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葛生特意挑了一条人少的路走,如果是幻境,最好少与境中人接触,否则很容易迷失其中。
此时蓬莱似乎有什么盛事,山阶上人来人往,还有不少人在云间御剑穿梭,远处剑气连啸而起。柴束薪听了片刻,道:这是蓬莱的试剑大会。
木葛生听过这个名字,这是蓬莱十年一度的盛会,诸子七家都会受邀观礼,可惜他始终没赶上。一开始是由于外出留学,后来是因为死的早。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木葛生眯着眼眺望山巅,三九天你是怎么听出来的?你来过?
柴束薪沉默点头。
两人一路上山,不远处是蓬莱金顶,大殿前人山人海,一名手执锦书的礼官从殿中走出,声音传遍群山
本次试剑大会甲等优胜莫倾杯!
人群爆发一阵欢呼,数道剑光乍起,冲上半空,只见半空中站着几名御剑而行的弟子,七手八脚地拖着一人,众人大笑作一团,将对方从半空扔了下去。
被扔下去的人手里还拎着一只酒壶,在半空施施然喝了几口,接着打个响指,御剑腾空而起,身形潇洒卓然。
我就说今年的优胜肯定是莫师兄!人群中众声喧哗,有弟子兴奋道:莫师兄入门十二载,今年刚刚及冠便取得优胜,真是天降英才!
还是门主座下,说不定下一任掌门就是他了!
木葛生完全忽略了耳畔的议论声,他目瞪口呆地看着半空饮酒御剑的青年,神色震惊:三九天,我是不是眼花了?
柴束薪向来风云不惊的眼底也浮现一丝波动。
不必再思考这是幻境还是真实了,他们两人如今处于多年以前的过去。
至于这过去有多久远,谁也无法确定。
但必然是很多很多年以前,那还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时代。
半空中的青年满把乌发,落拓地挽在肩头,但无论是木葛生还是柴束薪,谁也不会认错那张脸。
虽然气质尚且清狂,但毫无疑问那是年轻时的银杏斋主。
莫倾杯。
====================
第五卷 清平乐
====================
第54章
两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神色里读出了震惊。
让我捋捋。木葛生抬起手,打断了柴束薪未出口的话,我们到蜃楼取盘庚甲骨,进入顶层的方法是老二告诉你的,开门的办法也是老二给你说的结果进来之后看到的是师父的记忆。
那么这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巧合的可能性不大。木葛生自顾自说了下去,多半是老二故意为之,但他为什么会有师父的记忆?
显而易见,是银杏斋主让他这么做的。
那么这份记忆,老二很可能也看过。木葛生喃喃道。
以松问童的性格,即使银杏斋主交代他不可查看,他也必然会刨根问底而他看过之后,选择将这份记忆封存在盘庚甲骨的传承之地。
仿佛就是为了多年后,他们二人前来,再度将其打开。
在木葛生的印象中,松问童是银杏书斋最洒脱的人,任世事天翻地覆,这人依然活得寿比南山,最后痛快撒手人寰,拍屁股走人毫不留情,还得麻烦人去给他扫坟。
难以想象对方在多年以前,曾在这里留下一份记忆,直到去世前都噤声不语。
这显然不是松问童的性格,如果只是一份单纯的记忆,对方肯定早就兴冲冲拿出来众人有福同享,一同看看尊师当年的黑料。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反而郑重地将其封存在传承之地,还告诉了柴束薪开门的方法,又翻修蜃楼,替他们的到来铺好了路。
这显然是一个局很多很多年以前由银杏斋主设下,松问童代为传递,最后隔世经年,递到他们手中。
我有种不太妙的预感。木葛生揉了揉鼻骨,通常师父都是有话直说,像这样兜个大圈子把消息递给我们,都不会有好事。
柴束薪嗯了一声,你还要继续看么?不想看的话,我可以打破这个幻境。
当然要看。木葛生打起精神,来都来了。
虽然朝夕相处,但他们确实对银杏斋主的过往一无所知。
更想不到他竟然出自蓬莱。
诸子七家的关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木葛生摇摇头,又笑道:不过我倒是对师父的真实年龄好奇很久了。
得此良机,必要好好看看他是不是个倚老装嫩的老头子。
柴束薪:如今你也是了。
木葛生:彼此彼此。
莫倾杯,八岁入蓬莱,二十岁取得试剑大会甲等优胜。
当代蓬莱门主提起自己的这名弟子,淡淡道了一句:惊才绝艳。
根据蓬莱门规,历代试剑大会甲等优胜者,都破例准许进入藏经阁一夜。
蓬莱藏书浩如烟海,揽尽天下绝学,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术真传,以及深埋于历史中的千古真相。五个时辰内,入阁者可任意读取,换言之,在这五个时辰里,他坐拥整个人间。
藏经阁十年一开,但凡入阁者,皆为倾世之杰。
而莫倾杯是唯一的例外。
当日这位天才拎着酒壶,大摇大摆进了藏经阁,不到五个时辰,就连人带壶被扔了出来,酩酊大醉,躺在青石阶上一觉睡到天亮。
醒来后酒意未消的青年抹抹嘴,将酒壶灌满,骑着青牛扬长而去。
就此下山。
当日正午蓬莱传出消息,门主座下弟子莫倾杯,就此逐出师门。
修为尽去,入世历练。
倏忽数载,冬去春来,那之后又是许多岁月。
青年风华未逝,几度改头换面,在江湖闯荡,也起兴拜过朝堂。三教九流,士农工商,他叼着稻草躺在牛车上晒太阳,也曾一蓑烟雨与人论剑,烟花巷陌把栏杆拍遍,指点江山、语惊王侯,自是白衣卿相。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不似谪仙人,倒像红尘客。
木葛生坐在酒楼上嗑瓜子,边看边问:这是师父的第几个相好了?
柴束薪倒了杯茶,记不清了。
没想到连你都记不清了。木葛生连连摇头,拍净手上渣滓,师父这下山走一遭,不说别的,就光是这红颜知己的数量,顶得上别人几辈子。
怪不得他老人家在银杏书斋活得那么清心寡欲,我这师娘们要是都搬进来,白水寺怕是要成了女儿国。
柴束薪冷静地心算了一下数量,道:住不下。
木葛生险些一口茶喷出来,好家伙,怕是得有三宫六院才行。
红颜易老,不过一晌贪欢罢了。柴束薪给他重新倒了杯茶,先生前几天刚去扫过墓。
不是祭奠他几十年前一起华山论武的那个兄弟?
那是其一,还有祭拜他当年刚下山时救过的药娘。
木葛生想起来了,莫倾杯初入世时救过一名医女,两人结为好友,后来医女名满江湖,成为一代圣手。
说是好友,但对方终身未嫁。
一见误终身,红颜白发,对方却依旧风华。
木葛生道:我都没法说师父是有良心还是绝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