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言不解∶周姨那个?咋了?
徐子卿推开女儿,去去去,赶紧到店里干活,还上不上班了。
乔言好奇心重,还想听完八卦,可惜徐女士坚决不透露,硬将她推出门。
这个星期的卡法仍生意不佳,线上订单量少了一些,店里的客流量更是惨淡,肉眼可见的萧条。以前店里不说时时满座,下午茶期间至少能坐满一半桌子,但近些天真的不行了,基本上就几桌客人,一天下来的整体销量砍了三分之一。
照这个趋势下去,可能再过几天能折半。
容因算了端午前后七天,加起来共半个月的营业额与净利润,再与去年同时期对比,整个人的表情愈发凝重。
乔言问∶差了多少?
容因报了个具体的数字,说∶端午节后七天的流量都不行,昨天不到一千五,今天更差。
乔言过去看了看,确认一下。
这绝对是卡法开业以来受冲击对撞最大的一次,以往任附近开再多品牌连锁店,但卡法还是稳步上升,唯独这回惨重。
不同饮品店都有对应的目标客户群体,有的走中高端路线,有的打价格战以量取胜,还有的搞营销当网红,靠保持活跃度续命卡法一直都是夹在中间生存,脚踏实靠真材实料和亲民的价格,以及线下的服务和舒心的环境打造自家的特色,可现在这些都被另一家全方面取代了,且那边还搞了个升级版,不论价格还是趣味都更甚一筹,更吸引顾客。
创业不分先后顺序,咖发显然后来居上了。
咖发最近做了好几种优惠活动,什么新客办卡可以三块九任选一杯咖啡,二次光顾买一送一送甜品,再后面又是凑足三杯打六折,变着花样搞活动,周一至周日不重样,不计成本吸引客流量扩大基本盘。
卡法短期内也可以搞类似的活动,但长此以往不是办法,毕竟这边的用料都是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三块九还不够杯咖啡的原料钱。
容因挺头疼,实在没辙了。
我们做不了这么大的活动力度,做下去肯定亏本,赔钱做生意,坚持不了几个月。
乔言也是这个想法,不支持这样干。
天成路CBD不止一家个体户咖啡馆,受影响的不止一家,卡法只是其中最倒霉的那个罢了。别家都还能稳住,卡法也尽量不要乱动,应该想个稳妥的法子。
俩老板商量讨论一番,一致决定先做个活动凑合,之后的再想办法,看看咖发究竟要玩什么招。
卡法也推出了买一送一的优惠,实行一周试试水,靠价格尽可能挽回部分客户。
此举还是有作用,店里活动期间的客流量明显提升,线上订单回暖。卡法的熟客们对此还是挺捧场,好多人都是两杯起买,大的订单也来了。
虽然还是远远比不过咖发火爆,但起码能自保。
周六,乔言线上下单几杯咖发的产品送到西井大院,单独挑空闲时间尝尝哪家的东西。
咖发的饮品喝着还行,杯子外形看着很有国风味道,品牌辨识度高,但公正地说,用料绝对比不上卡法,差得远了。
味道不够醇厚,不香,喝起来寡淡。
乔言让徐子卿帮着品品,把两家的东西分别倒玻璃杯里,问哪边的更好喝。徐子卿喝不出来,对其不敏感,说∶好像差不多,没区别。
乔言有些泄气,拿起咖发的东西,问∶你不觉得这边的淡一点,没味儿么?
徐女士摇摇头,都还行吧,将就。
乔言闷头再尝尝,始终还是那个感觉,也不是她立场偏,是自家味道真的更好。
徐子卿说∶你们卖咖啡的才喝得出来,对我们普通人都差不多。
乔言嗯声。
对了,徐子卿想起什么,又道,问你个事。乔言开口∶你说。徐子卿接道∶帮慧文问的。乔言问∶跟周希云有关?
徐子卿颔首,神神秘秘小声道∶你俩走得近,你周姨她也是没办法才找我问你,她不好直接问希云。
什么事?乔言疑惑,她们家发生什么事了?徐子卿打女儿脑袋,瞎说什么,净乱讲。那是咋了?
还能咋,不就是那个事。
乔言真不懂,啥事?
徐子卿说∶你们现在这个年纪能是什么事。啊?
希云她,谈对象了吗?
乔言愣住,略感意外。
徐子卿说∶你们成天都待在一起,你肯定知道,有没有跟妈讲讲,可别瞒着。隐约听出了潜藏的含义,乔言抿抿唇,又不是一天到晚都见面,我哪知道徐子卿捏她耳朵,不要转移话题。乔言执拗,别问我,真不晓得。
你都不知情,那肯定就是没有,徐子卿说道,希云她应该不会不告诉你,没讲就是单着。
乔言收紧手,瞥了高兴的亲妈一眼,欲反驳,可不知该怎么讲,酝酿迟疑半晌,说∶那也不一定,人家的私生活我哪里清楚,你不要乱猜。
徐子卿不以为意,一脸笃定。
我看着你俩长大的,还不了解你和希云什么性子?希云真要是谈了,你保准是第一个知道的。
乔言说∶你了解错了,周希云才不会告诉我。
徐子卿说∶以前谁追她你都一清二楚,谈对像不比这更直接。
乔言讲不出话,堵得厉害。
徐子卿未察觉到她的异常,也不藏着掖着,如实招来,笑道∶慧文她有个老同学,那边家境什么的都还行,人家的儿子也出息,高学历,长得斯文,仪表堂堂的,年龄也是二十七八,大不了两岁,各方面都挺合适的。慧文的意思是希云没对象,那就见一见,先当朋友处着,行不行以后再看,现在不急。
乔言觉着这话刺耳,直问:要相亲啊?
也不全是,徐子卿委婉说,只是安排见个面,认识认识。
第45章 45
那就是相亲,只不过换了种方式而已。
现在的年轻人早就不接受以前那一套了,大多数都对相亲感到排斥,认为那是封建落后思想,现代社会更提倡自由恋爱,而不是把条条框框的东西摆到台面上当婚姻的筹码谈判。
那太功利了,像在市场里做买卖讨价还价一样,有时候运气不好遇到三观尽毁的奇葩,隔夜饭都能给人悯出来。
长辈们也与时俱进,知晓旧法子行不通,于是都改口说成是介绍朋友,找个合理可行的方式让两家的孩子先接触,试探一下双方的反应,余下的视情况而定。
反正也不强求,全看儿女本人的意愿,合适就继续发展,看不上就重新再找。
周慧文的原话是周希云想什么时候定下来无所谓,全凭她自己乐意,二十几岁还是三十多再成家都行,周慧文不会过分干涉,但找对象可以趁早,多谈两个又不会少块肉,有好的尝试一下不吃亏,指不定就遇上中意的了。
周姨的观念在同辈里算非常开明的,支持女儿闯事业,尊重周希云的选择,生活上也不会管得太紧,如今连介绍对象都较为迂回,不会强行逼迫。
不过说白了,本质上还是催婚,周希云迟迟没那方面的意愿,当妈的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