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考的羊(20)(1 / 2)

墨玄自五岁至十六岁都不在宣帝身边,说实在的,他对这个儿子也不太了解,这次百花宴能完美地凑满一百之数,还寓意美好,需要的也是举办者对花的了解度要高。所以挖掘鲜花市场,交给墨玄再适合不过了。

回父皇,此次百花宴,儿臣雇了百花村里的花匠,代为参谋,就连百花醉,也是他开发酿造的。

墨玄实话实说,这点与墨逸飞的好大喜功不同,墨逸飞向宣帝汇报的时候,报喜不报忧,更是喜欢夸大自己的功劳。

宣帝闻言十分惊喜:没想到如此让人惊艳的美酒,竟是出自本国的一小乡村,玄儿,既然如此,你就先从这个百花村为基点,尝试开拓皓月国的鲜花产业吧。

昨夜,秦皇后还在抱怨,祁连城只送了自己二十瓶百花醉,要是喝完了可如何是好。既然这酒是在皓月国出的,以后想喝,就方便多了。

墨玄又跟宣帝道出了一些他对百花村的认知,包括百花村的土壤只能种花,不能种粮食,还有当地经济稍显落后等等。

你回府休整一下,明日,朕派你到百花村考察鲜花产业,回来时,给朕一份详细的汇报。

宣帝高兴地背着手,想他皓月国一直以来仅依靠来往商队的税收,这种靠别人吃饭的日子极为不稳定,要是以后能将鲜花产业发扬光大,这可是在丰灵大陆里的独一份啊。而且自己的子民,又能安居乐业。

皓月国以前发生过商队减少,税收大减的情况,他不得不提高赋税维持国家正常运作。导致一部分子民承受不住税收,被迫游走他国。

要是以后有了能倚仗的产业,他对其他国家谈合作时也能硬气点。

墨玄应声而去,方才跟父皇提起百花村时,那个娇小的身影就一直在他脑海出现,想起跟人谈判时那熠熠生辉的眼睛,想起第一次有人给他夹菜,想起他第一次在人前施展轻功,第一次走屋顶。

没想到杨思甜今天前脚刚走,他明天又要去百花村了,有意思。

颠倒众生的眼眸有了温度,唇角微微勾起,墨玄上了马车。

百花村

杨思甜经过两个多时辰的颠簸,终于回到了熟悉的家。

关切地检查了下晕车的杨文星,比上次去皓城的时候好多了,杨文星一路上,都将妹妹亲手缝制的薄荷香囊放在鼻子下,一直回到百花村,下了马车,他才将香囊宝贝似的放进腰间。

杨乘风睥睨着杨文星:真没用,一个大男人还晕车,切。

杨文星对于这个弟弟的毒舌毫不在意:晕车又怎样?你看妹妹多关心我哟

果真是回到家了,哥哥又放开了,一如既往地斗嘴。杨思甜偷偷地翻了个白眼。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进屋拿了两个小小的罐子走出来。

霍大人。杨思甜来到霍骁跟前,递上罐子:感谢您的护送,这是百花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的百花蜜,清甜不腻,花香怡人。家里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只有这百花蜜是我们村里独有的,外面买不到的,我赠予您。和王爷,不过要是王爷不喜欢的话,就代我处理掉吧。

像墨玄这样一个呼风唤雨的玄王殿下,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一罐百花蜜着实寒酸了些。但是这已经是她现在能拿出来最像样的东西了。

现代社会不也是,城里人讲究土特产吗?她厚着脸皮送给墨玄,也是有私心的,只是想自己能在玄王府留下一点痕迹而已。

第50章 找人建民宿

霍骁接过百花蜜,跟杨思甜告别后,领着车队就回皓城了。

伸了个懒腰,杨思甜呼吸着这里独有的百花香,看着略显破落的家,手摸了摸钱袋。

她算了一下,收到祁连城的百花醉定金二千五百两,再收到墨玄的一千两酬金,之前付给陶轩老板酒瓶定金一百三十两,临出发前,她让二哥把余下的一百二十两也结清了,余下的酒瓶三天后将会运到百花村,现在手里共有三千二百五十两。

要是村里的普通人家,看着这三千多两要乐开花了,这数目,可以顶别人至少五年收入。但是比起杨思甜心中构想所要做的,离得还太远。

把银票拿出来,她心疼地用脸贴了又贴:宝贝,没想到,没把你焐热,就要送走你了。

看着远去的玄王府车队,杨思甜一下就想起了那双摄人心神的眸子,与那晚,跟那个人在屋顶看到的满天星光。

摇摇头,压住心中的胡思乱想,看着正在为自己忙前忙后的家人们,她给自己暗暗打气:加油啊,杨思甜,你可是来做事业的,不要为男色所迷。

明天开始,就要履行赚取三千两的五日之约了,她得好好规划一下。

她扯开嗓子,大喊道:哥哥!

