才是别的。

所以,因为屡受劫掠,边军调动频繁,许多时候需要临时抽调屯田军参战,误了农时导致田地减产,也是兵部时常接到的理由之一。

瓦剌人来去如风,每年大大小小的冲突和遭遇战无数,想要具体查证情况,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面对这些各种各样的理由,朝廷也很难去责怪边军边将什么。

最终的结果就是,明明登记造册的田地有这么多,但是实际上缴纳的赋税,却远远不足。

除此之外,登记造册的田地,也存在私自发卖或被侵占为私田的情况,所以,如若要清查起来,该如何安抚百姓,依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591章 人从哪来

应该说,单是本身军屯的田地被侵占的情况,已经十分棘手,但更棘手的,却是私垦田。

事实上,军屯之所以会糜烂至此,私垦田的存在,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所谓私垦田,一部分是由原本的屯田被隐没后,未登记在册的田地,另一部分,则干脆是新开垦出来的荒地。

对于大多数的边将来说,前者获利更大,但是后者却更加安全。

正常来说,开垦荒地对于国家来说应该是好事。

作为一个农耕民族,至少到现在为止,只有田地不够的情况,而不会有田地过盛的情况。

诚然,边境地域广袤,并不像江南一样,几乎将所有可利用的田地都开垦了出来。

在边境地区,还是存在很大的荒野地区,可供开垦的。

但是问题就在于,开垦荒地并不是找一块地,然后耕种就可以的。

所谓刀耕火种,想要把一块荒地变成可以耕种的良田,要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要平整土地,将高处的土方一筐筐的搬到低处填平,然后垒出田埂,大块的土块要打碎,草根仔细除净,才算完成了第一步。

然后,为了加强肥力,能够长庄稼,要一担担的将肥料挑到田里,辅以晒干的草木灰,细细的洒在田里,再用牛车深耕一遍。

最后,也是最困难的,就是从最近的河堤处挖渠引水,灌溉田地,如此,一亩可以耕种的田地,才算是基本成形。

这些事情如果是普通人家来做,少说要好几个壮劳力,至少花上两三年的工夫,下死力气去干,才能做得完。

然而即便如此,最终得到的田地,也不过是一亩仅仅勉强可以耕种劣田而已,想要将劣田变成良田。

必须要经过几年的播种,细耕,好好的侍弄照料才行。

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开垦荒田是要命的事,往往花了一辈子,累到把命都赔进去,才能开垦出三五亩的良田,是真正当做家底儿来重视的。

可是,对于边将来说,开垦荒田却要简单的多。

手底下都是大头兵,派出去干活不就完了!

普通百姓开垦荒田,还要操心明天吃什么,但是边军可是朝廷发饷的,每天吃饱了出去干活,就当操练了。

结果就是,明明是好好的军队,到最后变成了开垦荒田的劳工,不仅兵士被煎迫过甚,而且时间都用在了开垦荒地上,荒废了操练,等到瓦剌打过来的时候,只能一触即溃。

这种事情,在边境同样屡见不鲜。

等到田垦出来了,或者底下人闹得太厉害了,就一纸调令,和营中巡防,守城的军士一换,什么事都没有。

到了最后,朝廷出了大笔的银子养边军,普通的兵士们出了力天天累得要死,可战力不升反降,还屡屡有逃亡的情况。

至于那些田地,自然顺理成章的被边将收入囊中,改头换面,使些银子往地方官府一送,便摇身一变成了正经登记在册的民田。

甚至于,有些时候银子都不用送,对于地方的官府来说,只要愿意登记上去,按时缴纳税赋,那么就是一笔政绩。

须知,考核地方官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当地田亩的数量及岁产粮食是否有所增长。

每年都有新的田地增加,对于地方官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至于怎么来的,他们当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越是如此,私垦田便愈演愈烈。

而且,更无解的是,由于私垦田不用缴纳税赋,所以,虽然开垦起来很艰难,但是一旦开垦出来,很多时候,边军往往更愿意耕种私垦田。

因为如此一来,他们能够得到的粮食,比耕种军屯还要更多,毕竟,军屯的税赋很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上缴朝廷统一安排。

军屯要推行下去,无非在于田地和人。

侵占军屯让田地变少,私垦田泛滥让耕种军屯的边军减少,没有地,没有人,军屯逐渐崩溃是自然而然的事。

军屯一旦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那么边境的军费支出将完全依靠国家财政,到时候,可真的是天天拆东墙补西墙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