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眼看着一周就要在每天扎在课本的日子中过去了。
谢玦发现,塌下心来的前两天是最煎熬的,一天的时间比原来长了好多,也更难熬些。
池翰墨说得没错,最艰难的事情是逼自己集中注意力。
看一节新内容没那麽难,做一节对应的习题也没那麽难,难的是一直保持这种节奏和专注继续去看第二节、第三节。
弄完一节内容的新知识后,自己会对自己松懈,有种潜意识在告诉自己: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这时候是最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刻。
劲头一旦“松”下来,想要再提起来就难了。
除此之外,谢玦也发现了“松懈”很久后给自己带来的后遗症——很容易走神。
那天在谢家,自己怀揣着一肚子心事,池翰墨的话轻飘飘的没进心里,真正捧起书本来,谢玦恍然发觉对方说得很精準。
他过了太长时间漫无目的瞎混的日子,打游戏还好,有紧张刺激的KDA悬在前头,好胜心能让人时刻关注电脑屏幕。
但刷视频刷得太多,他看一会儿书就忍不住摸手机,甚至有的时候是无意识的。
——自己猛然发觉的时候已经刷了好几个短视频了。
还是在处于学校、池翰墨提醒他的情况下。
周一那天还好,从赵哥那回来,谢玦是状态最好的一天。
就像很多人刚看完打鸡血的视频或者语句,就算只有三分钟热度,那股劲头怎麽也能支撑一阵。
周二上午开了小差,发现自己开始莫名其妙刷短视频后,谢玦狠狠地关了机,把手机丢进了桌兜里。
下午第二节课,池翰墨跟他说可以开始看别的科目,并建议他可以从语文或者英语里选一个。
谢玦问为什麽是这两科,池翰墨说这两科的基础是背诵,当然也有很多需要理解的内容,但和数学的“做题”思维不太一样,又都是主科,分值较高。换个思维方式,可以帮谢玦提高些注意力。
谢玦听了,然后选了英语。
毕竟上次语文这一科目给他留下了些不太好的心理阴影。
但显然英语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字母都认识,但字母组合起来的单词不认识就是不认识。
池翰墨没有让他一上来就学过多语法,简单问过谢玦后,他觉得谢玦初中还是有点儿底子……虽然不多,但是有。在一些基础句式和用法上不算是一无所知,需要提升的是单词量,单词量上来了之后再说语法的问题,有了单词量打底,语法也更好理解些。
所以他拿出了自己的英语词典,放在谢玦手边,让他一边看从英语1的第一篇课文开始看,对照后边的单词注释,要是又还不会的可以查辞典,以弄懂文章意思为第一前提。
可以用汉字标注在不认识的单词旁边。
刚开始看英语的时候还好,谢玦对照着后边的单词表,按照池翰墨说得,一点点标注到前面。
费了半天劲一看才搞完两段,他看了一眼后边的一大篇文章,顿觉头疼,问池翰墨:“这就没有整篇翻译吗?”
太耽误时间了,他感觉就以现在的额速度,就是后头两节课都搭在里头,说不定都搞不定——生词太多了。
后头单词表里的不全,他得一直查辞典。
花时间不说,谢玦一开始标注的时候还想着把不认识的词往脑袋里记一记,别光当搬运工。但标注的多了,脑子也就记不住了。
“书上没有。”
正上着课,池翰墨看了眼上边的老师:“要不你把不会的词画出来,我先简单给你标一下,帮你理解完全文的我意思你再一个个词记忆?”
谢玦也擡头看了一眼。
池翰墨不说,但他知道这两天这人没少帮他,帮他看错题、讲错题,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他还耐心帮他梳理。
这时候,谁的时间不宝贵?
“不用,你听课吧,我自己上网找找全篇翻译参考一下。”
谢玦道。
他打开了手机。
浏览器里搜索了一下高中英语课文翻译,点进去是各种各样的广告。
然后谢玦打开了翻译软件,输入了一会儿发现也很慢,这种方式还是得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摁。
诚然,是比用字典翻着查快了点儿,但还是要花不少时间。
去社交平台搜搜?有时候能出奇效。
然后谢玦就莫名其妙地开始刷社交平台了,点进去的时候还记得自己是为什麽点进来的,可是还没点开搜索框,就已经被一个个热搜词条占据了视线。
嗯?什麽东西,看一眼。
真新闻假新闻?瞅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