三位哥哥不约而同地跑过来:甜甜,怎么了?

神秘地眨了眨眼,她伸出手,要三位哥哥合拢过来。

宋丽清回头看见,四兄妹围在一起,好似说着什么悄悄话,时而哄堂大笑,时而拍手叫好,说到激动处杨乘风还给杨思甜一个大大的拇指。她温婉一笑,看看她的孩子们,多有爱哪。

现在正是下午,杨思甜脚伤了,在家没事干,就想出门逛逛。

爹娘去地窖看百花酿了,二哥、三哥代她去查看芦荟长得怎么样了,现在家里只剩大哥杨泽寒照顾她。

大哥,不如你扶我出去走走呗。杨思甜感到很郁闷,伤哪里不好,非要伤到脚了,现在出门都要靠别人。

杨泽寒拿出从玄王府带回来的粉色狐裘,披在妹妹身上:逛逛可以,但不能太久,天寒。

看到那件狐裘,杨思甜又沉默了几秒,安静地由着哥哥扶着她走出家门。

天气比起在皓城的那段时间,略有回暖,拢紧狐裘,杨思甜觉得一点都不冷。家旁边有一条小道,途中经过几处邻居的地方。

走着走着,看到隔壁的孙二娘正在给花树浇水,她满脸灿笑地打招呼:孙二娘!

女子穿着富贵,孙二娘一时间认不出这是杨家小妹呢,她胖乎乎的脸很喜庆,应道:哎!我道是谁?这不是杨小妹吗?到了都城才十来天,回来样子都不同了,俺都认不出你来咯。

没有没有,孙二娘,您跟孙大叔还好吗?杨思甜看到,孙二娘身后,孙大叔正在做木工,像是做桌椅。

挺好挺好,就是你孙大叔不争气咯,每天做这种小玩意,木头墩墩的,才挣那么几个破钱,哪像你们杨家,一出都城,就是为王爷做事,光耀得很!

对于杨家到皓城,为墨玄做工这件事,现在在百花村已经是街知巷闻,大多是羡慕加嫉妒得很。

这孙大叔、孙二娘一直没有孩子,自幼看着他们四兄妹长大,小时候他们也经常到孙家玩,老两口是真心疼爱他们,也是发自内心地为他们高兴。

这是从原主里提取到的记忆,而杨思甜来跟孙二娘寒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孙二娘,现在有一单生意,不知道孙大叔接不接?

一听有生意,孙二娘也不问,直接喊道:孙老头,过来!过来!

孙大叔应声而来,跟孙二娘胖胖的身子形成强烈的对比,孙大叔瘦瘦高高的,眼神清澈淳朴,一看就是个老实人。

孙大叔,孙二娘,我打算盖一间客栈,不知道孙大叔接不接这个活?杨思甜在回村前就构想过了。

准确来说,根据百花村的条件,她想做一家民宿,不过对古代人来说,民宿这两个字还要她花时间解释,不如说是客栈,大家都明白。

自从百花宴过后,百花村的名字已经被间接打响了。自此之后,来游玩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她要抓住这次东风,趁早规划。

记忆中,孙大叔就是村里木工的第一好手,平时除了种花,就是做一些木头家具或者小玩意帮补家用,孙家的房子当年就是他自己一个人建的,杨思甜有细细观察过。虽然旧了,但仍然坚固结实,比他们家好多了。

孙大叔喜出望外,平时接的都是些小订单,这杨小妹一来就要他建房子,他年轻时就是在皓城做这个的,甜甜真是找对人了。

最新小说: 盛唐风华 穿回七零我靠玄学发家致富 我旁观宫斗的日子 无人像你 捡到一个病弱相公[女尊] 为了她 末世大佬穿回七零年代 秀秀 被休弃后成了侯爷的掌中宠 米立与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