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说,熬了一夜能如你这般活蹦乱跳?”李跃一眼就拆穿她的谎言,顺便摸了两把。
“陛下——”崔言思俏脸含春。
崔家无论男人女人,容貌绝佳,身材也不错。
崔言思在宫中养尊处优几年,越发丰腴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忙完之后,屋外已经传来细碎的织布声,崔言思为了博一个贤后的名声,一本正经的在宫中织起了布,弄得有模有样,都搬进自己寝宫了。
听到外面声音,李跃再也睡不下去了,索性起身。
崔言思忙着打造“贤后”名声,也慵懒的起身,露出大片春光。
侍立在外的女官连忙入内,帮二人穿戴。
李跃一向自己动手,不习惯被人这么伺候,忽见崔言思身边的女官有些面生,虽是低着头,但举止间露出的气质,与寻常女官大为不同。
崔言思道:“令姜不用伺候了,今日还要施粥,先去准备,织造之事,亦不可松懈,备些新造布匹,赐给百姓。”
“回皇后,早已备好,只等皇后……”女官声音中带着南方特有的软糯。
崔言思脸色微微一红,“嗯”一声。
李跃却是心中一动,令姜这个名字听着有些熟悉,还有这女官的口音,仔细思索一阵,心中豁然明朗。
原来霍言思背后的“高人”是谢道韫!
也只有她能指点崔言思,月姬跟皇后皇后关系不好,一向很少牵扯李跃家事,这些年学医问道,更是对俗事兴趣不大。
说来惭愧,当初向谢安旁敲侧击了一番,此后诸事缠身,就没怎么管这事,不知不觉,谢道韫入宫都快一年了。
李跃打量了一番这位江东才女。
相貌自然不如崔言思艳丽,但气质绝佳,不媚不谄,眉眼温婉,面容清秀,宛若空谷中独自盛开的一株幽兰。
在后宫姿色上乘的女子见得多了,却都没有她这种气质。
名门女子果然不同。
这气质不知不觉就吸引了李跃。
一旁的崔言思却发觉不对,轻咳了两声,“令姜先去。”
谢道韫对李跃敛衽一礼,然后对崔言思一礼,风飘一般去了,留下一抹淡淡的幽香……
“陛下莫非对她有意?”崔言思咯吱咯吱笑了起来,花枝乱颤。
“你得她之助,也算找对人了。”李跃顾左右而言他。
“哎,令姜也是可怜人,幸亏臣妾提携,不然就明珠蒙城了。”崔言思抓住一切机会邀功,她各种毛病不少,但不善妒,大概是大士族出身,早已见怪不怪了。
“哈哈,皇后有心了。”
第五百三十八章 还朝
六月的辽东风高气爽,天空蓝如翡翠,压的极低,仿佛伸手就能摘下几片云朵。
葱翠的青草覆盖了广袤的大地,偶尔露出一两块黑色土地。
青草的尽头,一座雄城挺立在山丘之间。
那便是丸都城,高句丽曾经的都城,后被曹魏一代名将毌丘俭攻破,高句丽灭国,这一战中,慕容鲜卑的始祖莫护跋出兵协助,夹击高句丽,莫护跋之子木延领兵从征有功,被曹魏封为大都督左贤王,后因保全柳城之功,进封鲜卑单于。
后魏军退走,中原被司马家带入谷底,中原大乱,高句丽残余卷土重来,重夺丸都城,改为国内城。
只要攻破这座城池,慕容恪就能席卷辽东。
真算起来,慕容家与高句丽争夺辽东已经百余年。
虽然慕容恪曾大破高句丽,却始终不能灭亡它。
后慕容氏精力放在中土,给了高句丽喘息之机。
此战前前后后鏖战近两年,国内城也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慕容恪很清楚,燕国失去了入主中原的机会,在梁国统一中土之前,必须统一全辽东,方能与中原抗衡。
灭高句丽只是他的第一步,下一步燕国铁骑将翻过大鲜卑山,进攻漠北。
温暖的夏风中,慕容恪鬓角的白发越来越多,脸上越来越沧桑,唯一不变的就是他锐利的眼神。
“攻破此城,全据辽东。”慕容恪挥动长槊,指向横卧在山丘间的城池。
“杀、杀、杀!”
