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看这些亲王在面对天子的时候还算恭顺,但是实际上,他们的跋扈要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朝廷的各个衙门当中,唯有礼部,户部和宗人府,能够让他们稍稍忌惮几分。
礼部是因为掌管着各封国的宗封诰命,请婚仪典,直接卡着这帮宗室的脖子,户部也不必说,掌管着宗禄钱粮的核发。
至于宗人府,则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宗室的管理衙门,宗室上奏,录罪,入宗谱,都要经过宗人府。
除此之外,朝廷其他的衙门,对于各地的宗室亲王来说,影响力甚至还比不上当地的巡抚衙门。
因此,郭晟这个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在他们看来,啥也不是。
被这么多的亲王怒目而视,郭侯爷的心里也是一阵叫苦。
这原本盘算的好好的,外头闹腾起来,里头的一堆亲王必然抱着看戏的心思,想将广通王那么几个叫进来分说清楚,压根用不着他出面。
可谁曾想,天子这忽然闹了一出宗学的事。
郭晟知道的,要比在场大多数的亲王都要多,他心里更清楚,这场闹剧的原因是什么。
但是事已至此,已无退路可言,英国公府还有广通王,阳宗王等人,都已经准备齐整,可不能在他这里掉了链子。
面对着一群宗室的压力,郭晟的额头上渗出一丝冷汗,舒了口气,道。
“岷王爷言重了,本侯岂敢干预宗室事务,只不过”
话说了半截,就被人打断了。
这次开口的是周王,他一甩袖子,口气当中透着一丝严厉,轻叱道。
“既然不敢,还不退下!”
宗室亲王的自傲,只这一句话,便可见一斑。
要知道,周王在诸王当中,算是恭谨守礼,自律谦和的宗室,但即便是他,在面对朝廷大臣的时候,说话也是丝毫都不客气。
不过,如此一来,岷王和周王的强势态度,却不由得让在场的众臣眉头都是一皱。
虽然说朝廷武有分,时常冲突。
但是,老大人们又岂会看不出来,诸王对于大臣的轻视,并不是针对于郭晟一个人。
即便出言说话的不是郭晟,而是臣这边的大佬,他们的态度只怕也不会有丝毫收敛。
当下,最前端的几个七卿大臣对视一眼,便各自有了决断。
当先出列的是安分许久的左都御史陈镒。
都察院纠察百官军民,无所不劾,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宗室亲王,事实上,宗室的大多不法之事,都是由巡查地方的监察御史禀报到朝廷当中的。
陈总宪起身上前,俯身一拜,道。
“陛下,臣身为左都御史,掌纠劾百司,辩明冤枉,今宫中大宴,宗室群臣皆在,广通王,阳宗王,镇南王,江川王四人于众目睽睽之下,相互殴打,扰乱大宴,无礼无状,目无君上。”
“臣请陛下将此四人押到殿上,详加审问,若无缘由而随意闹事,请陛下严惩四人,以戒宗室!”
宗室们不将朝廷的大臣放在眼中,实际上,老大人们也不怎么将宗室们放在眼中。
就像朝廷的大多数衙门无权干涉宗室事务一样,宗室们对于朝政的影响力也无限趋近于零。
甚至于,要不是这一次天子刚刚登基,召集了宗室入京,老大人们恐怕一辈子就不会见到这么多天潢贵胄。
因此,面对宗室的自傲,老大人们也丝毫不会弱了气势。
陈镒话音落下,随之又走出一位绯袍大员,不是别人,正是礼部尚书胡濙。
胡老大人面无表情的上前,一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总宪大人所言甚是,陛下设宗学,周王,襄王,郑王,伊王皆有不满,多有托词,不愿入京,称诸宗室恭顺守节,足可卫护藩屏。”
“如今言犹在耳,竟有四位郡王,于陛下大宴之上大打出手,此等宗室,何以守藩屏,护封地?”
“故臣请陛下传广通王等人上殿,视其情由,辨其品性,若实有不堪,自当重处!”
这番话说的不可谓不大胆,一下子就揭开了诸王的遮羞布,同时,也直接了当的将这几个人的事情,和宗学联系了起来。
所以说,胡老大人能够在朝廷屹立多年,靠的可不仅仅是八面玲珑,明哲保身,该表明态度的时候,他老人家不仅果断,而且坚决。
一言既出,顿时诸王的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胡濙的这番话,正正戳到了他们的痛处。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宗室们都是什么德行,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不过了。
原本,好歹有周王和襄王这两位榜样人物,可以拿出来证明宗室都是安分守己之人,没有必要非要入什么宗学。
结果一转头,外头一帮郡王就闹出这档子事儿。
要是真有缘由就算了,要是因为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打起来的,那他们之前跟天子的一番对抗,岂不是白费工夫?
有心想要跟着周王几个再说两句,但是看着胡濙的那张老脸,不少亲王却又乖乖的坐回了远处。
礼部负责诸王册封,冠婚的核准,王位的嗣封承继,都是要经由礼部来处理的。
因此,对于宗室来说,这满朝上下的大臣,别的都能得罪,唯独这位礼部尚书,是他们得罪不起的。
然而,到此还没有结束,臣这边接连两个大臣站了出来,武臣这边也不甘落后。
郭晟被骂的毫无脾气,紧接着就有人出来替他说话,此人就是在朝中沉寂许久的,宁阳侯陈懋。
老侯爷依旧是一副精神奕奕,龙行虎步的样子,来到殿中,虎目一瞪,拱手道。
“陛下,臣蒙圣恩,兼掌宗人府事,宗室犯错有罪,皆属宗人府管辖范围之内,如今广通王等人大闹宴席,臣不敢不问,请陛下恩准,传广通王等人上殿,辨明情由,以警宗室!”
自从太宗以后,宗人府一直都由勋戚来代管,如今的宗人府,管事的正是宁阳侯。
因此,在这件事情上,他可以说是最有发言权的。
臣武臣,各自都有重量级的人物出面,和宗室持完全相反的态度对峙起来,殿中的火药味,一下子就变得浓了起来
第286章 君侧必备技能
应当说,这是一次并不多见的,臣武臣态度一致的时候。
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岷王的态度强硬,训斥了郭晟,导致了朝臣的不满。
但是实际上,只有朱祁钰清楚,底下的朝臣,也在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武臣这边,成安侯郭晟和宁阳侯陈懋,都是英国公府的人,广通王闹事,和他们提前通过气。
所以,他们必不可能看着,这件事情就这么被息事宁人。
臣这边,陈镒是因为不满于宗室的强势,作为清流风宪,他必须出面维护朝臣的尊严。
至于胡濙这个老家伙,则纯粹是见风使舵的想搏一把好感。
别看他一副怒气冲冲,大义凛然,态度坚定的样子,实际上,从他的言语当中,便能够看得出来。
他是在表达自己和天子站在一头的态度,不然的话,他根本没必要提宗学的事情。
不论如何,朝臣这边罕见的在同一件事情上团结了起来。
要是换了往常,武群臣如此态度一致,就算是再大的国政要务,也不会有任何阻碍的通过。
但是今天不同,这件事情是宗务,说穿了是老朱家的家事,所以,到底要怎么办,还得看天子这个族长的意思。
因此,一时之间,无论是武大臣,还是宗室亲王,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汇聚到了上首的天子身上。
面对这样的情况,天子显然也有些犹豫不定,过了片刻,只见天子对着老岷王道。
“岷王叔祖,群臣皆道要将镇南王等人传上殿来,既然事情已经出了,不妨让他们几个上殿自述,若仅是口角争执,再由叔祖带回府中训斥,您意下如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