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皆双马,马上之人顶盔掼甲,手持长矛,虽然背后的旌旗略有残破,沾着血污,但强悍之气,直接透过了风雪。
原本是受降。
但黑云军被对面的悍气感染,不自觉的竖起长矛和大盾。
“好一支精锐!”李跃赞叹不已。
范路能从冉闵手上杀出,实力自然不俗。
常炜道:“都督不可大意,此人来路略有蹊跷。”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李跃深以为然,令黑云军戒备。
这年头狂人太多了,万把人都敢称帝,麻秋几千人马就想取苻洪而代之……
骑兵靠近,战马减速,马背上有人摔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连范路下马的时候,都是一个踉跄,两脚一瘸一拐的走到李跃面前,刚一拱手,整个人都倒了下去。
而他背后的骑兵更是不堪,刚才的强悍荡然无存,很多人站都站不稳,在风雪中哆哆嗦嗦,连战马都栽倒在地,口吐白沫,全身颤抖……
“乞……活……”声音都快被寒风吹散了。
李跃扫了一眼,绝大多数都是黄面孔,浓须者甚多,不过眼下不是区分这些的时候,“速迎他们回城!准备肉羹!”
都这副惨样了,没多少防备的必要。
李跃让亲卫抬起范路,返回城中亲自诊治,身披六七创,虽不是致命,却失血过多,能撑到枋头来,还是他体魄强健。
幸亏现在是冬天,若是春夏,这人早就没了。
处理好伤口之后,熬了些当归、白芍、熟地等补血镇痛的药,让人喂了下去。
一直到晚上,范路才悠悠醒转,挣扎欲起。
李跃按下他肩头,“你伤重未愈,多休养几日,其他事不必担心,你的部曲自有人医治。”
“多……谢都督……救命之恩。”范路典型的北国壮士,相貌雄毅,身躯高大,一看就知是一员骁将。
安顿好他后,李跃回到住处,几个校事等候多时。
“属下等翻了一遍他们所带之物,又跟士卒们套过话,未有可疑。”
没有可疑,就说明此人是真心实意投奔自己。
“不可松懈,盯紧一些。”李跃心中稍觉安慰,这年头反过来反过去的,忠心比什么都重要。
范路的第一关算是过了。
不过,李跃的难关又多了一道。
也不知为何,此事竟然被冉闵得知,直接下了诏令,让李跃交出范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范路不是普通将领,是刘显的领军将军,也就是中领军,这个位置不是什么人都能坐上去的。
别人千里迢迢的投奔,李跃不可能把人交上去,不然以后谁敢投兖州?
李跃让常炜写了一封奏表,为冉闵剖析眼下形势。
攻陷襄国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冉魏内忧外患,正是休养生息之时,不可同室操戈。
没过几日,冉闵的诏令又来了,列举了李跃种种不臣之举,最严重的几条就是未得诏令,擅自攻伐青州,接纳敌军大将,占据枋头、黎阳,窥伺邺都。
言辞颇为激烈。
“冉闵敢来,定叫他尝尝我黑云军刀剑之利!”魏山对冉闵越来越反感。
不止是他,军中将领也多对邺城没什么好感。
其实李跃也烦冉闵,但为了大局,只能尽量哄着他,为青兖争取发展时机。
只要撑过今年,消化完青州,即便冉魏倒了,李跃也能把慕容氏挡在黄河之北。
“放心吧,冉闵不会出兵的。”以李跃对冉闵的了解,若是有把握攻陷枋头、黎阳,还废什么话?早就提刀杀过来了。
而他言辞激烈,正说明他也心虚。
邺城形势,李跃比冉闵还清楚,府库中早就没有余粮了,若不是自己前后送上去的四十万石粮食,冉闵早就喝西北风去了。
常炜又上了一道奏折,说当初攻打青州是不得已而为之,青徐扬豫皆有投降江东之意,不得不出兵。
至于渤海,如果黑云军不出手,只怕现在已经沦为燕土。
以前李跃还有让出枋头的心思,但这么一来二去,李跃觉得还可以磨一磨。
枋头距离邺城不远,一两百里地,一马平川,书信来往极快。
没过几日,冉闵的诏令又来了。
直接威胁李跃若不交出枋头、黎阳,就要率十万大军征讨!