燕军士卒在他带领下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这一次也不例外。
几乎所有士卒都相信只要有慕容恪在,燕国就不会衰落。
慕容恪的三个儿子慕容楷、慕容肃、慕容绍皆披甲持刃在前。
“攻城!”慕容恪向身后挥动长槊。
隆隆战鼓声拔地而起,盔甲铿锵声密集如雨点。
国内城矗立在山丘之上,攻城器械送不上去,只能靠血肉将其摧毁。
如蚁群一般的燕军涌向山丘,霎那间,密集的箭雨遮蔽天空,撒向大地。
到处都传来惨叫声。
慕容楷顶着大盾狂呼:“高句丽人箭矢不多,无需惧怕!”
果然,两三波之后,箭雨稀落起来,但箭矢不多,滚石、擂木却更多,黑压压的顺着山坡滚下,狭窄的山路顿时变成血路。
燕军没有后退,继续咬牙向前挺进。
多次交锋,已经摸清了高句丽的底细,国中士可战之兵不过四五万,两年前在南苏一战中,被慕容恪俘斩近万人,这两年持续交战,高句丽的战士越来越来,为了抵抗慕容恪的进攻,连女人都派上了。
“杀!”慕容肃抬着长梯冲向城墙。
身后士卒弯弓搭箭,压制城上守军。
只要冲过山路,靠近城墙,高句丽基本就大势已去了,近距离搏杀,绝不是慕容恪麾下精锐的对手。
咚、咚、咚……
关键时候,慕容恪亲自击鼓。
雄浑战鼓响彻山野,燕军士气大增。
不过这时城上也响起了号角声,高句丽人也殊死抵抗,男女老少一起奔上城头,与燕军厮杀在一起。
高句丽立国至今将近四百年,也是一块硬骨头,与慕容氏仇深似海,绝不妥协。
灰色的城墙逐渐被染成红色。
无数尸体从山丘上滚落。
付出巨大伤亡后,高句丽艰难抵挡住了燕军的猛攻。
然而白山黑水之间,更多的燕军如野草一般矗立在大地上……
“父亲,只要再攻一次,国内城必破!”慕容楷浑身是血,肩膀上还插着两支断箭。
话虽这么说,实际上燕军士卒早已疲惫,这两年一直在征战。
“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吾亲自上阵,拿下此城,吞灭高句丽”
辽东的天黑的比中原早一些。
慕容恪更需要保存麾下这支最后的精锐。
翌日,一支五千人的燕军重新集结,慕容恪披甲持盾,十几员燕将一字排开。
一阵夏风吹来,慕容恪咳嗽了几声,身体在咳嗽中一起颤抖。
“杀鸡焉用牛刀?大都督在后督战即可,末将原为前锋,不破此城,提头来见!”部将鲜于亮拱手道。
棘城之战,石虎大败,鲜于亮失马被围,于万军丛中呵斥燕军:身是贵人,义不为小人所屈。汝曹能杀亟杀,不能则去!
慕容皝壮之,以马相迎,以崔毖之女妻之,用为左常侍。
鲜于亮从此对燕国死心塌地,跟随慕容恪征战四方,冲锋在先,所向摧溃,是燕军仅存不多的骁将。
“杀鸡必用牛刀,高句丽人天性坚韧,当初毌丘俭未能将其连根拔除,故有今日之事,此战不可再给其机会。”
刚一说完,慕容恪又咳嗽起来。
这几年燕国内外大小诸事都压在他肩上,宵衣旰食,夙兴夜寐,从不懈怠,是以燕国能挺过最艰难的时刻。
如今终遇复兴之机,怎能不亲力亲为?
当初灭扶余国和棘城大战时,慕容恪皆冲锋在前。
“先帝早夭,大都督……当多保重身体才是。”封奕委婉的劝了一句。
慕容儁年富力强,却莫名其妙的病逝了,在燕国一直是桩悬案。
不过别人不知道其中内情,封奕却寻到了些蛛丝马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