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不用说贾蔷身上还有爵位与官职,正如他说的那样,刺杀大乾勋爵可是大罪。
五城兵马司来的很快,这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造成了道路拥堵,又离城门不远,自是很快。
“何人在此处闹事?”身穿正七品武官袍,骑着马的张副指挥带着十名兵丁到来,他大声问道。
这叫先声夺人,镇住动手的双方,为接下来的盘问做好准备。
张副指挥看到双方,一人手持长剑,身穿短打的少年,看着像是京城的游侠又或者是哪家的公子。
另一人身上穿着锦袍,以他的目力,看的出这锦袍所用材料极其昂贵,所以哪怕甄应诚身上看不出什么,但他依旧不敢小视。
“学生国子监监生贾蔷,路遇歹人欲抢马杀人,不得已之下还手反击,并抓住了主犯一人!”贾蔷将‘青锋剑’收回腰间,抱拳回道。
张副指挥听到监生,不由的一阵头大。
“我乃江南甄家甄应诚,此事就是一场误会!”甄应诚忙跟着说道。
又出来一个江南甄家,张副指挥的头更大了。
他只是五城兵马司中东城兵马司的副指挥,小小的武官七品,有何德何能处理江南甄家这等大麻烦。
虽说是这样,但手续一点不能少。
兵丁查看六名受伤壮汉的情况,找到官道上的人录证言,并记下姓名住所等等。
“贾公子,请与我回兵马司留下笔录!”张副指挥向贾蔷说道,又转头向甄应诚说道:“得罪了,我需要给甄三爷戴上镣铐,一起回兵马司。”
之所以如此区别对待,贾蔷是原告,甄应诚是被告,他又得到了兵丁拿回的证词。
这种强买强卖之事,其实本就不大,只要做的迅速,事后追究起来就算贾蔷有背景,也不过是让甄家这边丢个面子的事。
但当街强抢又想要杀人,这件事就大了,特别是还动用了火器。
火器属于大乾严管之事,甄应诚身为江南甄家的三爷,可他并没有明面的官职。
贾蔷骑上了白马,张副指挥也给了甄应诚面子,让其坐在马车内,由兵丁押着回兵马司。
六名壮汉就惨了,他们被扔到一个板车之上,两名兵丁拉着。
要等回了兵马司后,才会给他们医治。
其实张副指挥看的明白,六名壮汉是被彻底废了,就算现在请来神医也没用。
第46章 牢房
“主子,甄家老三被抓进了五城兵马司!”大明宫内,内相戴权小着身子来到了太上皇身旁,轻声报告道。其余的情报不着急汇报,但事关甄家却是要及时汇报的。
事关甄老太妃,戴权明白轻重,这也是他的处事之道。
“甄家老三怎么了?”太上皇连头都没有抬,淡淡的问道。
虽然他对于江南甄家很是照顾,但甄家老三可是来了京城,能够被抓到五城兵马司一定是搞出什么事来,他也不会随意维护。
不管甄家老三做出什么事,只要人没有事对于太上皇而言都不是什么大事。
“此事还与贾蔷有关!”戴权见太上皇来了兴趣,也就跟着说道。
“贾蔷没出事吧?”太上皇神色一紧,沉声问道。
对贾蔷的调查已经有了一些消息,那年义忠亲王出了事,宁国府三房正好同一年出生了一个男孩,就是贾蔷。
三房的夫妻二人并没有在京城中生产,而是回了乡下的庄子中,直到孩子出生才回来。
这本应该只是巧合,可义忠亲王的侧妃在出事之前产了一子,虽说那孩子也与义忠亲王一起死了,可调换孩子的事从古都在做。
一些家族犯了事,偷偷将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换掉,以求留下一条根。
虽然目前还没有实在的证据,但在太上皇的眼中,贾蔷有很大可能性就是他的孙子。
本来帝王之家对于亲情很是淡漠,就算是有这层关系,太上皇也不应该对一个没有一同生活过的后代有什么太深的感情。
但问题在于,太上皇对于义忠亲王的死心怀愧疚。
特别是看到景文帝的不堪,更是想到了极有能力,被他当成帝王培养的义忠亲王来。
太上皇掌握着手中的权力,虽说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不想放权,这其中又何尝不是想着教导景文帝如何做一个帝王。
要知道景文帝并不是如义忠亲王一样,被当成帝王来培养的,太上皇想在有生之年,将景文帝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皇帝。
太上皇的这份心思,大概也只有内相戴权知晓,景文帝光看着被太上皇夺权,并没有看到这背后的原由。
越是这样,太上皇就越对景文帝不满,越是对景文帝不满,太上皇就越是会想起义忠亲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