这话吓唬别人可以,却吓不住李跃。
他手上有多少人马,弄不好李跃比他还清楚。
每月来来往往中,邺城自有人将各种消息送到面前。
襄国大败,十万精锐覆灭,冉闵躲在襄国城外的行宫方才逃过一劫,与十余骑潜伏回邺城,手上最多匆匆招募的四五万人马,至于精锐,不超过三千人。
而他越是叫嚣,李跃越是不担心。
常炜再写了一份奏表上去,帮冉闵分析了一下枋头有多么坚固,劝他多冷静一下,别忘了慕容儁在幽州虎视眈眈,燕国的兵锋已经推进到中山郡。
顺便追忆一下往昔的峥嵘岁月,别忘了两边的袍泽之情……
反正就一个意思,不撕破脸皮,就这么拖下去。
冉闵上一次没攻陷枋头,这一次更不可能。
这封信上去之后,冉闵便没动静了。
他消停了,李跃反而担心起来,万一这厮真不顾一切的杀来,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防战。
不过,邺城送来的消息,让李跃安心了。
冉闵府库中的粮食根本支撑不了一场大规模的征战。
眼看快到春耕,冉闵又是一封诏令送来,让李跃送他五十万石粮食……
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北
如今蓟城已经成了燕国新的都城。
燕国的国力开始向西面倾斜,而天下形势也在向燕国倾斜。
冉闵虽然灭了刘显,但慕容氏已经能窥见其衰弱,以往冉闵出战,动辄十万大军,遮天蔽日,横扫天下。
如今面对刘显的七万大军,只出动了八千骑兵。
如果不是王宁、曹伏驹先后投降,打开襄国城门,冉闵这一战未必能能如此轻松。
“刘显无能之辈!”慕容儁火气有些大。
刘显能这么快发动三场大战,背后其实都是燕国支持的粮草和军械。
按照封奕的计划,刘显先攻打常山,然后吸引冉闵北上,再来一次襄国大战,将冉闵围歼在襄国城下。
不料,刘显实在是扶不上墙,跟冉闵一碰就碎了,襄国还顺势被冉闵拿下。
让慕容儁措手不及。
冉魏也因之恢复了一些元气。
“攻取天下,当堂堂正正,何必假他人之手?臣弟不才,愿领十万大军南下,一举荡平冉闵!”慕容垂目光如刃。
慕容儁斜了他一眼。
如果燕国还有谁令他忌惮,也就这个五弟了。
十三岁便随慕容皝征战沙场,英武过人,勇冠三军,因此极得慕容皝器重,也因此引起慕容儁的妒忌。
十万大军不是个小数字。
冉闵攻破襄国灭刘显,威震天下。
如果慕容垂败了,燕国元气大伤,如果胜了,慕容垂水涨船高。
都是慕容儁不愿看到的,目光不知不觉就飘向一旁的慕容恪。
慕容恪起身道:“冉闵若据襄国、邺城而守,我军难以成功,然,闵性轻锐,我军南下,其必出而迎战,五弟刚猛,不宜与之敌,此战当由臣弟前去。”
“臣观冉闵灭刘显,士气如虹,其后有兖州李跃支持,此时出兵,一旦战场不利,大好形势付之东流,我军若南下,冀、兖同仇敌忾,我军若是暂缓进攻,则二人必生嫌隙。”郎中令、辅义将军阳骛劝谏道。
兖州与邺城面和心不和,都快人尽皆知了,两年前还在鲁郡大打出手。
阳骛之谋正是当年曹操灭袁氏兄弟之策。
“不可。”慕容恪出言反对,“今时不同往日,襄国一战,冉闵精锐尽丧,如今攻灭刘显,声势大振,冀州郡县叛而复归,不可令其喘息,否则假以时日,魏军实力恢复,冀州难取也。兖州李跃招抚流民,劝课农桑,励精图治,图谋甚大,诚为大患,如今形势,当一战而灭冉闵,再席卷而下,与江东共伐兖州,则天下可定也!” ', ' ')