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最近酆都管得严,崔大人要是不方便批条子,也无妨。木葛生站在阴律司大堂里,笑眯眯地看着公案后面的崔子玉,我待会儿和三九天去买个阴宅,就算酆都居民了。
柴束薪站在木葛生身后,开口道:我在酆都有房产,你挑一套喜欢的就行。
他一如既往神色浅淡,但看得出心情很好。
阴律司里里外外挤满了看热闹的,崔子玉冷汗哗啦啦地流,忙道:方便方便,当然没问题,这个、这个这个,祝二位大人百年好合、早他顺口想说早生贵子,可惜面前两位谁都没有那个功能,只好干巴巴地笑了笑,又重复了一遍百年好合。
崔大人,几日不见,您这口才退步不小。木葛生道:百年怎么够。
崔子玉腿一软,就差说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木葛生笑了笑,看向身后的人。
有他在,我求的是千秋万代。
崔子玉找出一张姻缘纸,盖上阴律司的大印,木葛生四下看了看,却见柴束薪已经磨好了墨,将一只紫毫笔默默递到他面前。
木葛生欣然接过,提笔一挥而就。
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
花好月圆,欣燕尔之,相携黄泉碧落,共渡海枯石烂。
红叶之盟,谨订此约。
接着他在结婚人一栏批上自己的名字,又将笔递给柴束薪。
柴束薪接过,填好姓名,接着对他道:我知道,其实你的字很好看。
姻缘纸上的字迹酣畅淋漓,一笔一划自有风骨,笔势豪纵,锋利嶙峋,却没有铁画银钩的杀伐气,而是一片洋洋洒洒的春|情。
木葛生想起自己那本连篇鬼画符的《西氏内科学》,打了个哈哈,写字太耗神,他通常的水准都是能看懂就行,好听点叫潇洒,说白了就是狗爬。
接着是证婚人一栏,木葛生招呼三个小辈,过来签个名。
柴宴宴已经迅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满脸都是喜闻乐见,安平还在适应,乌毕有则完全裂开。
毕竟事情发生的太突然,昨天定情今天领证,简直就是闪婚。
但是仔细想来,百年阴差阳错,又是何其漫长。
柴宴宴已经喜滋滋地跑了过去,接过笔就要签名,乌毕有猛地反应过来,劈手夺过笔,三两下签上自己的姓名。
柴宴宴当即不干,你这人怎么回事?
乌毕有不甘示弱,我要签在第一个!
安平看着吵吵嚷嚷的两人,无奈地叹了口气,接过笔,工工整整签上自己的姓名。
最后一栏是主婚人,木葛生将笔递给崔子玉,笑了笑,崔大人,有劳。
崔子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怂归怂,从当年的银杏书斋到城隍庙,他算是真正见证了两人一路走来。
他没有推脱,接过笔,签上自己的名字。
接着朝木葛生和柴束薪行了一礼,有情人终成眷属。
受之有幸。
天算子和罗刹子成亲,从十殿阎罗到阴阳家,整个酆都都被惊动,无数人从震惊到恍然再到悚然,最后马不停蹄地跑到阴律司道贺。木葛生把乌毕有推到人前挡锅,婚书往怀里一抄,拉着柴束薪溜之大吉。
两人一路走到三生坊,木葛生指着一座高楼,笑道:三九天,你记不记得这儿?
柴束薪嗯了一声。
当初误闯城西关,他们俩一路逃出生天,最后跳上一座高楼,躺在楼檐上看灯。
那晚阎王嫁女,金吾不禁夜。
这里原是一座酒楼,后来不知被何人买去,改做私宅,木葛生看了看,问道:三九天,这里是被你买了吗?
然而柴束薪摇了摇头,这里不是我的房产,但我认识这座楼的主人。
木葛生来了兴趣,主人是谁?
酆都名姬,鬼三姬。柴束薪道:在她继承这座楼之前,这里住的是乌子虚的夫人。
鬼三姬是三嫂的弟子,木葛生绕明白了。
三嫂之前是关山月的清倌,是赵姨亲自教的。木葛生道:她的琵琶名技不曾失传,是一大幸。
柴束薪看了看他,我记得你也会。
当初乌毕有跳将军傩舞,就是木葛生为他伴的乐。
我是看着老二留下的乐谱勉强学的,若论精髓,我连边都摸不着。木葛生有几分好笑,真正的传人在这儿呢。
柴束薪:我心有偏颇。
得。木葛生乐了,亲了他一口,这话受用。
附近人来人往,两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耳鬓厮磨,柴束薪脸红到脖子根,木葛生正要逗他,高楼大门忽然打开,珠帘叮咚。
一名女子站在门前,盈盈下拜,见过二位大人。
正是鬼三姬。
木葛生立刻放开柴束薪,清了清嗓子,一副斯文败类模样,叨扰姑娘了。
无妨,今日二位大人大喜,酆都都传遍了。鬼三姬敛袖一笑,恭喜二位,姻缘天成。说着侧过身,微微低头,奴家寒舍,已备下一杯薄酒道贺,还望大人不要嫌弃。
木葛生正想找地方喝酒,当即喜上眉梢,正要往里走,却一把被柴束薪拽住。
他回头看了看对方的脸色,木葛生何等人精,立刻明白过来,笑道:三姑娘,能劳烦你帮我拿一壶水么?
说着眨眨眼,柴大公子喝醋呢,我怕他酸着自己。
鬼三姬反应过来,忍不住笑出声,连忙低头行礼,是奴家唐突了。
今日成亲,我得陪夫人,三姑娘莫怪。木葛生笑着作了个揖,就不叨扰姑娘了,等哪天我夫人高兴,在城隍庙给您补一桌喜宴。
送回鬼三姬,木葛生扯了扯柴束薪的袖子,行了媳妇儿,别喝醋了,酸着自己,我心疼。
柴束薪不说话,木葛生歪了歪脑袋,相公,还气着呢?
柴束薪:
他算是拿木葛生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只能说一句胡闹。
罪魁祸首嘿嘿一笑。
他们在长街上慢慢地走,忽然有琵琶拨弦,婉转叮咚。
乐声从高楼上传来,是鬼三姬在唱西厢。
平生愿足,托赖着众亲故。得意也当时题柱,正酬了今生夫妇。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
余音悠长,随着咿咿呀呀的曲调,木葛生跟着哼了起来。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作者有话要说:
婚书证词取材于民国婚书
第76章
木葛生和柴束薪在酆都逛了很久,回到城隍庙时已是深夜。
他们进入蜃楼时还是腊月,如今已是盛夏,城隍庙前院的银杏树枝繁叶茂,木葛生躺在树下的藤椅上,手里摇着蒲扇。
柴束薪转身去了后院,回来时手里端着搪瓷缸,酸梅汤,放了干桂花。
夫人辛苦了。木葛生接过搪瓷缸,拍了拍一旁的藤椅,夫人坐。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