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横刀十六国 > 第634页

第634页(1 / 1)

('

自始至终,一句话都没说。

他不说话,李跃也懒得说话。

一连七八天,每天必来,恭恭敬敬,一声不吭的熬药,端茶递水。

孝是肯定的。

只是这孝顺之中,掺杂了其他东西。

“说吧,你小子到底什么意思?”李跃憋不住了。

“儿臣别无他意,只想尽孝而已。”李仪一脸标志性的清纯。

“孝也尽了,该说重点了。”李跃没有废话。

李仪道:“儿臣想要一块封地。”

李跃一愣,这小子难道转性了?不想再跟李俭斗来斗去?“你想封在何地?先说好,江东不可能。”

“薛刺史调任北庭都护,秦州刺史空缺,儿臣愿赴任陇上,为大梁做些实事。”

“陇右?”李跃神色一动,李仪麾下拉拢了不少关右豪强,以前姚氏旧部基本归入他麾下,他这一去陇右,就能培植自己的势力,还能进一步向关西士族靠拢。

陇右挨着关中、凉州、蜀中,算是一块战略要地。

表面上是嫡子与长子之争,若是放任不管,会演变为关东士族与关西士族之争。

李跃这两年不遗余力的拉拢关西士族,不是为了掀起新一轮的关东关西之争。

即便李跃清除了国中士族豪强,这种地域争斗也不会消弭。

以崔氏为首的关东士族,天然站在太子一面。

李仪在关东混不开,心思打到关西去了。

“看来你背后有高人指点!”李跃望着他道。

关西士族豪强大多集中在陇右和凉州,李仪的目标十分明确,陇右进可攻退可守,对他而言再合适不过了。

“儿臣身为长子,也想为大梁出一份力。”

“你有这份心,朕非常欣慰,不过杀鸡焉用牛刀?你去陇右大材小用了,这样,瀚州新建,正需得力之人,朕封你为燕然郡王,加征北将军,去把瀚州经营起来,将柔然人灭了,让朕看看你的本事!”

李跃不容置疑道。

留在洛阳,整天幺蛾子飞呀飞的。

皇子镇守边疆,等于是给天下做出了表率。

“这……”李仪一脸苦色。

“人要脚踏实地,你几个弟弟,年纪轻轻就从军从政,李佑镇守西域,李傥有灭国之功,李儁出使海外,就算是太子,也老老实实跟着王猛学了两年,你身为长子,不能总想着不劳而获,这是朕给你的最后一次机会,要不要,你自己看着办。”李跃神色转冷。

他都把心思打到关西士族身上了。

说明他和身边的人已经深谙内斗的本质,准备借关东关西之争成势。

这已经触及李跃当初划下的红线。

一旦让他成势,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李跃干脆踢的远远的,让他喝几年西北风,凉快凉快再说。

李跃年纪虽然大了,还没老糊涂。

“儿臣……领命。”见动真格的了,李仪不敢再造次,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算是他为数不多的长处。

“去吧。”李跃翻身,裹紧新制的棉被,闭眼休息。

“儿臣告退。”

等到李仪出殿后,杨略才从后殿走出,“诸位皇子之中,只怕大殿下最精明。”

李跃睁开眼,“只是小聪明而已,他那点心思弄得人尽皆知,何其愚也。”

杨略摇头道:“非也,唯有公然与太子相斗,才会招揽其他不愿臣服太子的势力,大殿下能斗到现在,没被太子一系抓住把柄,足见其能。”

这话倒是提醒了李跃,一直是李仪在主动进攻。

李俭反而默默无闻。

除了李俭的忍让,李仪也有些能力,否则李俭身边的人就不会让他好过。

“到此为止了,先让他去瀚州冷静冷静,过几年再封去海外。”李跃一阵萧索。

帝王之家,同室操戈,在所难免……

铜驼大街,一辆其貌不扬的马车缓缓行驶着,李仪脸上的轻浮之色尽去,“父皇终究还是没同意,可惜了先生的妙计。”

