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42 章
少年的手上沾了不少水渍, 手心里还躺着刚从水里拿出来的玉簪。
宁映伸手接过,只是还没触摸到,对方就收拢的玉簪, 藏到身后。
他笑了笑,“可是朕的人生又不苦。”
“偶尔尝一下苦, 忆甜思苦, 也未尝不可。”
“……”
国库缺钱应该不怎麽甜吧……
宁映索性挪了个步子, 凑到他身后, “多谢陛下帮臣女拿簪子。”
贺时停举着簪子转身, 刻意躲开她。
他刻意拖着尾音,一副懒懒的样子, “那你要怎麽感谢朕啊?”
扑了个空的宁映:......
这人怎麽那麽幼稚啊。
她不满, “如果不是因为陛下,这簪子也不会掉。”
贺时停倒是气笑了,“朕好心好意,倒是让你说成了什麽恶人。”
宁映奇怪,“......既是好心, 为什麽在臣女醒了的时候又猛然收回手?”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沉着她睡t着干了什麽事呢。
“好,就当是朕的错,”贺时停漫不经心,却认真地看着她,唇角带着勾人的笑意, “朕给宁姑娘赔罪,可好?”
“不若,朕给宁姑娘赔一个簪子吧?”他停顿片刻, 像是在认真思考。
手里还握着从她头上掉下来的玉簪,看样子并不怎麽想还给她。
宁映婉拒, 并伸出手讨要自己的玉簪,“不必了,臣女的簪子既然找回来了,陛下便不必破费了。”
贺时停略微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看着她的掌心,最终还是把东西还给了她。
.....
从进宫到现在,在这边耽搁了太久。
宁太后寿辰的宴会也快开始了。
宁映和贺时停告辞,去找宁璃。
亭子里的两人离开此处。
经过的两个姑娘恰好碰见这副场景。
“梅姐姐,你看那是陛下吗?”
梅玥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应当是。”
“陛下身边好像还跟了一个姑娘。”
梅玥扯了一下唇角,没怎麽在意。
......
宁映在长乐公主身旁找到宁璃,三人一同去了宴会。
到现场时,宴会还未开始。
但到场的人不少。
趁着太后和陛下还不在,衆人多在互吹。
宁映坐在宁夫人身旁,认真地数着他们能有多少溢美之词可以说。
在她数到了十几的时候,宁太后和陛下入场。
今日太后不似往日那般,身着繁华的宫装,眉眼间带着笑意,看起来是极为开心。
太后寿辰,各家献礼。
收到了各种“长寿”祝福和贺礼的宁太后笑得合不拢嘴。
此次宫宴,尽管各家已经送过贺礼了,但各家的小辈也会给太后準备贺礼,以示对太后寿辰的庆贺和祝福。
谁会嫌祝福少呢。
从宁映回京,进宁府以来,宁太后对她很好,将她和宁璃一样看待,不偏不倚。
作为小辈,她理应也该献上自己的贺礼。
各家献礼结束后,一般便是小辈献礼。
宁映不慌不忙跟在兄长宁珏后面,待他送上贺礼后,宁映自然而然接上。
她没有什麽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唯一擅长的便是弹琴。
于是便找了个贺寿的曲子。
她在现代也很喜欢音乐,曾经系统的学过,她找过许多宫中贺寿的曲子,转念一想,太后在宫中几十年,对宫中的曲子听得太多,少了些新鲜感,于是便从民间小调里选了几段。
因为,她提前许久就开始準备此事。
备好了曲谱,练了几遍,很快就掌握,可总觉得不太满意。
那天,她自己一个人在院子的亭子里练琴,一直弹一个曲子,有些枯燥。
在想还有什麽喜气的曲子可以在太后生辰上展现,她还没想起来什麽,手已经十分熟练地弹起来了现代的的一个十分应景的曲子。
那时,灵光一闪。
她将民间小调同现代音乐的强烈的节奏感进行融合,她将曲调改编,既有现代音乐的节奏感,在旋律上也也更趋于古筝的柔和。
这是她第一次对古代曲调同现代音乐风格进行融合。
还不知道效果怎麽样。
她沉下心,专心奏曲。
坐在最上首的皇帝陛下,垂眸看着下方专心弹琴的姑娘。
这次她没遮面纱,也没有刻意躲着他的方向。
她刚好正对着他。
能看清她的每一个动作。
下方姑娘的手指灵活,如玉般的指尖拨弄着琴弦,琴弦在她的手里变化着声音,一个别具一格的曲子在大殿回蕩。
声音圆转清脆,曲调中的喜气似乎幻化成实体,充斥在大殿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