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笙被送回燕王府时,陆常欢和尉青菱,正在大门口嗑着瓜子。
静笙下马车时,就听到尉青菱在那里笑,看吧!我就说了,最多半个月,她就会被送回来的,愿赌服输,给钱给钱!
赌输的陆常欢一声哀嚎,怒其不争地开始碎碎念。小静笙啊,你太让我失望了!平时你不是挺行的吗?不是把太妃娘娘拿捏的死死的吗?怎么关键时候,就被送回来了呢?
一旁站着的于月白,默默的帮陆常欢付赌输的银子。
静笙:
我当你们是姐妹,你们居然拿我当赌注?!
仿佛看出了静笙不高兴,尉青菱上前,揉了揉静笙兴致不高的小脸。别气别气!你能在太妃娘娘那边待了那么久,现在才被送回来,已经是出乎我的预料啦!
静笙闷闷不乐地看她一眼,谢谢,有被安慰道。
陆常欢一把搂过静笙的脖子,别气馁啊!大不了你再跑一次,反正太妃娘娘疼你,谁不知道,咱们燕王府的顺国夫人向来有持无恐!
她居然威胁我!静笙牛头不对马嘴的说了这么一句。
什么?陆常欢没听懂,谁威胁谁?
静笙没理她,径直的往王府走,走了几步,突然回过头,脸上是难以置信的表情,她居然威胁我!
陆常欢和尉青菱的脸色,顿时出奇一致,都是一脸懵逼的眨眼睛。
但更让人懵的是,静笙说完这句话,又继续往里面走。
唉!对了,你那些舒家的客人,地动的第二天就离开了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的陆常欢,提醒静笙,静笙前脚刚走舒家的祖孙三人后脚就离开了扶风城。
走路走到一半的静笙,猛的回过头。
陆常欢还以为她要说什么,结果小丫头气吼吼的,依旧是那一句:她居然威胁我!
陆常欢:
合着你根本就没听到我在说什么?!
看着静笙气急败坏的身影进了王府,她们面面相觑之下,异口同声的问了句:这孩子是不是受刺激了?
接下来的几天,静笙的表现,让陆常欢和尉青菱大跌下巴,更加肯定这孩子一定是受刺激了。
书房门口,暮月来的时候就看到这样一幕:
于月白站在门畔,一脸的无奈,而陆常欢和尉青菱正扒着门,偷看着书房里面的情况。
天呀!我没看错吧?小静笙居然在看账本?!这是陆常欢难以置信的惊呼。
她昨天还处置了东庄子那欺上瞒下的管事!这是尉青菱忧心忡忡的声音。
于月白在旁边不咸不淡的提醒了一句。顺国夫人前天还跟着暮月去巡视了燕王府名下的几处铺子。
陆常欢和尉青菱一脸的惊诧,两人大眼瞪小眼了一会儿,才开了口。
咱们要不要给小静笙找个大夫看看?
我觉得,会不会是撞了邪祟,要不要找个神婆问问看?
平时比她们还混吃等死,只喜欢缠着燕王太妃的静笙,突然开始管家了?!
咳咳!
一声轻咳,惊到了偷偷摸摸的两个人,前一刻还趴在门上的陆常欢和尉青菱,一下跳了起来,慌忙站直了身子。
呵呵!暮月好久不见!陆常欢一脸讪笑地跟暮月打了个招呼,满满都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忠国夫人,我们刚刚才见过的。暮月笑着提醒,举了举手中厚厚重如山的账簿,夫人是来看账本的吗?
我想起我院里的衣服好像还没收,我先走了啊。
看账簿?!那是不可能的!永远不可能!
吃喝玩乐第一名,管事陆常欢溜得向来比谁都快。
看着陆常欢溜走,于月白也跟着走了,暮月又看向一旁的尉青菱。
尉青菱呵呵一笑,借口女儿找,也闪了。
暮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虽说苏浅离开时,安排了她们几位贵人掌管王府,但实质上,是虞吉管外务,暮月管内务。
陆常欢不靠谱也不管事,尉青菱管些小事还行,大事同样不靠谱。
而静笙
暮月看着正伏案书写的静笙,那认真的模样,是她从未在静笙身上见过的。
夫人休息一会儿吧。暮月劝道,这几天静笙一直在努力的学习管理王府。
努力到暮月都心疼了。
您昨晚睡得太晚了,先休息一会儿吧!
静笙却是摇了摇头,低着头继续努力,我先把这些账簿上核算一遍。
暮月一手遮住了账簿,被影响的静笙邹起了眉头。
夫人,欲速则不达。暮月语重心长地说道,这偌大的王府,事务繁杂而琐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得心应手的。
静笙手里还拿着记账的笔,眼中的神色暗淡了下来。暮月,我是不是很没用?
暮月不知道静笙为什么突然这么说,但还是安慰道,怎么会呢?
静笙却是自嘲一笑,一直以来,我好像都是躲在阿浅的羽翼下,理所当然的受着她的庇护。此次,我跟着她去了安宜县,我看着她每天都在忙,忙得焦头烂额,却发现我什么忙都帮不上她
那种深深无力感,静笙体会到了。
其实之前我可以不管不顾的跟着她去疫区的,我知道她在威胁我,可也就是威胁而已!我的阿浅,不会对我身边的人下手,她舍不得的。静笙在笑,笑意却是难过的。可是我发现,我跟着她去了,也只会拖她的后腿,让她担忧分心而已
所以您才会乖乖地回了燕王府?暮月问道。
阿浅求我静笙心里难过,天知道,她多想不顾一切的随着苏浅一起去。她求我,替她守好阿黎,守好燕王府,等她回来
静笙苦笑,她又何尝不知道,这只是苏浅怕她涉险才找得借口。
可是,她还是回来了!
暮月,教我如何守好这座王府吧!
她不想再做苏浅的累赘了,她要守好这座王府,让苏浅再无后顾之忧。
她要等着她回来。
若苏浅回不来,那她就去找她。
上碧落,下黄泉!
静笙是要长大的
第146章
岁月悠悠七万载,贫寒富贵尽折伤。
咳咳血染门前草,叹叹飞花落雨塘。
病骨恹恹泉路近,孤坟岁岁断人肠。
凭君莫怨当年事,历代医家未有方。
霖城十里外的小村落,病迁坊内,随处可见面色苍白、身体消瘦的病人,到处都是一阵连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
苏浅站在临时搭建起来的瞭望台台上,厚厚的纱布紧裹着口鼻,远远望着着远处的村落。
此时不算宽敞的瞭望台上,聚齐了霖城的官员。
霖城知县是个有主见的人,当发现疫情以后,设立病迁坊时,将地址选在了远离人群城郊村落里。
段云诩带来了一张舆图,墨迹还很新,看得出是刚绘制出来的。
娘娘,这是簪菻村连同周边五十里的舆图,段云诩将那张舆图摊在简陋的桌上,愁眉紧锁,这个村子,离霖城只有十里路,几里之外,相邻着四个村落,再过去便是安宜县,冀城疫情若是控制不住,这些地方都会受到波及
苏浅看着那一张舆图,目光幽暗。
这一带人口密集,疫情一旦失控,后果不可想象!
赈灾使团那边怎么说?苏浅询问道。
想到部下带来的回报,段云诩忍不住讽笑,赈灾使那边说,宁王坐镇安宜县,霖城这边就交给太妃娘娘了。
谁都知道,现在最棘手的,是灾后的大疫!霖城现在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身为朝廷下派的赈灾使,那边倒是甩得心安理得。
苏浅眉心微皱,看了一眼远处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