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才最好看!”
转过假山,就看到了一片梅花,红梅正盛开着,腊梅含苞等放,中间几颗绿梅和白梅也绽放开来。
三人站在梅林中,古萧兴奋的指手划脚的评论着,这一枝旁逸斜出的好,那一枝有朴拙之感,李老夫人眉头舒展着,笑吟吟的吩咐着小丫头,折着古萧指点过的梅枝,“去,给夫人院子送几枝,再给大小姐、二小姐院子里送几枝过去,跟夫人说,这是古萧的孝心!”
小丫头子满脸笑容的答应着,捧着梅枝往澄心院等处送去。
三人在梅林里转着,慢慢欣赏着梅花,碧莲笑着禀报道:“老祖宗,我已经让人去把致远阁收拾了出来,那儿地势高,又正好对着这片梅林,不如到那里歇一歇吧。”
李老夫人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想得周到,到那里看雪赏梅最合适不过!”
一行人沿着盘旋往上的石级,缓步进了致远阁。
致远阁四角支着烧得旺旺的炭盆,烘得阁子里温暖异常,阁子后面生起了红泥小炉,炉子上的水已经滚开着了。
李老夫人在栏杆旁铺了厚厚坐垫的鹅颈靠椅上,透过敞开的窗户,俯视着积满了雪的园子。
古萧和李小暖并排跪在另一扇窗户前的靠椅上,从窗户里伸出头往外看着。
“古萧,你今天下午就画这园子吧。”
李小暖贴到古萧耳边,低低的说道,古萧弯着眼睛笑了起来,重重的点着头,低声答应着:“好!”
李小暖转过头,看着有些出神的看着园子的李老夫人,轻轻拉了拉古萧,两人跳下靠椅,走到李老夫人身边,爬到靠椅上,一左一右跪在李老夫人身边,顺着李老夫人的视线往外看着,“老祖宗,你在看什么?我也要看!”
古萧探着头四处看着,李老夫人笑了起来,伸手抱住古萧,笑着说道:“看什么?看雪啊。”
“这雪真好,白茫茫一片,真是干净!”
古萧赞叹着,李老夫人微笑了起来,李小暖歪头看着古萧,笑盈盈的接过了话头,“这场雪就象是给园子穿了件衣服!”
“给大地穿了件衣服!”
古萧急忙接着说道,李小暖轻轻靠着李老夫人,笑盈盈的说道:“大地一直穿着衣服啊,春有草、夏有花、秋有果实还有落叶!冬天有雪,大地跟人一样,要一直穿着衣服才好,要是光秃秃的多难看啊!”
古萧赞同的点着头,“暖暖你说得对!”
李老夫人笑了起来,轻轻拍了拍古萧,李小暖看了古萧和李老夫人,转头看着园子,这会儿,下里镇田窝村是不是也下了雪?那个族伯过得好不好?这会儿也在看雪吗?李小暖慢慢叹了口气,微微有些感慨的说道:“好多人,好多事,也是穿着衣服的,你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也许只是衣服呢,谁知道衣服下面是什么?”
李老夫人怔了怔,放开古萧,回身看着有些出神的看着窗外的李小暖,心里微微一动,世事人情,都是穿着衣服的,那些写在桑皮纸上的,都是衣服,光鲜明亮的衣服,谁知道衣服下面是什么?
李老夫人长长的叹了口气,心底舒展了开来,她这样的年纪,倒还不如个小姑娘看得明白,不到最后,谁能知道结果?
且安心看着吧。
李老夫人怜爱的抚了抚李小暖的发髻,笑着说道:“小姑娘家,发这样的感慨做什么?!凡事想得太明白了也不好,伤了福份!”
李小暖恍过神来,羞怯的笑着点着头。
三人在阁子里看着雪景,喝了杯茶,就起身回去了。
午后,雪又开始飘洒起来,李老夫人传了话,让古萧和李小暖不必过去吃饭了。
李小暖在东厢榻上做了会儿针线,就放下花绷,趴到东厢榻上,透过窗户缝看着外面的落雪,垂涎起火锅来,想了想,叫了冬末过来,低声问道:“冬末姐姐,府里吃不吃锅子?”
冬末笑着点了点头,“姑娘又馋这个了?”
李小暖笑得眯着眼睛点了点头,冬末迟疑了下,低声说道:“那我去大厨房看看姑娘今晚上的饭菜,若正巧是锅子也就罢了,若不是……”
“冬末姐姐拿一百钱去,若不是,请刘嬷嬷帮着整治个锅子吧!”
李小暖抢过了话头说道,冬末无奈的摊了摊手,“姑娘的月钱可是月月剩不下!”
“剩不下就剩不下!先吃好了再说,嗯,吃锅子这事,倒不好偏了古萧去,你去跟刘嬷嬷说,做我和古萧两个人的量出来!”
冬末挑着眉头,笑着点着头,“好!姑娘想得对!今天先吃好再说,明儿再说明儿的事!”
李小暖白了她一眼,也不理她,只推着她催促道:“姐姐赶紧去,告诉刘嬷嬷,一定要有羊肉才好,若是能用鱼汤做锅底,那就更好了!”
冬天笑着摇着头,进去取了钱,穿了棉斗篷,撑了伞出去了。
第三十八章:鱼羊鲜
李小暖一路跳到西厢,古萧正站在桌子前,专心致志的画着画,李小暖轻手轻脚的趴在桌上,看着古萧画完了园子的一只角,才笑着说道:“古萧,咱们晚上吃羊肉锅子好不好?”
古萧忙点着头,放下手里的笔,转过头,眉开眼笑的看着李小暖说道:“暖暖你想得真是周到,这个天吃锅子最舒服了!”
李小暖轻轻笑着,“我让冬末姐姐去厨房了,让刘嬷嬷给咱们收拾个锅子,最好是鱼汤,然后涮羊肉片!”
古萧弯着眼睛笑了起来,摇头晃脑的说道:“鱼羊……鲜也!暖暖你想得真周到!”
李小暖满脸笑容的直起身子,“那你好好画画吧,我让小玉去梧桐院跟菊影姐姐说一声去,让她打发两个妥当些的婆子,晚一些再来接你回去。”
古萧点头答应着,李小暖脚步轻盈的跳跃着回到东厢,坐在榻上,拿起花绷,举起来看了一会儿,叹了口气,闭着眼睛理了理气息,就着窗户的亮光,慢慢绣起花来。
申末时分,厨房几个婆子拎着两三个大食盒子,托着只黄铜锅子送进了松风院,小玉掀起帘子,李小暖早让人在东厢榻上放了只酸枝木大方几。
婆子取了个竹垫子放到几上,捧着铜锅子放到了垫子上,锅子中间已经塞满了烧得旺旺的银霜炭,锅子里浓白的鱼汤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来。
另外两个婆子从食盒里取出片得薄薄的羊肉、毛肚、切得整整齐齐的大白菜叶、萝卜片等十来碟食材,摆放到了榻前的矮几上,又取出陈醋、蒜泥、油泼辣椒等五六样作料,放到几上,笑着禀报道:“这几样,都是照表小姐吩咐的法子做的。”
又从另一个食盒里取出熏鱼、酸笋丝、醉黄泥螺和凉拌黑木耳四碟小菜,放到了榻几上,曲膝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