“这一去漠北,不知多少年才能回返。”权翼一脸怅然之色。

投奔李仪麾下的陇右豪强势力,都是权翼拉拢过来的。

求封陇右也是出自他的谋略。

权翼纵横天下多年,深谙各种权谋之道,李仪想要成事,唯一可能就是借关西士族之力,可惜被皇帝轻易识破。

“也许是我操之过急了,去瀚州也好,能远离父皇的耳目,若能一统大漠,二十年后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也。”李仪不再掩饰,逐渐露出枭雄气概。

而一个枭雄,永远不会放弃定下的目标。

权翼眼珠一转,“能与中原相抗者,草原也!殿下英明,臣观玄菟郡王,亦非甘于人下之人,此去漠北,或可与他结交,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玄菟郡王李傥杀伐决断,北海一战成名,但因杀俘、霸占代国嫔妃之事,颇受朝野诟病。

既然受朝野诟病,就肯定与太子走不到一块儿去。

相对而言,李傥在辽东崛起,威胁更大。

辽东与漠北一结盟,成功几率大增。

二十年,足够他们未雨绸缪了。

“哈哈,先生果然本王之智囊也。”

第七百七十四章 天下

吴会豪强拿到新装备和战马,气势都不一样,一路南下,大梁海军紧随其后,水陆并进,前后夹击,所向披靡。

林邑国节节败退,不断向南退走。

邓遐率一万精锐先行占领沿海港口,抓捕当地土人为奴,修建营寨,又从营寨扩建为坞堡。

坞堡一立起来,等于站稳脚跟,有了后方基地。

江东的人力物力从海上源源不绝的输送过来。

一个小小的林邑自然不是对手。

周止作为吴会士族的武宗,极富韬略,没有着急进攻南方丛林,也是先站稳脚跟,训练山越人,以他们为前驱,一口一口蚕食内陆。

山越人在平原上打不赢吴会豪强,却极擅山林作战,对付林邑人绰绰有余。

不到半年,基本占领林邑,林邑国残存势力向内陆溃散,难成气候。

其后,吴会豪强们纷纷在各自的划定的地盘上建造坞堡。

而他他们的坞堡建起来时,大梁最大的港口金兰城已经屹立在南海之滨。

朝廷顺势设立安南都护府,以邓遐为征南将军,安南都护。

大梁的海军没有止步于此,开始向南洋和天竺进发。

东面,随着辽东海军的持续袭扰,百济、高句丽、新罗不断衰弱,大量人口被掳掠至北海,修建城池。

北地苦寒,俘虏过去,十不存一。

据不完全统计,洪兴七年至洪兴十一年这五年间,冻死、累死的倭国、新罗、百济奴隶多达二十万人。

一座座沾染异族血泪的城池坞堡耸立在北海之滨,同时也带来了畸形的繁华。

燕然郡王、征北将军李仪赴任之后,立即展现杰出的治理能力,城池周边非但可以放牧,还被迁徙而来的中原人开垦出了农田。

耕、牧、渔、猎,四位一体,迁徙到瀚州的梁国百姓日子过得并不差。

李仪招募漠北诸族义从,组建一支由蛮族构成的精锐部曲,号燕然铁骑,虽然只有四千人,无一不是草原上的勇士,在对其他部落的战争中,从无一败。

短期内将瀚州以北以西的大片草原收入囊中,治下牧民多达两万帐篷。

与代国的粗疏管理不同,李仪在瀚州建立学校,强制各豪酋的子嗣入学,学习汉言以及儒家经典。

还设置监察使,监督各部,颁布律法,移风易俗,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部族。

诸部一旦稍有异动,四千燕然铁骑眨眼即至,鸡犬不留。

种种手段,宽猛相济,将草原诸部收拾的服服帖帖。

奴隶们还修建了一条北海、燕然、代州的官道,沿途建造坞堡为驿站,加强与中原的联系,使北海的牛羊、皮货能快速卖到中原,中原的茶、布、书籍等物资能输送到北海。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